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日战争共返回3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湯八房婦科三元不敗之地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7期  作者:童致祥  出版时间:1972-08-15
    关键字: 汤八房妇科 抗日战争 刘基 明代

    我們家鄕,最高學府,省立常州中學,是設立於城內玉梅橋;而橋的前端有條小巷子,走進不到百步的地方,有一座平房,相當矮小,這就是湯八房婦科的老宅。湯氏婦科,聞名於城鄕,尤以對婦科一道,累代相傳,以過去之經驗,臨診之心得,以致門庭若市,頗負盛名,而求治者,莫不手到病除。傳說這座平房,是明代的建築物,是請劉基看的風水,(凡家鄕建築房屋時,必請地理先生先看風水,排定方向,以避凶煞,而求平安)劉基明朝靑田人,字伯溫,通經史,工詩文,尤精玄學兵法,佐朱洪武滅陳友諒,平...

  • 文章(璀璨人生)走向抗日之路的故事(上)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33期  作者:李吉吾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童子军 刻字 壕沟

    從一九三一年到一九四五年,是日本帝國主義者瘋狂地陸續入侵我國的一個階段。這正是我從童年到成人後的一個時期。這期間,我通過學校教育,社會環境的影響,時代背景的變遷,逐步形成並充滿於頭腦的有兩種主導思想,一是愛國,一是抗日,而且這種思想越來越強烈,直至捨棄學業,投筆從戎。啟蒙教育的積澱一九三一年,我開始在薩拉齊縣立第一小學上學,上學期間,每星期一上午上課前一小時,全校舉行「總理紀念周」,這已成爲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的例行集會活動,按儀式進行;唱國歌即「三民主義...

  • 文章國立第廿二中學流亡記(三)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李春序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学校西迁 难忘往事 投笔从戎

    參、投筆從戎的青年軍全校西遷,艱苦備嘗,歷時三個月,跋涉數千里。一九四四年秋末,到達陝南,才是終站,分別到不同校址報到。除一分校在安康市外,其他部分都在漢陰縣。校本部在澗池舖,二分校在蒲溪舖,師範部在平梁舖。師生數千之衆,身心俱疲,此時總算安定了下來。接著準備迎接新環境,適應新生活。這一年是中日戰爭的第七個年頭。全國上下,窘困到了極點。在長期抗戰的決策之下,全靠民心士氣的精神力量,支持抗日,作殊死奮戰。回想起來,不論是國家或者是個人,這一年都是最關鍵性的...

  • 文章抗戰期間桂林兒時記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周覺民 出版时间:1995-10-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儿时记忆 抗战历程 保卫桂林

    救亡的生活经过三个月,因父亲的部队调至湖南东安县,全家前往同住,我才离开桂林及新安儿童救国团。半年后再回到桂林,新安儿童救国团不知搬迁到何处。由于桂林在抗日战争期间逐渐成为西南重鎭,我空军逐渐在桂林增强防御能力。而日军以为已取得桂林制空权。空袭桂林时,毫无戒心仅以轰炸机群高空继续投弹,摧毁重建中的房屋。所以我空军第一次升空痛击来犯日机时,确击落数架日机,只是我空军的战斗机并不多,在日军派遣战斗机掩护轰炸机群时,便发生激烈空战,我空军以寡敌众,虽每次都击落数架

  • 文章我與對聯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0期  作者:文昭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对联 殡葬 教育事业 抗日战争

    對聯是我國具有獨特風格的文學,創始盛行,由來已久。用以抒遣襟懷,怡養情性,藻繪景物,題贈慶弔,或競尙姸麗,或特示雄奇,應用至爲廣泛。記得幼年時,先祖母謝太夫人逝世,出御殯葬之日,弔輓賓客衆多,先父幼卿公,曾撰聯書懸大門:自去夏萱草零凋,痛兩年雨冷風淒,怕聽鵑啼悲繐帳。際今朝輛車出御,感衆客禮隆儀渥,屈勞鶴駕弔蓬門。當時雖不甚了了個中要義,亦爲記誦。待年長後,重爲吟誦尋繹,深覺其抒發居喪悲愴,以及感謝來賓等情懷,簡要道來,深切感人。使我對於對聯功用,留下深...

