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孙中山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江蘇與台灣

    来源期刊:《海門縣訊》 第1期  作者:志中 出版时间:1986-12-01
    关键字: 江苏定名与特色 孙中山与江苏 孙中山与台湾 台陆一体

    ~~本文提供江蘇與台灣, 國父與江蘇, 國父與台灣等有關史料,引證尙詳;此時此地,探本窮源,有助愛鄕愛國之參考。~~編者江蘇的定名與特色江蘇簡稱蘇省,因境內舊有江寧(今南京)與蘇州(今吳縣)二府,取其首字而定名,位于長江最下游,古揚州及徐州地;春秋時的吳國,東臨黃海、東海,襟帶江淮,西界安徽、河南,南連浙江,北接山東。面積不到十一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的百分之一,在本部各省中僅較浙江爲大。人口計三千六百餘萬人(含京滬兩市),約占全國的十三分之一。密度每平方...

  • 文章豐縣人與豆腐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4期  作者:劉恆心·劉書芳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刘邦 刘安 豆腐 孙中山 营养价值 八公山

    不为五斗米折腰」之说。)后人袁枚为求为制烹豆腐秘方,亦有「三折腰」之事,一时传为佳话。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亦曾赞誉豆腐之社会价値,他说:「吃肉不如吃豆腐」。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民间的豆腐行业日趋兴旺,丰县境内各乡鎭都有许多豆腐作坊,豆腐成了丰县人甚至世界各地人们最常吃最普遍的家常便菜了。刘恒心、刘书芳一九九八年十月六日

  • 文章壬午感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陳兆爽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壬午感怀 端午习俗 孙中山 台湾政事 时论社评

    一、壬午端节粽飘香,各地龙舟操练忙;屈原含冤愤投江,后人纪念永不忘。二、缔造民国孙中山,尊称国父无愧颜;堂堂大臣起质疑,意识形态人憎憾。三、今年旱象悖常情,祈盼上苍降甘霖;科技发达难解渴,民代借机假关心。四、天降甘霖解旱象,人民生计少影响;治国大处先着手,志工洗脚不像样。五、北部旱象犹未解,限水措施理应该;台联无理瞎胡闹,人民深感太悲哀。

  • 文章贛南各縣客籍人的語言及其他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41期  作者:蕭漢 出版时间:1990-07-15
    关键字: 赣州城 客籍人 社树 傩祭 孙中山

    也认识到许多客家先贤的伟大,如张九龄、郭子仪、柳宗元、朱熹、岳飞、文天祥等对民族国家的贡献和产生的影响,现在我把郭定五先生所著客家人来自黄河流域一文的后段,借为本文的结语。客人爱民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民族主义者,每次有外族入侵和统治的时候,不是消极的躲避,便是积极的扺抗,前后的事证有五胡乱华的南迁,南宋文天祥在梅县一带发动客家子弟的反元和蒙古人统治的运动,洪秀全「太平天国」的反清和满清人统治的运动,丘逢甲在台湾的反日本人统治的运动,以及孙中山先生推翻满清

  • 文章(藝文詩壇)台北縣樹林鎮「海明寺」參拜記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4期  作者:任兵 出版时间:1994-10-03
    关键字: 海明寺 庞靖宇 河南同乡会 孙中山

    乃「杀戮战场」,与佛家所言,万事皆空,是两码子事,眞是为了争名夺利,弄得家破人亡,倒也无可厚非,老祖宗有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不是古有名训吗?何可苛责今人,但在「西门町」闹市中,有许多纨裤子弟,认为老子在拚命赚钱,我不花留它干啥?所以在「西门町」一带歌厅、舞榭、咖啡厅找乐子「泡小妞」不仅如此,还有「老顽童」,都是「坐七望八」之年,也在「偷闲学少年」呢!是因为他们自知余日无多,尚未奉到「孙经理」宠召,手边有些「孙中山」,又带不进棺材,还是花掉算了,每天

  • 文章台北市廣東同鄉會重要啟事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87期  出版时间:2016-03-01
    关键字: 台北市广东同乡会 国父孙中山 九十一周年 清明扫墓 常年会费

    台北市广东同乡会举办国父逝世纪念日献花致敬活动一、为纪念国父逝世九十一周年,本会订于一〇五年三月十二日上午至台北市国父纪念馆向国父孙中山先生铜像献花致敬。欢迎台北市广东同乡会全体理监事、会员及乡亲们踊跃参加。二、集合时间:上午九时二十分于台北市国父纪念馆正厅门口。(国父纪念馆地址:台北市仁爱路四段五〇五号)三、台北市广东同乡会连络电话:(〇二)二三二一—七五四一谨订于四月一日上午举行清明扫墓一〇五年清明节扫墓祭拜广东先灵,订于四月一日(星期五)上午于士林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