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序文共返回4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从两篇序文看我们的两部县志阜寗县志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阜宁 县志 序文

    二十三年吴寳瑜先生任县长主修,由鄕先贤庞友兰先生主纂,在二十三年以铅印发行,经成文出版公司在六十四年影印发行,原志二十卷并附卷末一,经影印精装成四册。这两部县志,各有特色,我们同鄕都有一读再读的价値。在县志卷首有阮知事哲孙毅成先生的序文,述修志和影印的始末,文、字都堪传世;新志有鄕先贤庞友兰先生序文,对县志的价値和修纂过程,有详细的说明,应是历史性的文献,分别影印这两篇序文,呈献给诸位鄕长。~~编者

  • 文章梁氏家譜序要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1期  作者:梁俊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梁氏 家谱 序文

    一、族史國無史不興,家無譜不昌,水源木本,愼終追遠,是人固有之本性,蕭縣屬杜橋村,梁氏宗族,先有史後有譜,溯自周朝申候(宜臼舅)等迎太子宜臼登王位,都洛陽稱周平王,平王有兩個兒子,一個名叫烈,封於汝南,後稱周家,另一個兒子名叫唐,封於南梁之安定(見周姓註按南梁古地名在甘肅省隴西縣東、渭水北、安定漢時置安定郡在甘蕭高平,即今固原縣治)梁氏出此國姓(見史略)後魏時改稱南朝之一,後魏拔烈蘭氏(回紇姓氏)羨慕梁氏祖宗出於安定爲榮,隨亦將族姓改爲梁氏(見魏書官氏誌...

  • 文章屈氏續修族譜序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1期  作者:屈鳳之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屈氏 族谱 序文

    蓋聞水有源、木有本、人有祖考、而祖考之潛德誼行,尤不可不使之垂訓後裔,傳之無窮也。故凡淸望世族,莫不有譜牒之編,以奠其族系,辨其昭穆,曉示子孫者。溯我屈氏宗譜,肇端於遜淸同治年間,爲族望廩貢生開鼐(彝齋)公編修,木質彫版,庋藏家廟,歷時已百有餘年矣。茲以連年戰亂,多所損壞,且族系用字將盡,亟待續增,於是族叔培營乃倡議續修宗譜,並由族侄厚倫董其事。伏維先祖幹公檳公,於前明洪武之初,奉旨由山西洪洞縣,跋涉山川,來蕭定居,不期堵作未定,檳公又轉徙泗州,另謀墾殖...

  • 文章澄海陳氏思成堂(三腳蟾)族譜序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2期  作者:陳立國  出版时间:2002-04-30
    关键字: 澄海 陈氏 思成堂 族谱 序文

    國之有史,家之有乘,蓋以紀往事,使後人知所本原,譜牒之作,所以辨宗支,敘昭穆,世世相承,歷久不紊也,陳氏為虞舜之後,媯滿之裔(今河南省淮陽地)虞舜讓位與禹,禹封虞舜之子商均於虞城,甚器重,就將元女太姬許配為妻,生下滿,封於宛丘(今河南淮陽縣)為陳侯,是為胡公滿(史記謂周武王克殷封,乃復求舜後,得媯滿,封於陳,以奉祀帝舜)胡公第十二世孫完,因故奔齊,齊王任為工正之官,以國為氏而姓陳,乃陳姓之由來,還有姚、虞、胡、田,同為舜裔 聖祖重華公之後(附述五姓之由來...

  • 文章顧氏宗譜序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8期  作者:顧祝同 出版时间:1978-02-10
    关键字: 顾氏宗谱 序文 迁涟顾氏

    顧氏之先,出於夏禹,越奉禹祀,勾踐七世孫,有功於漢,封顧余侯,爲顧得姓之始。三國時,醴陵相吳,自此爲吳中大姓。我先世由蘇州遷漣水,實爲吳中之支系,沿流溯所可知者也。余束髮游學南北,以後參加革命,報國馳驅,蓋去鄕里數十年,倥偬軍國,遑恤其私。往者主政蘇省,從叔驥雲公由鄕來晤,談及族譜未修,又漣邑爲平原不產石,土俗墓不立碑,歷代祖墓,歲時浸遠,後人懼難辨識。乃請驥叔查考世系及塋墓位向,蒙於歸後考察紀述見示,已在江南刻製碑石,正籌劃運歸,適余奉命調主剿匪軍事,...

