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宁乡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詩詞民謠)家鄉童謠·民歌集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5期  作者:張宗賜 出版时间:1987-02-20
    关键字: 宁乡 童谣 民歌

    童謡六則下面抄錄寧鄕童謠六則,係筆者三歲以前呀呀學語時,由媬姆所口授,因押韻易學,至於猶能朗朗上口。惟數處係以寧鄕口音發音,改以國語則失原味,而筆者又未習國語注音,未免有失眞之感。一、南門橋南門橋,本也濶,兩邊裝的萬字格,中間行的俏大姐,嫩(讀)嫩白,不擦嚥脂桃紅色。金水缸、銀水缸,縀子枕腦綉花床,泥金花㈠榻板㈡撲金花㈢床,富貴花開結成雙。㈠泥金花—以金粉塗於床飾雕刻花朵表面而成。㈡撲金花—以金箔撲於床飾雕刻花朵表面而成。㈢榻板—老式床在上床前,必先登榻...

  • 文章(人文風情)回想起故鄉的諺語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24期  作者:劉天健 出版时间:2015-01-20
    关键字: 宁乡谚语 气候 为人处世

    「少小離家,老大不能回」,終將客死他鄉,落葉終不能歸根,實乃流落他鄉的「流浪漢」,最大的悲哀。夜深人靜,關掉電視,躺在床上,閉上眼睛,兒時的人、事、物都會不停的映入腦海中。每當颱風來襲前,站在西子灣海邊,遠眺滔滔白浪,仰望著金黃色的天空,不由得想起家鄉的一些諺語,不知鄉親們還記得否?筆者因十二歲即離開家鄉,所知有限,謹將記憶所及,筆錄於下:天候方面「天翻黃大水淹牆」,若天空出現金黃色的雲彩,則近日內必有大雨,甚至有水災發生,此現象在台灣亦有相似的情形,如...

  • 文章(人文风情)宁乡旧习过年(春节)回忆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22期  作者:陳伯熙 出版时间:2013-01-20
    关键字: 宁乡 春节习俗 玩龙灯

    竖起来高达一丈有余,要由四人支撑才能肘举得起,龙的眼珠装上两个汽车灯泡,在龙头里安放电瓶供电,在龙头内另挂一盏煤气灯,照得夜间如同白昼。龙身的每节墩子长四尺,直径约三尺,内装两排粗大的喜烛,显现龙身格外光亮,引得市民倾窠出动,纷纷前往观看。这条巨龙虽然足具气派,由于龙头过高,龙身过长,只能穿街,不可入户,仅仅玩了两个春节就销声匿迹。春节期间,除了玩龙灯外,还有打花鼓、舞狮子、抛火球(即甩流星)、渔翁戏蚌等多种玩艺。舞狮子的大多来自上宁乡,狮被简陋,狮头笨重

  • 文章(詩詞民謠)民歌四首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5期  作者:黃普榮 出版时间:1987-02-20
    关键字: 宁乡 民歌 日常生活

    一桐子樹,十八椏,十八大姐會當家。筆筒子量米吃飽飯,指甲子挑鹽泡鹹茶。賣掉秧田討了她。二吃了飯,下瓏來,脚踏田基把歌啊開。唱起大河中浮橔沉到底。唱起小河裏麻石浮起來,唱起十八的嬌噯蓮啊送茶啊來。三郞在外邊喊肚飢,妹在房中囉把來啊洗。我的哥噯!斗米下鍋難得滾,濕柴子進灶難得燃。你要吃噯飯啊還不啊前。四山歌子易唱口難開,石榴好吃樹難囉栽;楊梅子好吃高山噯上,鯉魚好吃在深塘。情姐好噯看啊在綉啊房。

  • 文章拿長魚及張丫子(阜寧鄕村舊事)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8期  作者:王维奇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鳝鱼 捉鱼渔具 丫子 阜宁乡村

    阜寧南鄉人所稱的長魚,就是鱔魚,形狀像蛇,身上無鱗片,膚色土黃,又稱黃鱔,肉味鮮美,淮揚名菜,紅燒馬鞍橋,炒鱔糊,炸脆鱔,都是時令名菜,從夏至吃到處暑,只有短暫兩個月而已,很多信徒的家庭,是禁止鱔魚上鍋,因爲魚名有善,一條行善的魚,怎可去吃它呢!鱔魚身上有黏涎,非常滑溜,捉拿鱔魚,如用滿把握方式去捉,十之八九鱔魚會滑溜脫手,手上用力愈猛,它滑溜得更是快速,所以捉拿長魚,要用勾鎖法,將右手中指伸直,其餘四指緊扣在一起,用中指之力,勾鎖魚身,十拿九穩,鱔魚乖...

  • 文章寧鄕灰湯地理人文民情鄕俗之槪述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黃鄉實 出版时间:1984-07-15
    关键字: 宁乡县 灰汤地理 人文民俗 山川古迹 概述简介

    我們要知道一個地區的人文鄕情,先要對該地區的山嶽河川能够大略的認識。寧鄕的河流,主要的是潙水,故寧鄕簡稱「潙」,或「大潙」的。潙江發源於潙山,流經黃材、橫市、雙鳧鋪,粟溪、大石魁……。其實還有一條叫「烏江」,發源於大田枋上面的大山。流經楊梅沖、楊柳灣、滬湯、夜落橋、檀木橋、和尙橋,下至袁家河、潙江與烏江兩流滙合,經寧鄕縣城、檀樹灣、雙江口,流入靖港止。灰湯(七都)在烏江的中上游,上起高遷灣下至和尙橋帶的兩岸。烏江原來河流較深,又不甚寬。有「烏江子」作運輸...

  • 文章阜寧風情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4期  作者:陳麗斯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阜宁乡村儿童 新年活动节目 砍桃树 炸麻虫

    砍桃樹及炸麻蟲「過新年,穿新衣,戴新帽」,這是每個人在童年時代的夢想,阜寧鄕村裡的孩子們,對「恭喜發財,紅包拿來」,拜年拿壓歲錢這一套,並不熱中,因爲他們知道拿了再多的壓歲錢,等過完年之後,在父母哄誘之下,又回到父母荷包中,倒是爲兒童們所設計「砍桃樹及炸麻蟲」兩個活動節目,使過起新年來,就顯得格外來勁。砍桃樹,就是拿刀在桃樹上亂砍,有多大力氣,就用多大力氣往樹上砍,這種帶有暴力傾向的舉動,正是男孩子們的最愛,平時在家或在學校,都是嚴管勤敎,那能耍刀弄槍,...

  • 文章阜寧年節活動——送椿看花燈——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4期  作者:許金庭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阜宁乡村 花灯展览 送桩由来 送桩阵式 送桩经费来源

    花燈文化,淵遠流長。中國以農立國,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長江及黃河流域,冬天是冰雪在地,農事停頓,正是過春節時候,人們在吃喝之餘,總要來點娛樂活動,元宵看花燈,正是應景節目。昔時由於皇室提倡與民同樂,表現出盛世風華,漢武帝曾於元月十五夜,皇宮御院,掛滿花燈,供人欣賞,所謂『元夕金吾不禁』。甚至將宮中御酒抬出,對參觀花燈民衆,每人賞賜御酒一杯,將民衆的情緒,帶至最高點。到了唐高宗時代,仍仿前朝舊例,元月十五,大放花燈,眞是長安城內,萬人空巷,中國歷史小說『薛...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