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间传说共返回4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濟顛僧與無錫肉骨頭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90期  作者:福山鄉人  出版时间:1985-08-20
    关键字: 济公 民间传说 肉骨头

    下面是家鄕夏夜在門外納涼,常聽幾位老者講的故事,無稽之談,齊東野語,長夏無聊,寫寄鄕訊,惠予刊登一角,以博同鄕一粲。相傳早在八百多年前,無錫肉骨頭,在民間已非常受人歡迎,差不多所有大小的館店裏,都有這只菜供應了。故事是這樣:有一天,濟公和尙在無錫走過一家小飯館門前,聞到無錫肉骨頭的香味,便向小飯館去購買,飯館伙計見他是個僧人,認爲他應該吃素,不賣給他,但濟公堅持要買來吃,並且說他狗肉也吃,何況猪肉,夥計無奈,只好賣給他了。濟公嚐試過味道之後,便向那個夥計...

  • 文章陈氏开闽始祖民间传说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1期  作者:陳志英 出版时间:1988-11-01
    关键字: 陈氏 民间传说 牧马王

    监」,养殖马匹,获准,幷派陈渊为牧马监,到岛上牧马,陈渊奉旨后,乃率领蔡、许、翁、李、张、黄、王、吕、洪、林、萧、及陈等十二姓,由中国北方迳到岛上开垦,在陈渊及其属下之李俊、衞杰领导下,同心协力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终于将荒岛整理得井然有序,不但在岛上最高山—太武山东麓,辟成牧马场(俗称马坪)距今已一千一百多年,且为陈氏浯江(今之金门)开基祖,尤为开拓浯江之牧马王,后金门人称陈渊为恩主,立庙奉祀(庙在庵前村丰年山下,称为「孚济庙」。据民间传说:陈渊深谙马匹

  • 文章古老的灌河及其傳說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3、4期  作者:周前 正屏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灌河 民间传说 历史发展

    灌河,又名潮河。位於海州灣東南部,古黃河之北,是一條古老美麗而又神奇的天然潮汐河道。這條河水深,岸線穩定,三千噸至六千噸級的輪船可隨潮進入,素有東方良港之稱。灌河,屬淮河水系,由鹽河向東,經新安鎮、大三岔、響水口、陳家港、小蟒牛,至燕尾港入海,流經連雲港的灌南、灌雲龢鹽城的響水三縣兩市,主幹流全長七四·五公里,可終年通航。在數百年的歷史長河中,灌河經歷了歷史龢自然變遷的嚴峻考驗。早在十六世紀前,灌河就變成為分黃、淮洪水入海的一條支流。到十九世紀的中期,黃...

  • 文章(鄕土风情)双龙镇:青龙 红龙 双水泡子:蓄水池——读包头地名志札记之十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33期  作者:馮傳友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包头 双龙镇 民间传说

    在土右旗,好幾個地名有著美麗的傳說。我在劄記之九中講到的大三眼井是一個,而著名的雙龍鎭,也是一個。雙龍鎭位於土右旗政府駐地薩拉齊東南四十公里處的雙龍村。關於雙龍村名稱的來歷《土默特右旗志》有這樣一段話:『雙龍在清乾隆前叫雙泡子、雙水泡子。傳說在兩水泡中駐有一條青龍,一條紅龍,故改名雙龍,一直沿用至今。』這個故事被演義後收在了《土右旗民間故事》一書裡。說的是很久以前,土默川曾經是塊一望無際的戈壁灘,十年九旱,寸草不生,人畜難以生活。有一年的陰曆十月十五日夜...

  • 文章風光秀麗的聖龍山茶廠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9期  作者:趙世柱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圣龙山茶厂 山茶 民间传说

    湖北省棗陽市資山鎭的聖龍茶廠,山淸水秀,風光秀麗。聖龍山茶廠始建於一九七二年,當時的資山區政府,動員萬餘勞動大軍,沿用舊式鎬和鍬,發揚了愚公精神,鑽石挖山,苦戰三冬三春一壅壅一畦畦的綠色茶園,層層迭迭從聖龍山腳至山巔,直插雲端。二十餘年來,聖龍山茶廠由一個小小茶園,發展到一個總廠,六個分廠,三千多畝茶園,機械設備一佰多台(套),技工技師一百餘人,生產優質茶近三萬公斤。如今,進入聖龍山境則心廣神怡,晴日極目遠眺,聖龍山峰連綿起伏,茶畦茶地迭迭層層似綠毯環繞...

