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读后感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劉昭晴先生來函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84-03-20
    关键字: 读后感 秦氏 读者来信

    日前拜讀本刋九卷三期(七十二年十二月出版)有匡振基鄕長「秦向村先生講的故事」,甚爲感動,緣以岳姓洋車夫拒拉秦先生,此事因秦檜關係致影響後人,淸代有一秦姓人士(忘其名,尙有地位)至西湖岳飛廟參拜時,曾感有言「自從宋代無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或作「愧在人前稱姓秦」)可見祖先做了不好之事,會使子孫臉上無光。因之,筆者曾屢次爲示提及,雖不爲個人着想,亦要爲子孫着想,如此當可免去「遺臭萬年」。傳謂淸代有秦姓人士高中功名,卽有御史彈奏,謂其係秦檜之後,該人卽辯稱...

  • 文章同治黃縣志讀後書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魏懋傑 出版时间:1989-09-20
    关键字: 同治 黄县志 读后感

    淸同治十一年纂修之黃縣志在同鄕鄭恒萃女士一再籌謀及丁芸初鄕長大力支援下,終得景印問世;披閱之後,不覺神遊故土,益增蓴鱸之思。惟此志之修,距今已近百二十年,彼時科學尙在萌芽階段,社會結構亦與今日不同,修志者之觀念立場,自與今日迥異。故對地方滄桑之變,及前人創業之勞,固可由此志中得以充分瞭解,足供鑒諸往史策勵來茲之參考;然在觀念上則與今人不無距離。尤對疆域古蹟上多有疏誤。如不就所知者予以指陳,難免以訛傳訛有失信實之虞;亦有負此次影印縣志之苦心也。是以將閱讀所...

  • 文章讀伏嘉謨先生湖南文獻長聯以後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周世輔  出版时间:1976-07-15
    关键字: 读后感 昆明 怀念恩师 回忆滇池

    一、讀長聯、憶昆明近讀湖南文獻三卷一期,伏嘉謨先生所撰有關湖南文獻之長聯,計七百餘字,上聯記歷史人物湘賢七十七人,宦遊二十五人,共計一百零二人。下聯記湖南山川勝跡,典章文物,字字珠璣,語語感人,眞使衡岳煥彩,洞庭增光。因此,憶及昆明滇池之長聯及旅遊雲南之往事。昆明爲戰國時楚將莊蹻建立滇國的國都,地勢高出海面一八九二公尺,爲一高原上美麗的都市。氣候冬溫夏涼,四季如春,故有「四季無寒暑,一雨便成冬」之諺。所謂「成冬」不過是比較而言,實際上並無寒冷之氣。雖然一...

  • 文章行雲流水家山碧,信是雕龍大手裁——喜讀《鄉情》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5期  作者:滕萬林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潘善庚 《乡情》 书籍简介 读后感

    由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出版的潘善庚先生的《鄉情》,是『當代永嘉百家叢書』中的一部,甚得各界好評。我一頁頁地翻閱著,時而為作者的熾熱的鄉情所陶醉,這確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愛鄉之情人皆有之,但有深淺之分,廣狹之別。《鄉情》抒發的是一種寬廣深沉的愛鄉之情。作者愛他的家鄉永嘉嶺頭鄉嶺北村,也愛溫州的山『水』;他愛勤勞儉樸的祖輩,也愛家鄉的憨厚熱情的鄉親;他愛故鄉的先賢俊哲,也愛故鄉的富饒的物產;他愛故鄉的悠久的歷史,也愛故鄉美好的今天。他愛得那樣真誠,那樣熾烈...

  • 文章「臨沂古蹟點滴」讀後補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王仲章  出版时间:1976-09-20
    关键字: 《临沂古迹点滴》 读后感 史料补充

    「山東文獻」第一卷第三期,載有路協普先生「臨沂古蹟點滴」大作一篇,文中云:「城北門外有豎立相聯石碑三座,右座雕勒晋右軍王羲之之故里,中座雕勒漢丞相諸葛武侯之故里,左座雕勒晋孝子王祥之故里。」這三座石碑,筆者讀益新街小學時,每逢假日回家,往來於此地,確實記得在城北門外,右墻脚下,豎有諸葛武侯之故里的矮小石碑一座,但左右二碑,因那時年小,就不曾記得有這樁事了。按晋書列傳第三卷,王祥是漢諫議大夫,王吉之後也。王吉卽是他的曾祖父,祖父王仁爲靑州刺史,父王融,公府...

