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庐山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庐山五教祈福钟记并颂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4期  作者:胡迎建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庐山 五教祈福钟 散文诗联

    庐山雄奇峻伟,磅礴蜿蜒。乃南国之重镇,号人文之圣山。殷周之世,仙去庐存;晋南北朝,佛宇遍立;唐宋时期,儒学大昌。历千年而佛道儒在此山传承不绝。迄至近代,西方基督教、天主教相继传入牯岭。是以佛法之普渡众生,儒教之仁爱礼仪,道家之养生长命,基督之博爱精神,天主之平等救世,相处一山而并存以宏扬,而世界五教之消息,亦与此山潜通焉。公元二〇一〇年,庐山管理局斥资铸「五教祈福钟」,择地于青莲谷坪。其地下接三叠泉之飞瀑,旁倚大月山之雄峻。钟座安之,固如磐石;钟盖覆之

  • 文章庐山古松撷趣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3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06-02-01
    关键字: 庐山 古松 东林寺 诗词作品 石松

    九江 崔若林庐山是一座天然植物园,森林覆蓋率达百分之七十六点六,现有各种植物三千四百多种,其中高等植物达一千八百多种。庐山松树是众多树种的一个佼佼者。据《九江市志.古树名木》载:庐山松树按其学名称有金钱松、华山松、马尾松、黄山松、罗汉松五大类;以其形态或所在地而称之的俗名有石松、迎客松、枕流松、礼圣松、白鹿松、凤凰松、雀舌松、仙虬松、佛手松、佛印松、偃盖松、如意松、六朝松、美庐金松、回龙金松、华山松、复生松、万年松等等。这些奇特巍峨的松树,遒劲挺拔

  • 文章庐山之险在石门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1期  作者:王憲章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庐山 石门涧 庐山志 风景名胜 名胜历史

    石门涧是庐山瀑布中最早载入史册的涧瀑。两千多年前的(后汉书·地理志)中记载:「庐山西南有双阙,壁立千余仞,有瀑布焉。」石门涧是庐山僧俗最早开辟的旅游景点。东晋时东林寺高僧慧远及庐山道人曾游览石门涧,并写下了吟咏石门涧的诗及序。随后,唐代江州司马白居易曾到此觅古揽胜,他在诗中慨叹:石门涧的山水「清辉如古昔」,只是由于道路的险峻,这个庐山早期开发的景点,「自从东晋后,无复人游历」。明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旅行家徐霞客「知石门之奇,路险不能上,」遂攀藤附葛

  • 文章庐山三叠泉瀑布三级落差是多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6期  作者:沈家保 出版时间:2006-11-01
    关键字: 庐山 三叠泉瀑布 《世界遗产名录》 地方文献 落差

    庐山三叠泉瀑布在庐山东南五老峰下幽谷之中,其水源从海拔一四五三米的大月山而来,为全国四大名瀑之一。一九九六年五月七日在庐山市申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文化景观时,三叠泉景区被列为联合国专家考察验收的第一站。首席专家桑基尔博士在欣赏三叠泉奇秀景色时,由衷赞叹「这是我见到的世界上最美的景观之一。」「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若问三叠泉瀑布落差到底是多少,这还是一笔悬案。笔者在查阅吴宗慈主编《庐山志》,书中没有详细记叙。浙江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版的《庐山

  • 文章庐山桥趣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5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06-08-01
    关键字: 庐山 古桥 佛经 诗词作品 地方志

    庐山古桥形式之多,造型之美,为他山所少见。当你漫步在山水名胜之间,跋涉在山道野溪之旁,总有风格回异的桥横架其上,或有岭叠桥出,点缀景间,为名山胜水增添秀色。庐山古桥,几乎每一座都有一个神奇动人的故事。庐山最早的一座古桥,是东林寺前建于东晋时期的虎溪桥,距今有一五〇〇多年。相传「虎溪三笑」的佛门佳话就发生在这座桥上。当年寺僧慧远建寺后,静心修行,硏讨佛经,做到「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每逢送客出寺,均以寺前虎溪为界,从不过溪,如上了虎溪桥,寺后护山神虎就会吼

  • 文章义宁陈氏与庐山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1期  作者:經富 出版时间:2000-08-01
    关键字: 义宁陈氏 历史文化 庐山游览 抗日战争 陈氏子孙

    修水 经富秀出东南的庐山,襟江带湖,林壑幽美。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传统士大夫借山水以明道见性的风习,使庐山成为历代高人雅士的聚散地。名人与名山交相辉映,已成为庐山文化内涵中的一大特色。近代开山以来,庐山与社会各界人士的接触更加紧密频仍。义宁陈氏世家与庐山的结缘和其他名人一样,并没有什么曲折传奇的地方,只是一家四代都与庐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则较为罕见。一「义宁」即今江西修水县,是「义宁陈氏一门四杰」——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师曾)、陈寅恪的故鄕。上个世纪

  • 文章伊蘆山風景傳說古文化及其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王朝陽 彭增玉 沈幼俊 夏紹強 王迎生  出版时间:1996-09-01
    关键字:庐山 风景名胜 民间传说 文物古迹 龙神岩 钟庵

    《揚子晚報》於一九九五年八月十四日披露:「灌雲縣三處古代文化遺址被列爲省級文化保護單位。」伊蘆山則是其中之一處。此文現將山的風景、眾多的傳說、燦爛的古代文化及其它,述評於後以饗讀者,還有省內外關心它的硏究者。自連雲港市灌雲縣城伊山鎭驅車順淮(陰)新(浦)公路向北至伊蘆鄕境的孟河村,車向東轉,順前不久鋪好的黑色的孟(孟河村)陬(東陬山)公路向前,就有一座黛黑色的山從車玻璃中映入眼簾,從縣城到伊蘆山的南麓,鄕治所在地約有廿多公里。由於古時候地殼內部的變化,海...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