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绍兴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浙江縣市地名出典(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5卷 第2期  作者:朱惠勇 出版时间:2003-02-10
    关键字: 浙江 杭州 嘉兴 地名 绍兴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雄踞华夏古陆北缘,濒临万倾东海。浙江是全国的最小面积省份之一,但有七千余年的悠久历史,物产丰富,人口稠密,有「丝绸之府、鱼米之鄕、文物之邦」的美誉。自古以来为江南富庶地区。昔有「上八府,下三府」的区域之分,今设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台州、舟山、衢州、丽水十一个市。浙江省名的出典是以江为名,按《山海经,海内东径》载:「浙江出三天子都。」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公元前二一〇年,秦始皇上会稽(今绍兴)祭大禹,东巡至

  • 文章绍兴历史上的五位名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11期  作者:高志林 出版时间:2007-11-10
    关键字: 浙江绍兴 绍兴五女 西施 曹娥 祝英台 秋瑾 唐琬

    绍兴历代出了很多名士,而真正称得上惊世者是「五女」也。绍兴「五女」,以历史的先后排列,为春秋美女西施、东汉孝女曹娥、东晋情女祝英台、南宋才女唐琬、清末侠女秋瑾。如今,绍兴人为宏扬「鉴湖越台名士多」的光辉历史,别出心裁地将古代的名士们讲至街头,供人拜读,使今人与古代亲近。一、西施西施美像,在霓虹灯下显得尤为耀眼。瞻仰她,春秋战国的风云依然演义。「宰嚭亡吴国,西施隐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诗韵的绵长,终算归还给西施一颗比较完整的灵魂,但灵魂的薄壳外仍

  • 文章南宋绍兴年间始祖姚宗茂迁蕲历史槪述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3期  作者:姚嘉符  出版时间:1999-10-10
    关键字: 南宋绍兴时期 姚宗茂 战乱迁居

    代,隆庆六年姚氏始修宗谱,前三百余年祖先,仅列有其名讳及墓葬之地,其生卒年代不详,后裔看谱时,诚感痛心疾首。南宋绍兴年间,之前;宋朝徽钦二帝,在北宋首都开封,亡于金,公元1127年五月,康王赵构,在商邱继位,仅两月余,金兵铁骑进攻,赵构率其文武官员及残部,南渡长江,到建康(南京)复位,公元一一二八年,史称南宋高宗,未及年余,公元1129年,南宋建炎三年,金兵大举南侵,攻陷建康,铁骑冲锋陷阵,冲杀到绍兴、吴兴、杭州等地。南宋高宗赵构,率其文武百官及残部,乘船

  • 文章被黄酒浸泡了千年的绍兴社戏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4期  作者:馬青輝 出版时间:2014-04-10
    关键字: 绍兴 社戏 风俗起源 观戏体验

    文.马青辉去绍兴坐乌篷船、喝黄酒、吃茴香豆、看社戏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但最最令我心动的还是那里的社戏。最早知道社戏,是在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中,虽然时隔久远,但那一大群顽童穿梭于观众中的热闹场面,以及河道中停满乌篷船,船夫坐在船头观看社戏的水乡风情,却依然记忆犹新。走进社戏故乡绍兴早春清晨的绍兴,雾从小河而生,烟自廊棚而出。贴水而来的烟雾就像是被黄酒浸润了千年的梦,嫋嫋醇醇,醉了的是跳动在马头墙上的那轮红日,醉了的是廊棚下那一串串浮泛著盐霜的腊肠

  • 文章歷史名城攬勝之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3卷 第6期  作者:南屏 出版时间:2001-06-10
    关键字: 绍兴 文化古城 三缸 绍兴酒 东湖 大禹岭

    绍兴市是历史文化古城,早在公元前四九〇年越王句践就在这里筑城建都,其后绍兴有过于越、会稽、越州、绍兴府等不同名称,而绍兴之名始于南宋时期,一直沿用至今。这里地处水网地带,水域面积约占全市十分之一,与苏州并称为中国南方两大水城。绍兴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是著名鱼米之鄕,因此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如卧薪尝胆,名传千古的越王句践,牺牲奉献的美女西施。东晋时一代书圣王羲之、王献之(羲之子),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明清文学书画家徐渭、任伯年及近代文人鲁迅、蔡元培

