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追思悼文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敬悼 霍公梓坡師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孫希宗  出版时间:1999-12-20
    关键字: 霍树枬 追思悼文

    光陰荏苒歲月遷,緬懷敎澤五五年;福慧雙修孚淸望,數學獨尊冠群賢。寶島化雨半世紀,桃李競秀遍岱員;滿庭騰芳芝蘭茂,遐齡碩德衆口傳。

  • 文章哀勛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人二  出版时间:1997-06-20
    关键字: 孙国勋 追思悼文 诗歌

    你我相知五十載,最爲懷念草山上,你吹號來我玩球,從來不知人間愁。考試來臨何需懼,眼掃四方列前茅,氣味相投同玩耍,情同手足樂陶陶。天地變色赤匪禍,投筆從戎志報國,輾轉來台修學畢,一生爲黨貢獻多。南北奔波各縣市,積勞成疾難解脫,英年早逝親友痛,思念吾弟悲切切。(編者按:作者爲孫國勛先生五十多年老友,孫先生於今年三月病逝,寫此打油詩一首,表哀悼之意)

  • 文章先父林公大用府君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林婉霞 出版时间:2002-06-20
    关键字: 林大用 往事追忆 追思悼文

    先父林公諱大用,字用楫,慟於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國曆二月七日(葨曆十二月二十二日)下午八時壽終正寢,距生於民國五年七月二十一日,享年八十有三歲。先父本籍山東省膠縣,自幼聰慧好學,喜愛交友,因其熱愛鄉親,常鄰里走動,排難解紛,提攜後進,不遺餘力。父親在山東家鄉,錔任教嶗山與即墨中學,民國三十八年,河山變色,父親攜家鄉子弟來台,視學生如己出,關心其家庭與事業,照拂備至。民國八十五年,張開忠等數十位先父昔日家鄉學子,因感念良師恩澤,而於高雄市厚德福飯店設宴,爲老師...

  • 文章悼念劉學長廷功兄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孫英善 出版时间:2002-06-20
    关键字: 刘廷功 往事回忆 追思悼文

    二〇〇二年四月二十四日晩上,廷功兄的大兒子劉展打電話到舍下,他說爸爸於前天夜間在睡夢中過世,走的很平靜,沒有任何痛苦。並說與媽媽商量的結果,不準備舉辦喪禮,不接受花圈和奠儀,本禮拜六將老爸遺體火化後暫時存放家中,再決定歸葬山東老家或在美國選擇墓地安葬。他是依照爸爸生前的通信記事本,分別打電話通知親友前輩。要我轉告張玉法叔叔,爸爸生前答應張叔叔爲山東文獻寫的文稿,已寫了大半,我將盡力而爲替爸爸完稿。只不過兩個月前即今年二月底,筆者與內子陪同玉法兄嫂專程去劉...

  • 文章先祖父田公隆祥行誼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田懿訓  出版时间:1997-06-20
    关键字: 田隆祥 追思悼文 生平事略

    吾家世居魯汶,耕讀傳家,書香門第,歷代先祖,謀益鄕里,卓著聲譽。先曾祖早逝,先祖父田公諱隆祥字瑞生,與曾祖母相依爲命,正是李密幼年險釁、門衰祚薄、夙遭閔凶、與曾祖母相依爲命、躬親撫養之背景。年少家貧,乃立志苦學、勤讀詩書,時因家中經常無炊,攜隻蔔薯,於中午放學途中、避人食之再返,迨後學業稍有成就,終以衣食無繼,弱冠輟學,於縣署就師從公。公爲人忠誠,任事勤懇、深獲長官信任而遞升,後掌全縣田賦徵收及學田之管理,功績斐然。且終生熱心公益,息爭解紛,救災紓困、竭...

