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共返回97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浅谈岭南三大族群文化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8卷 第3期  作者:鄭通揚 出版时间:2010-07-31
    关键字: 广府文化 潮汕文化 客家文化

    岭南地域辽阔,山川纵横,互相阻隔,因而居民的语言、风俗、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形成多种不同的文化风格。从语言这个共性的因素来区分,岭南主要有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小范围内还有雷州文化、海南文化、桂广文化;从少数民族角度来分,就有黎族风俗文化群落、苗族风俗文化群落、瑶族风俗文化群落、壮族风俗文化群落、畬族风俗文化群落、回族风俗文化群落等。这些多姿多彩的文化群落,构成岭南风情各异的民族文化。(一)广府文化广州是岭南文化中心地,岭南文化以广府文化为代表

  • 文章古老文化的活的「化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6期  作者:殷新波 出版时间:2001-11-01
    关键字: 江西文化 “喝彩文化 地域文化 男婚女嫁

    临川 殷新波江西临川素有「才子之鄕」美誉,临川文化也成为一种独具个性魅力的地域文化现象,受到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并加以专题硏究。作为临川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临川喝彩」渊源流长,古朴上口,以大雅大俗的风格深入人心,历代百口交诵,久盛不衰。临川自古以农耕为主,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临川人「地无鄕城,家无贫富,其弟子无不学,诗书之声尽室皆」的「乐读书而好礼仪」的文化传统氛围结合融汇,形成了鄕俗田野气息浓郁的农耕文化。喝彩,便是临川农耕文化的突出代表。临川

  • 文章历史记忆与文化反哺:解读大埔「火船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2卷 第3期  作者:周雲水 出版时间:2014-07-31
    关键字: 客家文化 火船屋 文化反哺 华侨文化

    在大埔县三河镇梓里村,有两座造型独特的民居,外形酷似客家人昔日下南洋时乘坐的蒸汽船,当地人称「火船屋」。这两座拥有八十多年的民居,分别建在梓里村中溪流的两岸,一座面朝南,另一座面朝北,各呈顺水而下、逆流而上的态势。两座火船屋的外形相似,但装饰绘画和建筑工艺却大相径庭。通过实地体验和田野访谈,笔者发现两座特色的民居既承载着客家族群的历史记忆,也充分体现了客家华侨将西方文化融入客家传统的文化反哺。火船屋的建筑体现客家族群的历史记忆上火船屋「健庐」位于梓里村

  • 文章岭南民俗文化的特质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蕭亭 陳乃剛 出版时间:1992-03-31
    关键字: 岭南文化 民俗文化 文化特质 发展历史

    秦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二一四年,在岭南设置南海、象、桂林三个初郡,派驻了大批秦军,随后,又流放了中原数十万「罪人」,「与越杂处」,岭南正式纳入全国封建中央政权的统治,接受中原文明的敎化。公元前二〇六年,秦亡汉立,原秦置南海郡龙川县尉赵佗乘时而立,建立南越王国,但一切政令措施,民风敎化,仍保持与汉王朝一致,南越民族与中原华夏族有一个将近百年的和平共处,互相融合的稳定时期。文化远较中原人落后的南越人自然而迅速的接受汉民族文化的重塑,改造了原始的稻作文化,接受

  • 文章廣東三大方言趨勢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广东 三大方言 客属文化 潮属文化 文化特征

    百越族混杂居住,这两种不同的语言的族群,经过长时期的交融,逐渐形成了一种带有双方语言特点的新的语言。魏晋南北朝时期,粤语脱离母体,走向独自发展的道路。唐宋时期,粤语已基本定型且趋于成熟,因而与汉语的差异也就越来越大。元明清时期粤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所谓自己的特色,就是出现了沿广西左右江、郁江、西江及珠江三角洲,这个东西走向、长条形的讲粤语区域。文化、艺术上出现了粤剧、粤曲和广东音乐,以及许多用粤语创作的优秀的文学作品。粤语与普通话有较大的差异,以致讲此两种