  • 文章绍兴——中国古桥博物馆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2期  作者:晉谷 出版时间:1994-02-10
    关键字: 绍兴 古桥 立交桥 八字桥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绍兴,位于浙江省宁绍平原南部,南接峰峦起伏的会稽山,北濒碧水浩瀚的杭州湾,东起曹娥江,西抵浦阳江。境内河流纵横,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是江南著名的水鄕泽国和鱼米之鄕。绍兴的石桥甚多,历史悠久,式样齐全,风格迥异。相传早在越王句践时就造了灵汜桥,在绍兴府城东二里处。《汉书》讲山阴灵文园中的桥就是此桥。唐朝诗人李绅还写了《灵汜桥》诗:「灵汜桥边多感伤,水分湖派达囘塘;岸花前石闻幽鸟,湖月高低映绿杨。能促岁华惟白发,巧乘风马是春光;何须化

  • 文章绍兴东廓门和山阴故水道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1卷 第10期  作者:蔡彥 出版时间:2009-10-10
    关键字: 东廓门 绍兴府志》 《修城記》 山阴故水道

    东廓门是绍兴古城门之一。西元前四九〇年,越国大夫范蠡主持修筑小城,作为越国的国都。小城筑成以后,又继续在它的基础上建筑山阴大城。山阴大城的范围和今天的绍兴城大体相当。记载绍兴早期历史的地方志《越绝书》载:「山阴大城者,范蠡所筑治也。周二十里七十二步,不筑北面;陆门三、水门三。」其中就有东廓门,这样算来距今已有二五〇〇年。同书载:「山阴故水道,出东廓,从郡阳春亭,去县五十里。」又说:「山阴古故陆道,出东廓。」可见早在春秋时期,东廓门就已经是一个水陆要道

  • 文章绍兴师爷鼻祖 汪辉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10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绍兴 师爷 汪辉祖 行政 钱粮部门

    在汉书上有句「供刀笔之吏,弄其文墨」。在舞台上粉墨登场,扮相是瓜皮小帽,长袍马挂,背拖长辫,鼻涂白粉,唇留八字髭,手握旱烟长管三尺许,斯类角色,观众称是「绍兴师爷」。社会上恒覩,貌似「蚩蚩」(敦厚或近乎痴昧),诚浮于伤,四面八方随顺应付,玲珑周到,善看风色。脚踏两头船,平稳而不坠之辈,识者亦讽为「绍兴师爷」而不名。此均系扭曲丑化其形象,戴有色眼镜视之,有损厚道。师爷中固有戋戋之类,毕竟是钱塘江中之一点泡沬。大抵言规行矩,切中绳墨,恪遵法律;不能混为一谈

  • 文章沈家園裡花似錦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3卷 第10期  作者:王維友 出版时间:2001-10-10
    关键字: 陆游 绍兴 遗迹 钗头凤 沈家园

    绍兴,陆游是人们心目中的又一座丰碑,他对国家的炽热和忠贞是永远闪烁著光彩的。陆游也是绍兴的儿子。相传他出生在船上,生他时母亲曾梦见名噪一时的秦少游,父亲陆宰便以「秦名为字而字其名」,把儿子的名字与名观字少游的秦学士对调,取名为游字务观。他自幼好学不倦,二十岁已有诗名,科举考试文章做得绝妙,可惜的是被忌才的秦桧给压住了,直到秦桧死后,陆游才被起用。他读书三万卷,学创四十年,辗转南北,戎装戍边,决心为抗击金兵收复失地献身。但在投降派当道之时,陆游虽有

  • 文章蘭渚山下蘭花香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3卷 第12期  作者:王維友  出版时间:2001-12-10
    关键字: 兰花 颂兰诗 绍兴 兰亭 兰诸山

    ,「沪口篱与群芷兮,纽秋兰以为佩」的诗句。其后历代文人颂兰诗车载斗量,多如恒河之沙。陶潜:「幽兰生前庭。」刘向:「十步之内,必有芳兰。」萧衍:「气暖兰始萌」。萧锋:「兰生不择径,十步岂兰稀。」李世民:「会须君子折,佩裹作芬芳。」李白:「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韩愈:「不采而佩,于兰何伤。」曹植:「秋兰被长坡。」刘备:「芳兰生门,不得不锄。」绍兴徐文长也有诗云:「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咏兰诗多,兰花品种更是繁多。按照形态色泽可分为九节兰、蟹爪兰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