  • 文章滸溪袁氏族譜序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0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浒溪 袁氏 族谱 序文

    余友袁守成先生纂輯其遷居滸溪之祖以下世次爲滸溪袁氏族譜以示。因謂之曰:譜學之不講也久矣,何亟亟以是爲哉?則曰:自吾高祖定居滸溪以來,逮於吾身,已五世矣。高祖以上溯至遷蜀之始祖,則居樂至。故高祖以下考妣諱氏,歷歷可記,其上則不可省憶矣。又吾族原籍鄂之大冶,曩者客遊其地,先府君諄囑訪求宗親,考索舊譜,以事不果,後亦竟不獲償所願,迄今猶時深悔恨。茲之纂輯,乃仰承先府君之遺意,倘不就所可記者而譜敍之,其將負咎於先人矣。余聞而矍然,以是益欽其尊公追遠敬宗之心,而余...

  • 文章大埔縣洲瑞鄕吳氏族譜序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期  出版时间:1967-12-10
    关键字: 大埔吴氏 族谱 序文

    氏族有譜牒。猶國有史記。省縣有志乘也。其涵義備見宋明諸賢之序跋。毋庸贅辭。自帝制吿終。宗法寖廢。祠廟失祭。胙肉不分。宗族之間。有同陌路。加以兵禍連緜。離亂相因。祖德追述。止于高年。少壯晚生。行且忘其所本。爲裔孫者。寧不媿乎。自海運暢通。百粤士庶。類多重洋遠渉。建業殊方。喬梓踵接。光揚弗墜。吾宗實亦預有榮焉。稼秋伏處海壖。忽將念載。每惟祖德深厚。譜牒未編。親親之義日渝。繼述之思何託。輒自忘荒陋。遠掇舊聞。近徴嘉行。試爲族譜之輯。用承遠祖 泰伯高風。顧茲事體...

  • 文章崇慶縣志序述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7期  作者:崇慶縣志 出版时间:1973-03-01
    关键字: 崇庆 县志 序文 简介

    江原先哲常道將云:書契有五善:達道義、章法戒、通今古、表功勳、旌賢能。竊謂方志之要,備斯數語,能法是者,援翰執素,乃不虛矣。崇慶明志無傳,前淸一代,歷經四修。吳志成於康熙初,乾隆中已無完本。楊顧二志,僅存楊藍本江原文獻錄,未加博採,其泛及岷江上源,由承何氏之舊,非志體也。顧當嘉慶時頗有增益,然於縣境疆域水道考訂亦疏,或由統志欽修,未敢置議。第原源異名蔑昭,漢宋秩官人士,闕略是仍。沈志賡續,步趨弗易,泛彙詩文,既嫌少擇,昔賢著述,轉降附庸。至謂隋唐封壤,卽...

  • 文章(特載)鄞縣通志序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61期  作者:張傳保 出版时间:1990-12-01
    关键字: 鄞县 通志 序文 简介 原文

    鄞縣通志經十八載之久,而今日始吿成矣。自一九三七年抗日戰事發動以來,吾卽時慮此志或半途而廢,無以副桑梓人士屬望。每一念及志館創設時,主持館事者爲吾及趙君芝室,負全志編纂之責者爲陳君屺懷及馬君涯民,負大部經濟之責者,先之以姜君炳生,繼之以董君和甫,而今日者,姜、陳、趙、董四君,皆先後歸道山,惟吾與馬君碩果僅存,然皆景薄桑楡,未嘗不慶幸吾與馬君終獲目擊是書之成,而深悲姜、陳、趙、董四君先吾二人而長逝也。馬君旣對是書抱殘守闕,整理校勘,而克終其業矣;吾不可無文...

  • 文章王梅溪纂修賈氏宗譜序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11期  作者:賈丹華 出版时间:1997-11-10
    关键字: 王梅溪 贾氏宗谱 序文

    嘗謂人本乎三親:一曰同祖之親,本宗族伯叔兄弟是也;二曰連枝之親,母氏之舅氏內戚是也;三曰外姓之親,則祖母之族與妻族咸在其中。十朋獨兼而有之者,其唯賈氏之族乎。十朋祖遷自錢塘於今七世矣。先世雖多宦業,然易地以來,率資農事起家。大母賈氏與大父有同心焉,深冀以仕易農,切切然不以積產爲務,而以勤學敎子。先人雖天性孝友,篤志好學,而時艱勢阻,不獲有用於世。則十朋承先之責愈重,而體父志,以繼大父大母之志者,何可一日去諸懷也。十朋幼習學業,終日惓惓,而受知於叔翁元范先...

共42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