  • 文章章故代表益修先生小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1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章益修 北伐 抗日战争 宣慰团 社会教育

    民国十八年先生调升江西省党部组织科长,先后共达十余年之久,对全省党务组织工作之推展,苦心擘划,经常亲赴各县市视察辅导,足迹遍及全省,与各级党部委员同志间,除达成工作任务外,并普遍建立深厚之个人友谊,因而工作推展,事半功倍。迄今江西在台国大代表,大都为当年各县市党务负责人,多与先生维持深厚之革命情感。抗日战争爆发,先生奉调担任江西战时宣慰团团长。该团组织庞大,份子复杂,主要任务原为广纳各地流亡靑年从事宣传慰劳工作,并藉以照顾其生活,安定后方。讵共党份子乘机向

  • 文章高葉瑞英女士生平略述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4期  作者:高孟忱 高孟眞 高孟容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叶瑞英 抗日战争 步兵学校 小脑萎缩

    母親葉瑞英女士於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四日生於日本東京。一九三七年七七抗戰爆發,外公葉在浩先生與外婆葉林玉宋女士便將全家搬回福建爲抗日救國奉獻心力。後至1946年,外公有鑒於故鄉福建政經混亂民不聊生,遂又舉家遷台,定居台北。外公、外婆共育有七男四女,每一位均品學兼優,於各行各業中均頭角崢嶸,母親來台後畢業於東門國小,後考入北市女初中,及北二女高中·母親於青年時期頗喜好文學,涉獵了許多中外名著,從其中陶冶出她秀外慧中、溫柔婉約的風範。爲了培養子女求學深造,外公於信...

  • 文章故鄕良醫憶周綸(中)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18期  作者:旡可  出版时间:1987-12-20
    关键字: 周纶 抗日战争 忠义 医生

    德國小姐 敬他愛他這時一位負責照顧他的護士小姐是德國人,很同情他,也敬愛他,故當他傷癒決定囘國時,那位德國護士小姐情願陪伴他一同囘國。囘國以後,因爲基於雙方關係,女方敬他愛他,男方感恩知己,周綸便與這位德國護士小姐結了婚。周綸自殘障後,不但鋸去雙腿,又因割過手腕血管,連手亦不同常人一樣能靈活運用自如,更因飽經愛情打擊,所以對於世俗繁華,一無興趣,把所有的精力全部集中在醫科的專業上,故囘國以後,數年之間,醫學猛進。舊情不忘 覆水難收抗戰時期,周綸在重慶,正是...

  • 文章憶無錫普仁醫院(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2期  作者:過定和  出版时间:1993-04-20
    关键字: 无锡普仁医院 乡讯 抗日战争 护理 传染病

    本文作者過定和女士,無錫八士橋人,民國二十五年畢業高級護校,獻身護理工作,數十年如一日。來台後,執教台北護專,並任實習主任,春風化育,桃李滿門,為學生所愛戴。退休後,舉家遷居美國洛城,已十餘年。文中所述普仁醫院,為我錫邑早年最具規模之現代化醫院,也為我鄉早年醫學現代化之標竿,負責人院長李克樂博士,為美籍傳教士,仁術濟世,譽滿全縣,本文雖為作者懷舊之作,但文中散放着濃郁的故鄉情,溫馨的師生緣,以及慕親思親的真情至意。因限於篇幅,本刊將分期刊登。請讀者慢慢品...

  • 文章莊醫師育民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66期  出版时间:1982-07-15
    关键字: 庄育民 中医 武进 抗日战争 中国国医学院

    武進莊育民先生,坂上鎭人,民前九年十一月,誕生於舊昇東鄉之沿河塘故居,累世耕讀傳家。先生少時,頴慧過人,讀書過目成誦,尊翁榮根公許爲家之騏驥,稍長,器宇軒昻、英俊煥發,其族叔夢齡公以先生爲可造之材,命追隨課讀,夢齡公係淸末儒學生員,文章道德,著譽鄕里,得其訓誨,學業大進。先生勇於任事,淡於名利,獨對我國中醫學術,偏饒志趣,曾云:良醫濟世活人,無異志士之經世治國,乃隨其伯父景昌公硏習醫術,景昌公擅針灸,在鄕頗負醫譽,對中醫學典籍,亦多硏究,先生受其薰陶,養...

共37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