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记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孫故團長振仙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2期  出版时间:2002-09-20
    关键字: 孙振仙 人物传记 追思悼文

    先生譜名振仙,號雲僧,民國七年誕生於山東牟平縣孫家灘。尊翁丕猷公,母劉氏祥青,兄弟二人,先生居次。先生幼聰慧,性勇毅,事親至孝,於煙臺就學時,兼習國術,頗有成也。初從父執學商,嘗厭商場庸俗不實。値「七七」事變,日軍侵華,先生正値青年,熱血沸騰,毅然從軍,期展救國興邦之宏志。由於故鄉陷敵,乃投身游擊戰中,期間八年,參與百餘戰役,身先士卒,出生入死,屢建奇功,深受長官垂愛與倚重,不次擢升,遂發展成爲一支戰鬥力極強的游擊部隊,保衛地方,造福桑梓。抗戰勝利後,先...

  • 文章愛國志士季祚忱一門忠烈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趙子貞  出版时间:1984-09-20
    关键字: 季云祥 名贤传记 抗日战争 国共内战 家风渊源

    季祚忱名雲祥,世居益都南門裏故宅,舊制山東省立益都中學畢業,在兄弟五人中居長。性果敢而不形於外,喜助人而不自居功。處事待人,以忠以誠,生活儉樸,言笑有度,沒有高談濶論,更少講人是非。季家在益都城裏不算大戶,但只要提到以前當地曾發生過一件擇善固執的愛國故事,就無人不知那是出自季家的門風了。祚忱祖父和父親在世,正是淸朝末葉到民初這段時期。洋人恃其戰勝餘威,以傳敎爲手段,深入內地,建敎堂、辦學校。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那就是一種文化侵略。益都是一處名城古邑,當然也...

  • 文章王立哉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85-12-20
    关键字: 王立哉 追思悼文 名贤传记 政治生涯 抗日战争

    王立哉先生諱培禔,後以字行。民國前十七年農曆十二月初十日生於祖籍山東省諸城縣王家樓子。家世耕讀,詩禮相傳。民國二年考升山東省立第四師範學校,六年以優等畢業。當十五歲時,隨世父紀龍公讀。紀龍公爲同盟會員,得習聞先總理領導革命之主義與事蹟,激發先生革命意識。乃於民國元年參加國民黨。民國四年袁世凱帝制自爲,討袁者風起雲湧。先生時尙在學,亦義憤塡膺,起而參加討袁義師。民國十年,復經丁惟汾先生介紹參加中國國民黨,從事地方黨務工作。民國十二年,選充山東臨時省黨部秘書...

  • 文章蘇故代表文奇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苏文奇 名贤传记 抗日战争 追思悼文 国共内战

    國民大會代表光復大陸設計硏究委員蘇文奇先生字子才,山東范縣人,生於民國前六年九月七日,累代耕讀,家道小康,昆仲四人,先生其季也,故友輩多以四哥稱之而不名。先生生而頴異少有大志,先後畢業於范縣高等小學堂及濟南正誼中學,成績均名列前茅,目睹軍閥禍國,外敵侵凌。國內革命浪潮日熾,遂毅然加入中國國民黨從事革命工作,冒險犯難屢瀕於危,民國十七年北伐成功後,黨務公開,范縣成立黨務籌備委員會,先生當選籌備委員兼常務委員後,奉令改爲黨務指導委員會,先生仍任指導委員兼常務...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