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浦江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乾隆丙申重修浦江县志序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1期  作者:薛銘鼎 出版时间:1974-01-20
    关键字: 重修浦江县志 序言 浦江县 乡贤

    培元气者,父兄以积善为先,子弟以读书为务,两言勗之而已,邑人其勉乎哉,鼎铭学浅能寡,欣逢圣天子仁道渐摩,义风激劝,各宪承流宣化,惟日孜孜,而自惟备员四载,一俗吏而巳,邑无良有司以表率黎氓,且惭且惧,区区期望之心,则谓尔卿先生尙有典型,庶几以似以续,而邹鲁芳徽,复振于南江东岭间·后君子载在简编,必更有光于今日者矣。赐进士出身文林郞知浦江县事申江薛鼎铭撰。

  • 文章七绝十首浦江十景咏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5期  作者:高鋅  出版时间:2012-09-25
    关键字: 七绝 黄浦江 浦江十景 赋咏 旅游业发展规划

    前年上海市评选出「新上海八景」,曾作七绝八首分咏(见本刊第四八一期)。近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推出以黄浦江为分布中心之旅游带「浦江十景」,因亦依次赋咏(十景名称,列于各首注句之前)。旅台前辈鄕长赐读是或更起前尘影事之怀旧乎。国际交流数沪滨,吴淞客运日蒸频;繁荣吐纳黄浦水,汇入长江扼此门。(吴淞水门:吴淞口、宝山国际客运码头一带,浦江之水在此汇入长江。)江湾闸北溯前尘,架塔先行夙为民;银线百年添绰影,旧观此日又颜新。(江湾塔影:世纪之交正値上海电力百年,市郊老

  • 文章「浦東」——這名稱的由來

    来源期刊:《浦東》 第73期  作者:奚肖秀 出版时间:1993-08-25
    关键字: 《浦东名考》 地理位置 松江 黄浦江 盐场

    本文系上海劳动报「上海潮」专栏所刊「浦东名考」,经老友朱颜兄提供该文,内容有关我乡史乘,殊为珍贵,兹请本刊予以转载。俾此间浦东乡长。了解「浦东」命名之由来。「浦东」一词之由来诸多人咸知是以自然地理位置取名,乃地名史上约定俗成,上海城区以黄浦江为界,各谓之「浦西」「浦东」即是这一程式之延绵。宋元时期,上海地区最大河流是「松江」(元至元十五年改吴淞江即今苏州河),仅箭力之遥之黄浦是松江一条支流。明初吴淞江严重淤塞,永乐二年,尙书夏原吉浚范家滨,引吴淞江接大黄

  • 文章重刊光緖浦江县志序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1期  作者:張鼎治 出版时间:1974-01-20
    关键字: 光绪浦江县志 重刊 序言 县志

    中华民国三年秋七月,余来视邑篆、甫莅事,即征取浦江县志,披阅一过,见其中例多疏舛,疑非善本,询诸邑人,始知现行志,系参合乾隆时旧本所写,光緖朝续修新志,因同事龃龉,板刊未印,且遗失者不少也,越明年夏,政府设国史淸史两舘,省中设通志局,均檄取最近邑志,以备采择,亟访光緖朝修定志本,则珍藏斐卿黄先生家,遗佚者亦搜补完好矣,余喜甚!集邑绅筹一简印之法,佥谓铅版最宜,且愿醵资以助先生允以当年亲与其事,愿一人始终之,命余弁言于简端,余谓今日中国学界思潮标新领异

  • 文章生態旅遊的好去處——浙江安吉縣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3卷 第9期  作者:楊夏虎 出版时间:2001-09-10
    关键字: 安吉县 旅游 毛竹 黄浦江源 生态

    竹类大观园」。如果说唐代诗人白居易一首「此处乃竹鄕、春笋满山」为安吉赢得中国竹鄕之美誉打下基础的话,那么奥斯卡获奖影片《卧虎藏龙》一举成名使得竹鄕之美名锦上添花。印证了安吉是块眞正卧虎藏龙的神密地方。黄浦江源——原始生态等你探险。上海黄浦江源头在那里,在安吉的龙王山,这是最近经专家考察得以证实的新闻,原上海巿、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获悉后专门题为「黄浦江源」四个大字。黄浦江源头所属的龙王山,为天目山的北端,主峰海拔一五八七·四米,比西天目高峰高八十米,是浙北

  • 文章浦江——水晶之都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3卷 第12期  作者:鄭傳良  出版时间:2001-12-10
    关键字: 浦江 水晶之都 石英 水晶玻璃 工艺品

    绒绣、绗缝被誉为浦江的「五朶金花」。近几年新兴的水晶玻璃工艺品,更是一朶璀璨夺目的奇葩。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晶莹无瑕的天然矿物。古人曾称它为「水精」、「水玉」、「白附」、「黎难」、「玻璃」、「千里冰」、「菩萨石」、「放光石」等,眞是美名广传。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金石部》中云:「『玻璃』本作颇黎,颇黎,国名也,其莹如水,其坚如玉,故名『水玉』,与水精同名」。水晶也是石英之一,化学成份为二氧石硅(SiO2)。单晶体呈六方柱状,常成晶簇状、粒状、块状

  • 文章査訪松江城街巷漫記

    来源期刊:《浦東》 第78期  作者:吳仲炳 出版时间:1994-11-30
    关键字: 古镇营建 《松江县志》 黄道婆 黄浦江 排水系统

    松,称『松江府』」(《阅世编》,中华书局版,页六九)。叶氏的这段记载充分地反映了当时古镇居民渴望解脱水患,企求安居生活的强烈要求。我在走街串巷实地查访中,发现我们的祖先在形成营建市镇的过程中,除了选择地势高爽外,在大街小巷的辟建上,与河道的开凿密切相结合,成功地解决了威胁古镇居民的水患问题。就贯府县两治的「十里长街」来说,在她的两侧凿有一条河面较宽的俗称市河与大街相并行。市河的东段经华阳桥与盐铁塘相连,中段有大涨泾,毛竹港,西段至古浦塘达于,俱与黄浦江相通

  • 文章南齋雜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明硯香  出版时间:1993-09-01
    关键字: 《南斋杂俎》 和平饭店 黄浦江 桂花酒 叫花鸡 王四酒家 地方小吃

    壹、返鄕谈吃一、上海·外滩码头·油条七十七年九月十日,我偕女儿慧仪和三位亲戚一同返鄕探亲,当晚到了上海,住进外滩和平饭店,行李刚搬进房间,我就独自一人三步两步跨过马路,走到对面黄浦江边,去寻找卅九年前我仓皇离沪时那座上船的码头。—那年初夏,长江沿岸风云变色,上海人心惶惶,港口车站一带,难民麇集,争相逃命;当时我家住在杨树浦,叨天之幸,我也能携带妻小,经由外滩那座码头挤上了船,奔向天涯。数十年来,那座码头曾在我的梦魂中出现过无数次,我一直认为那座码头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