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宁乡县志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特載)候旨亭命名緣由質疑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16期  作者:熊允平 出版时间:2007-02-15
    关键字: 候旨亭 宁乡县志 裴休

    余幼时,曾闻父老言候旨亭事。不独听之于耳,抑且铭之于心,盖于鄕梓掌故,情有独钟也。年近古稀,有幸参与县志编纂。见民国三十年所修《宁鄕县志》有记云:「唐穆宗太子李固重病,方士谓须削发出家,方能益寿。国相裴休奏建大沩密印寺,并愿以己子代太子出家。遂挈子先行。至宁鄕县城附近,批准其代太子出家之旨尙未到达,乃于民家迟延候旨。后人建候旨亭以资纪念。」于候旨亭由来之记述,亦已备矣。且与余曩时所闻如出一辙。窃念裴休既为国相,独具「天颜有喜近臣知」之条件,尽可面奏、面谕

  • 文章(乡情报导)新编宁乡县志出版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14期  作者:范振坤 出版时间:1996-02-25
    关键字: 宁乡县志 宁乡历史 县志内容

    宁鄕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第十修宁鄕县志于一九九五年六月由北京印刷一厂印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发行。宁鄕,治邑于三国,建县于北宋。襟湘江,面洞庭,藏衡岳、雪峰之雄秀,素为鱼米之鄕,以物阜人勤著称遐迩。境内玉潭、黄材、双江口,历为兵争、商贸重鎭;花明楼、密印寺、灰汤温泉,是游览参观胜地。沩山雄踞县西、扼湘西鄂南要冲;俯首东望,阡陌交通,水陆相畅,出入长、株、潭、益之咽喉。天地有情,钟灵毓秀,唐宋以降,代有英才。宋状元易山 、明"三绝"才子陶密庵、淸内阁

  • 文章续修宁乡县志刍议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陳起鳳 出版时间:1984-04-15
    关键字: 宁乡县志 续修刍议 县志纲目 搜集资料 编修成员

    缅怀木本水源,亟思续修县志,葆全文献,垂示后昆,意美情深,诚盛事也;事虽艰钜,苟能众志成城,悉力以赴,必可乐观厥成。囘忆民国二十一年赵鸿先生(字观成,保定毕业)由安鄕调长宁鄕,发起续修宁鄕县志,聘刘盅园先生(名宗向,字寅先,朴学大师,桐城派古文名家,湖南大学敎授,余之业师,)任主修,黄应逵、梅雨苏两先生任纂修,于县垣旧玉潭书院(玉潭小学校址)设县志局,着手续修,约近八年,初稿始就。二十八年秋,日寇犯湘,县垣震荡,志局迁灰汤刘忠禄公祠,时际流离,刘梅二公均以耆

  • 文章(特载)还我宁乡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3期  作者:譚國鐸 出版时间:1985-03-01
    关键字: 宁乡县志 县名重名 处理经过 续修县志

    一、前言本会理事长陈祖尧先生于去(七十三)夏赴美探亲前,在其寓所,以「宁鄕县志」闹双胞事已告一段落,面嘱余以「还我宁鄕」为题撰拟一文,刊登本会「宁鄕文献」,俾我旅台同鄕父老兄弟周知,以正视听。但余以兹事关系重大,迟未着手,陈理事长返台后又催余办理,为此不揣谫陋,勉为初稿,尙请大方家不吝斧正,是所至祷!二、宁乡县名县志双包在中国版图上以宁鄕为县名之县治,至少在两个以上,由来已久。目前台湾出版之「辞源」、「辞海」,及香港新亚「中国地名大辞典」等均有记载。兹将

  • 文章(特载)续修「宁鄕县志」刍议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2期  作者:陳起鳳 出版时间:1984-02-26
    关键字: 宁乡县志 拟定纲目 搜集资料 聘用人员

    缅怀木本水源,亟思续修县志,葆全文献,垂示后昆,意美情深,诚盛事也;事虽艰钜,苟能众志成城,悉力以赴,必可乐观厥成。回忆民国二十一年赵鸿先生(字观成,保定毕业)由安鄕调长宁鄕,发起续修宁鄕县志,聘刘盅园先生(名宗向,字寅先,朴学大师,桐城派古文名家,湖南大学敎授,余之业师)任主修,黄应逵、梅雨苏两先生任篡修,于县垣旧玉潭书院(玉潭小学校址)设县志局,着手续修,约近八年,初稿始就。二十八年秋,日寇犯湘,县垣震荡,志局迁灰汤刘忠禄公祠,时际流离,刘梅二公均以耆年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