  • 文章中華聖母——女媧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辛中南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女娲 中华民族之母 民间传说 历史考证

    了原始社会早期血亲婚配的婚姻制度。山西民间还有另一种传说。女娲伏羲是同胞兄妹「不能成婚」,一天做了一个好梦,梦中有一位老者指点,在洪洞卦地村东有个磨盘沟,兄妹俩人各拿半扇磨盘站在沟东西两边山上对天祈祷;如果上天允许我二人结为夫妻,将磨盘合为一,否则各奔东西。结果,两块磨盘同时滚下沟合在一起,以此为证便结为夫妻。三、女娲「炼石补天」,使人得以安生女娲炼石补天世人皆知。民间传说,很久以前,天塌下一块,若不及时补住,就会越塌越大,直到把整个天塌下来。女娲为了把「天」补住

  • 文章上海城隍軼事

    来源期刊:《浦東》 63、64  作者:莊愼之 出版时间:1991-04-15
    关键字: 民间传说 上海城隍 海寇 总兵

    昔时民间传说上海城隍最灵,因他能够抵御灾难,保护民众;因此都竭诚信奉!上海城隍姓秦,名裕伯,字景容,原籍大名。元末避难于扬州,后移居上海。张士诚占据姑苏时招他不去,后明太祖屡次召他皆未应召,致明太祖亲自下手诏云,疑有率领民众谋反之意。裕伯恐遭不白之寃,勉应诏召。他生前做官,以保境安民为宗旨。死后受封为上海城隍。前淸顺治十年有海寇张名振,屡次刼掠上海,斯时苏州总兵王璟领兵进勦,结果反遭败迹。当时朝廷调派姓周之总兵前来接任,王璟恐惧民众擧发他颟顸无能,而致

  • 文章安義魁星閣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4期  作者:市台辦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魁星阁 安义县 乾隆 游仙居 民间传说

    魁星閣位於安義縣解放大街南側,在夢娘娘廟的不遠處。爲兩層四方塔形樓閣。建於明代正德年間,古樸端莊。原來是一幢佛堂與僧房,後來成了私塾學館。傳說清乾隆時大學士胡中藻(夢山附近人)曾在這裡讀書,但他”讀了三年書,讀不清,人之初‘“(注:指過去的啓蒙讀本《三字經》)。一天,他突然昏倒在地,口吐鮮血,後蘇醒過來,從此學業猛進,得中進士,成爲有名的大學士,由此人們就把這個房子稱爲”星閣“。該閣早毀,現于原基上建了招待所,名爲”遊仙居“遊人似”遊仙“,宿此如臨”仙居...

  • 文章清明囘憶清明山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86期  作者:白雲  出版时间:1985-04-20
    关键字: 芙蓉山 历史事迹 民间传说

    淸明山就是芙蓉山,位於無錫東北鄕,距城四十里。芙蓉山原在芙蓉湖中,湖廣周圍八十里,山兀立在湖的中心,宛如一朶芙蓉花浮在水面上,因而名爲芙蓉山。後來塞湖爲田,山的四面都變爲平地,從此一朶芙蓉已不在水中了。芙蓉山週圍八里,高三十丈,山根斷絕,孤單獨峙,屹然兀立在平地上。山上有一井,名龍井,深三丈,廣五尺,井旁有一座顯濟廟,爲宋代開濟初年所建,廟內有環翠樓,登臨遠眺,景色如畫,胸襟爲之一暢,井旁有一土丘,名龍井峯,又名天一峯,又有巨石二,各高六尺,俗呼石公石婆...

  • 文章汉高祖的故乡—丰县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12期  作者:柳玉振  出版时间:1978-06-10
    关键字: 丰县 汉高祖 历史沿革 民间传说

    勘定今址,所以勘定今址的缘故,考史记秦始皇筑厌气台于此城,仍凿池于城之四隅以压之,相传尽去甃城之砖,谓之剥皮,凿城四隅为大池,谓之刖足,各深丈余,则丰已非完城矣,迨后遗址仅存则此城已创于秦之前矣,秦筑厌气台于县治之内,至宋毁于火燹,明嘉靖五年,河复决城陷,遂迁于县治东南华山,县民咸称不便,申请复还旧制,迁囘今址,县志记载,今城造自洪武三年,民间传说,所有城砖,皆由沛县以人排成行列,彼此递运而来,颇合科学方法管理精神。本县四野,均为河堤,都是已干河床,民国十年

共46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