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私塾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往事琐忆)私塾扛斋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02期  作者:方炳桂 出版时间:1997-06-20
    关键字: 私塾扛斋 乡土民俗 孔子诞辰 私塾教育

    早年乡村、街居孩童,除了盼年望节之外,还有两件乐事,现在少有人提及。这就是扛斋和做福。扛斋是『乡下斋』先生和学童的专利,做福是大人的事,但一般孩童也可分享大人的口福,故对做福也会翘首以待。《福州方言词典》说扛斋是『旧时私塾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多在孔子诞这一天进行。我记得这一天,凡在私塾里读书的学童,都把最新的夏衣搬出来穿。新衣、新鞋、新帽,就和端午节去看赛龙舟一样。家长早为学童向老师交了份金。这一天,乡下斋里打扫得特别干净。老师不教书,雇人烹调几碗菜肴

  • 文章乡村私塾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9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5-11-01
    关键字: 乡村私塾 授课内容 费用

    公立小学未普及于鄕村时,鄕村儿童,多入私塾受发蒙教育。穷鄕僻壤,私塾并无常设者,大约居处相近之人家,约好十来个孩子,便找地点,请老师开学,其目的在使孩子们认识几个字,记记流水帐而已。此种蒙馆,只教三字经、百家姓、五言杂字、七言杂字,增广贤文等书。习字系描红,老师用土红写好一二三四之类简单字,学生再用墨笔照描一过。每日也有一,定课程,学生早上到学堂,背诵头一天读的书,然后由老师教未读过之「生书」,然后习字,然后考字。考字是老师写几个曾经读过的字,要学生认

  • 文章慎終追遠憶清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4期  作者:於建勳 出版时间:1982-04-06
    关键字: 清明节 宗祠祭典 私塾岁月

    各县市农会,于每年年终,仍以旧式版本,大批印制,赠与各家各户,作为农事一年之参考,总算保存了一点固有的中华文化。「淸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最为人熟唸,这首七绝,是唐代诗人杜牧所写,形容淸明时节的天候情形,我浙虽处长江边缘,(农历系以黄河流域气象为准记载),但我浙淸明时节下雨,仍属常事,与诗人所写仍相恰合,这首唐诗,祗要年逾半百的人,进过私塾或学校的,大概都经过摇头幌脑背过,这句话毫无轻视那时读书人的意味,实在是那时唸书,背书习惯使然,现在许多

  • 文章(認識嵩縣)滿清時代嵩縣的多元敎育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5期  作者:韓源濬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嵩县 私塾 蚕桑 珠算 阴阳学 丹青

    识文字能应付当前社会环境之需,县中大约有二百余个义学。㈢私塾:城关、乡村都有私塾之设置,大的村鎭有数个学馆,小的村落学生则往大村鎭学馆就读。私塾有二种型式⑴乡民合资聘请有秀才资历者立馆敎授,接收附近学童入塾读书,学童少则七、八人,多则二、三十人不等。⑵富厚之家,独聘秀才以上资历者坐馆,敎授其子弟就读。类型不同,敎材相似,先敎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朱子家训、幼学琼林,继读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小学、诗经、书经、左传、礼记、易经等书籍。每年八月县中举行童子

  • 文章啓蒙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呂茵 出版时间:1977-06-30
    关键字: 启蒙教育 故乡风俗 私塾教育

    款待,廉价的礼物换来了一顿吃喝。入席的时间将到,老师再度光临,坐上首席;酒醉饭饱之后,宾主才尽欢而散。记得当日,我确已被折腾得晕头转向了!启蒙刚过去,一般豪门富户为了望子成龙,自会延聘西宾在家课读。敎书先生赖此餬口,对学生自然会比较客气些,体罚可说绝无仅有。我的家境够不上延聘西宾的条件,而且当年新制小学在鄕鎭甚为少见,因此我在一个黄道吉日负笈从师,被送进了一所颇负盛名的私塾私塾诺大的厅堂上,坐满了年龄悬殊、程度不一的莘莘学子。那时的私塾设备简陋,除了孔子