  • 文章讀中原文獻「人文槪況」有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蔡拱星 出版时间:1969-04-01
    关键字: 读后感 《中原文献》 人文概况

    同鄕諸先進賢達,於此時此地發起創刋中原文獻,誠如王撫洲先生在發刋詞中所說:「現在的靑年,對於家鄕的山川風物,從未目睹………中年人也因積時日久,漸漸遺忘。」對中原文獻重要的闡釋,眞是一針見血。末了並有:「對本刋編輯、發行方面,如有批評,亦所感荷。」之句,足見對此刋物的求眞及主持人的謙誠可貴之處。本人忝屬河南人氏,覺得此一盛舉,實在値得熱烈喝采和竭誠擁護與支持。惟對「人文槪况」讀後,如:「黃河沿岸居民,房屋大都簡陋,」却持異見,因爲農業社會的我國,那一省的農...

  • 文章讀《海溪雜誌》隨筆二則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05期  作者:海西客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海溪杂志 读后感 名相故里 民俗活动 祖孙传承

    包公神像前赌咒的。曾有丽水耶苏堂派在海溪传教,鄕人称为甘先生者,因为孩子生病,在一天大清早晨光朦眬中,拿着供品从老包殿出来,为人所见,被讥为信上帝的上帝没有办法保佑,来求包公了,还是我们包公厉害吧!传为笑谈。海溪有多项民俗活动,最热闹的是元宵节的花灯龙游行。一源[2]一条龙,一户一档灯(为花灯龙之一节),家家参与。每条龙都有乐队,七条花灯龙首尾相接,灯火辉煌像一条长长的火链,在锣鼓喧天声中,把各村串连在一起,早春寒意的夜空里,为海溪人带来无比的欢乐。另外采茶

  • 文章「武平縣志資料彙編」讀後

    来源期刊:《鄉音》 第10期  作者:曾國光 出版时间:1987-02-08
    关键字: 武平 钟国珍 读后感 武平县志

    我們同鄕中鍾國珍先生(官玖代表),平時對同鄕會旣肯出錢,又願出力;同鄕會能有今天良好的基礎,他的功勞最大;深爲我們全體鄕民所欽慕和敬仰。最近,又出巨資編輯「武平縣志資料彙編」一册,印了四百本,免費分送諸同鄕,人手一册,這種愛鄕熱情的表現,謹先深致敬意和謝意!該「彙編」印行主要的目的,他在本書弁言中,說得很明白。簡言之:一、它能使讀者讀後,神遊故鄕,而導致敬恭桑梓的功效。二、把故鄕古今資料,蒐輯成本,便於同鄕保存閱讀;再過一、二十年;一、二百年之後,……就...

  • 文章讀海州文獻十五卷一期有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李岐岩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地方文献 读后感 抒情诗 格律诗

    (一)梅謝何須怨歲寒,春風已渡玉門關;飛鴻攜眷從天降,萬水千山只等閒。(二)如烟往事儘翻騰,掩卷思親憶故人;時過清明花正好,滿天風雨不留痕。(三)血濃于水譜新章,意切情深話故鄕;輿地人文羅萬象,更爲兩岸架橋樑。(四)嫣紅姹紫植斯園,國粹精華代代傳;一朶名花生海外,香飄萬里結鄕緣。

  • 文章定海县志读后感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16期  作者:孟明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读后感 定海县志 历史 县志优点 乡情

    殉难者恐有一二万之众,所以当民国十二年修县志时,本县究有多少人口,并未有一合理的数字。[2]五、故实志中所载,均为本县的大事记,最具历史价値的。然而其民族立场,却使大汉苗裔感到不满,其见于本志者有三,遗漏者有一、兹分述之:1.元末方国珍之乱——元以游牧民族入主中华,不解文治,致政局混乱;不到百年,汉族群雄并起,谋推翻元胡暴政,如陈友谅、徐夀辉、张士诚、朱元璋等,后方国珍起义于浙东,光复庆元,又攻下吾鄕昌国州,此乃汉族的光荣盛事。而县志竟沿旧例,站在异族立场书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