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生平事略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先祖父田公隆祥行誼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田懿訓  出版时间:1997-06-20
    关键字: 田隆祥 追思悼文 生平事略

    吾家世居魯汶,耕讀傳家,書香門第,歷代先祖,謀益鄕里,卓著聲譽。先曾祖早逝,先祖父田公諱隆祥字瑞生,與曾祖母相依爲命,正是李密幼年險釁、門衰祚薄、夙遭閔凶、與曾祖母相依爲命、躬親撫養之背景。年少家貧,乃立志苦學、勤讀詩書,時因家中經常無炊,攜隻蔔薯,於中午放學途中、避人食之再返,迨後學業稍有成就,終以衣食無繼,弱冠輟學,於縣署就師從公。公爲人忠誠,任事勤懇、深獲長官信任而遞升,後掌全縣田賦徵收及學田之管理,功績斐然。且終生熱心公益,息爭解紛,救災紓困、竭...

  • 文章勞意中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3期  出版时间:2001-12-20
    关键字: 劳意中 生平事略 追思悼文

    先生諱意中,原名玉萃,民國十七年十二月九日生,山東省陽信縣人。勞氏乃魯北望族,世有令德。先生之家,儒而農,自幼英挺聰慧,胸懷壯志,於小學時即跟隨長輩參加保鄉衛民工作。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就讀於山東省立濟南第一臨時中學,師長察知其善言辭,有領導才能,因命其爲男生第二宿舍隊長。三十七年秋,濟南陷入戰火,先生遂流亡至南京,編入國立濟南第一聯合中學高中部,並任學生第七隊隊長,其對學校重大貢獻,爲於浙江省長安鎭上課期間,糾合同學,協助校方平息學潮一事。次年春,...

  • 文章先祖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竇天錫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怀念祖父 生平事略 往事回忆

    附誌:民國七十七年赴大陸探親,曾與侄在文舊地重遊,仙池、古廟、蒼松、翠柳、石碑、高台…:等等,皆毁於「文革」暴政之下,而今祇賸殘垣斷壁,亂石土堆,任人憑弔,人民何咎?文物何罪?不勝唏嘘、長嘆!民國七十七年中秋節

  • 文章武鴻軒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6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90-12-20
    关键字: 武鸿轩 追思悼文 生平事略

    先生諱儒,字鴻軒,世居山東嶧縣山陰村。山陰武氏爲邑中鉅富,且熱心公益事業。私立山陰中學,卽武氏家族捐資創辦。先生靑年時代,卽受革命風潮鼓舞,尤敝屣財富。中學畢業後投身黃埔,畢業於陸軍軍官學校六期,隨卽參予北伐行列,密抵徐州,呼應國民黨山東行動委員會殷君采、黃僖棠諸先進,策反造勢,迫使巨魁奔逸,殘部投降,使國民革命軍迅速規復齊魯,北定平津,統一大業如焉完成。繼被遴入復興社,隸戴雨農將軍麾下,潛伏濟南,窺察漢奸敵特軍閥餘孽動靜,伐謀伐交,以助安內攘外之大計進...

  • 文章讀「雷文」悼念山東才子王香蓀兄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杜寄塵  出版时间:1997-06-20
    关键字: 山东才子 王香蓀 生平事略 追思悼文

    任多多,原因可能就是党派树立太多,何思源与中央始终不合作。我们见后,他欲言又止,有些评的不乐,我们就此一别,再没回济南,至九月不幸逝世于南京。三十七年我来台湾,我兄往三公对我说:「五哥于三十五年逝世于南京,追悼会的主任是兰笙哥。」自两岸开放后,我六次赴大陆,三次赴济南,羣星无踪影。近来与五哥的长女斯贞女士通信,请她吿知我,她的父母生平事略,与兄弟姐妹的近况。五爷生有三男五女。长男王大力,四川敎育学院农敎系毕业,英年已逝。次男大智,山东农业大学毕业,在内蒙任职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