  • 文章农村私塾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80期  作者:羅尙 出版时间:1969-04-01
    关键字: 农村私塾 上生书 对对子 体罚 考字

    川中农村私塾教学,其一般情形,约如下述:上生书:未曾读过之书,先由老师教读一遍或数遍,叫做上生书。学生站立老师案旁,老师指着书文,一句一句教读,一个一个教读,因每人进度不同,程度不一。能够上口读诵时,方回到坐位上,反复朗诵,读熟为止。习字:䝉童子用红摹格,老师以土红写好一至十之数字,甲子等简单字体,学生用墨笔塡红为黑。初学时,老师捉住手教,待二三个月后,手腕灵活,再写黑摹格,教以点画转折顿挫诸法。所谓黑摹格,系老师用墨笔写好一幅字,学生再套上一张白纸

  • 文章奉化农村民间私塾素描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6期  作者:陳震旦  出版时间:1981-06-06
    关键字: 奉化农村 民间私塾 中秋敬师

    我们国父孙中山先生,领导全党同志,辛亥武昌革命起义,一声怒吼,全国响应,推翻了腐败无能的满淸专制政府,建立了民主自由的中华民国。当民国建立后初期,故鄕奉化农村民间没有设立学校,我们村子上的学龄儿童,都求学无门,要建立一所学校,是要很多钱的,于是地方上这些热心敎育的人士,就纷纷商议,筹设私塾,聘请塾师授课,让村子上这些学龄儿童入学读书。私塾的敎室不是特建的,是借用民宅的楼上,学生们上课时用的书桌也不是特制的,都是借用民间的高脚方桌或是长方型的桌子。坐的凳子

  • 文章故鄉童年生活瑣憶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0期  作者:劉鳴漢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故乡童年 私塾求学 水萝卜 手足情谊

    偷拔水萝卜——余幼读私塾,一日,放晩学时,同窗数人邀约去后菜园偷拔水萝卜吃,余却之曰:「那个老王妈鎭日看守勿须臾离,若被逮住,定遭一顿毒打。」彼等齐嗤之以鼻答云:「嘻!彼一龙钟老妪,行动若蜗牛爬行,是何惧哉。」时近黄昏,吾等俯身疾行,抵达后,立即分散摘取,忽闻一声巨吼:「抓小偷啊!今天非打死你不可!」伊乃老王妈新娶之大脚媳妇,乃始料所不及也,彼等立即逃逸,余行动略迟缓,忽觉后颈部被一巨掌攫住,连拖带推,足不点地,边走边大声咒骂,边大声呼唤:「妈呀,我逮到

  • 文章谈家鄕的改良私塾敎育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趙慕程  出版时间:1983-03-01
    关键字: 改良私塾 教育 学校 文化革新

    新集、洪园、鲍荡、陆岗、吴圩、项荡各有一所初小外,其余村落仍旧是受着落后的私塾敎育。由于科擧已废,不适潮流,那腐败的敎学方法,已经不受欢迎,渐渐都向洋学堂学习—学校敎育,随风改变,在我家鄕(七区)相距近二十华里中间,无一所小学,子弟们只有望洋学堂而兴叹。为着适应当时潮流趋向,就有改良私塾之倡导。眞正的私塾敎育,天天读死书,「人之初,性本善」,或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再不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或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一类四书五经书歌,有时读了

  • 文章(認識嵩縣)縣名沿革、地理形勢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2期  作者:韓源濬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嵩县 私塾 迎神赛会 伊河秋声 牡丹仙女

    县敎育会、县银行。县府机构民政科、财政科、建设科、敎育科、兵役科、粮政科、社会科、合作室、税捐处、民众敎育馆、卫生院、农业推广所、敎养院。敎育文化嵩县虽属山岳地区,交通闭塞,惟历代文风尚盛,远代不详,即以满清一代科举而言,取得翰林者一人。取得进士者十五人。取得解元者一人。取得举人者十二人。取得拔贡者十人。取得贡生者十二人。取得秀才者则不知其详。民国敎育嵩县乃山陬县份,敎育较为保守,民国二十二年以前,县人以读私塾者较多,中小学校较少,仅有嵩英中学一所简易师范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