  • 文章孔遠衢先生傳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孔祥宏 出版时间:1997-03-20
    关键字: 孔远衢 人物传记 追思悼文

    先生姓孔氏,諱繁達,字遠衢,以字行,至聖七十四代孫也,世家闕里。明隆慶二年,始遷袓彥韶公分支滕西級索鎭,曰滕陽戶;爲孔氏北宗六十戶之一。越三世柝居龍崗村。考諱慶祉,字永年,邑庠生,言行方正,有譽於鄕。先生幼讀塾書。民初鄕村敎育未見普及。遠赴三十里外魯家寨之魯氏小學。週日往返,兼負餱糧。艱難力學,不以爲苦。族兄雲生將軍,時任晉軍軍長。欣其學行,携赴山西。資助之,就讀山西省立甲種農業學校。嗣考入北平民國大學。目擊軍閥殘暴,於民國十六年毅然加入中國國民黨。十七...

  • 文章勞意中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3期  出版时间:2001-12-20
    关键字: 劳意中 生平事略 追思悼文

    先生諱意中,原名玉萃,民國十七年十二月九日生,山東省陽信縣人。勞氏乃魯北望族,世有令德。先生之家,儒而農,自幼英挺聰慧,胸懷壯志,於小學時即跟隨長輩參加保鄉衛民工作。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就讀於山東省立濟南第一臨時中學,師長察知其善言辭,有領導才能,因命其爲男生第二宿舍隊長。三十七年秋,濟南陷入戰火,先生遂流亡至南京,編入國立濟南第一聯合中學高中部,並任學生第七隊隊長,其對學校重大貢獻,爲於浙江省長安鎭上課期間,糾合同學,協助校方平息學潮一事。次年春,...

  • 文章追思 張敏之鄒伯陽二位校長及罹難同學們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李憲玉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张敏之 邹伯阳 往事回忆 追思悼文

    全國戰亂避兵燹,山東子弟奔江南。離鄕背井吃盡苦,追隨政府無怨言。依靠師長勝雙親,父老託付學子身。肩負重擔護群雛,離亂路上相依存。師生本是一家親,師長更是費苦心。籌措食宿苦奔走,愛護學子勝自身。兵荒馬亂急逃難,湘穗路上魂欲斷。寒風冷雨路寸斷,師奔前站討衣飯。不畏艱難不畏苦,晝夜不分奔長途。幼年學童路難行,女孩兒家病痛楚。師長安慰費苦心,憂心焦慮心憔悴。祈願快達平安地,不致命傷塡溝壑。戰亂跋涉路八千,漂洋過海抵台灣。騙到澎湖入網羅,要想逃脫難上難。澎湖孤島一...

  • 文章謙誠其德·典型長存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4期  作者:齊賢 出版时间:2002-03-20
    关键字: 刘安愚 生平事迹 追思悼文

    民國四十八年七月,安愚先生奉命接長省立中興中學,五十四年二月,轉任國立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離開中興。在中興雖爲時僅五年七月有奇,而其爲人行事,殊多令人印象深刻,感佩難忘。一、中興中學創校於民國四十六年,經首任校長宋鴻域先生兩年經營,雖已規模具形,惟應興應革者仍爲不少。安愚先生到校後,多面思考,精心規畫,然後逐項劍及履及貫徹執行,終得一一完成。像建設部分,硬體方面,先後完成教室、同仁宿舍、科學館等等,其中以科學館最受注目,蓋該館乃由當時名建築師修澤蘭女士...

  • 文章孫故團長振仙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2期  出版时间:2002-09-20
    关键字: 孙振仙 人物传记 追思悼文

    先生譜名振仙,號雲僧,民國七年誕生於山東牟平縣孫家灘。尊翁丕猷公,母劉氏祥青,兄弟二人,先生居次。先生幼聰慧,性勇毅,事親至孝,於煙臺就學時,兼習國術,頗有成也。初從父執學商,嘗厭商場庸俗不實。値「七七」事變,日軍侵華,先生正値青年,熱血沸騰,毅然從軍,期展救國興邦之宏志。由於故鄉陷敵,乃投身游擊戰中,期間八年,參與百餘戰役,身先士卒,出生入死,屢建奇功,深受長官垂愛與倚重,不次擢升,遂發展成爲一支戰鬥力極強的游擊部隊,保衛地方,造福桑梓。抗戰勝利後,先...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