  • 文章夢回故鄉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7期  作者:劉秀香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故乡 大埔 回忆 文化

    都被绿色环绕小桥边的杨柳低垂,树庄里宁静安详,西岩山的「单丛茶」「鸟龙茶」名闻遐迩,鼻闻其香,眼观其色,舌舔滋味,品出清、香、甘滑、醇的五味,使人「舌根常留甘尽日」,直抵五脏六腑,精神为之大振,泌人心肺。品出人的心境,人的心灵,人的品格是一种极高的文化享受,为了使子孙有眷恋家乡的观念,不忘故土的特产,我常年饮的都是家乡茶,令人心旷神怡,别具风味。到沙田柚开花结果的季节,故乡的绿色中便涌现了浓郁香气及金黄棵棵的硕果。秋天是相思的季节,秋雨洒,叶飘零,慈母定会

  • 文章他山之石 中華傳統在新加坡優化宏揚——參加王總統公子婚宴感述——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2期  作者:胡炘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宴会 结婚 传统文化

    但新加坡华人结婚,也同我们和中国大陆的习俗一样,如不举行公开的婚宴,是不被人们视为真正结过婚的。王总统这次为他的长子完婚,却没有邀请外国驻新加坡的使节,这可能是鉴于各国结婚方式不同,怕请了外国使节,使那些外国人不习惯婚礼进行的程序或有所不便之处。再说,请了外宾,在接待上也较费心安排,我倒很同意他们这种简单隆重的婚礼方式。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所谓大登科和小登科,结婚是小登科,是人生一件大事。古时婚礼,是有些繁文缛节。现在,海外华人固多保有我们中华文化

  • 文章閒話國術憶一代大師三原高山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4期  作者:王哲文  出版时间:1976-01-15
    关键字: 传统文化 国术 武术

    民族就是粗野的民族;如果一个国民具有善良的德性但其体力是薄弱的,这个国家就是衰弱的国家。一定要一般的国民体力强健,德性善良,两方面保持平衡这个国家才能富强,并且才能立足于现代国际社会之林。」以上所述国术不但可锻炼坚强意志,同时可以培养尙武精神。在锻练时无形中养成了勇敢,牺牲,进取、机警等果断的武德。亦即是从侠尙义,救困扶危,除暴安良,排纷解难之侠义作为。同时国术最有效的并能培养尊师重道的美德,技术与武德,在今后复兴文化之际,更应宣扬光大。洋人崇拜中国功夫

  • 文章廣西行感想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1期  作者:薛雲峰 出版时间:2011-01-10
    关键字: 客家文化 文化资源 旅游业发展

    文·薛云峰这次承蒙主办单位力邀,让我个人有机会到广西贺州参加客家节庆活动,实是荣幸。尤其台北市广西同乡会对行程的安排,非常切合参访者需求,无论是时间的拿捏或景点的选择,都深具用心与热忱,本人也谨此表达至深的谢意。客家,近年来在各界的努力之下,目前不仅已成学术上的显学,部份具有历史价值的聚落区或建物古蹟,都已成为珍贵的文化资产。然而,文化资产的一大意义,就是足以开发成知名的观光景点,目标就是再创客家聚落区的生机与商机,也就是说,「文化」就做为一种「资产

  • 文章谢氏文化初探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2期  作者:謝純德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东山文化 谢氏名人 谢氏文化

    东山文化国际研讨会在浙江省上虞市召开。东山因东晋谢安曾隐居于此而出名。研究东山文化即研究谢氏文化。应先由谢氏远祖谈起。在公元前八百年周宣王之元舅申伯,没在京城安享而远封到谢邑以保南疆。《诗经崧高:「申伯番番,既入于谢,继御哔哔,周邦咸喜。我有良翰,不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邦,闻于四国。」》可见申伯是文武全才德高望重不辱生命。其后代子孙遂以谢为氏。渐分散到四方。东汉名儒谢该字文仪,章陵(今枣阳市)人,以释左氏春秋著名。去官欲

共976条记录 1/9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