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客家文化共返回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黃姚古鎭記游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1期  作者:張悅雄 出版时间:2011-01-10
    关键字: 游记 黄姚古镇 客家文化

    文·張悅雄承台北廣西同鄉會之邀,十二月一日至六日有廣西賀州之旅,復蒙廣西賀州市政府之熱忱接待,除參加「二〇一〇桂台客屬聯誼會暨賀州市首屆客家文化旅遊節」開幕式,及「客家風,兩岸情」大型演唱會外,並遊覽參訪了包括客家圍屋、姑婆山的賀州著名景點。千山競秀,麗水蜿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賀州郊外的黃姚古鎮。野渡無人舟自橫 古樸風貌意境美黃姚古鎮是大陸至目前為止,保存的最好的古村落。他較江南的周莊還美,這些古鎮都少了一分人為的裝扮,而多了古樸的原☒。所謂黃姚古鎮,是...

  • 文章廣西行感想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1期  作者:薛雲峰 出版时间:2011-01-10
    关键字: 客家文化 文化资源 旅游业发展

    学术研讨会,确实是让本人深觉机会难得,能亲自到文献上的客家聚落区参访,再见到活生生的当地客家文化,两相对照之下,本人认为,广西要开发客家的文化观光资源,确实是大有濳力。忧心大量开发扼杀珍贵客家聚落不过,就个人的观察而言,福建与广东对客家聚落区的规划与经营,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工的釡凿痕迹太重,处处充斥着新建的工程与突兀的设施,使得客家的韵味,年复一年的商业化与利润化。这种现象对于长期关心客家族群存续的本人而言,看来是令人相当心酸。就理想的观光发展来说,向来最吸引观光客

  • 文章慈恩廬客家遊子故鄉情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3卷 第3期  作者:周雲水  出版时间:2015-07-31
    关键字: 慈恩庐 客家建筑 客家文化 思乡之情

    的孔雀工艺品和一枚非常大的玉石铜板,八张椅子围摆着桌子。主题馆的四周栽种了白玉兰、桂花树、南洋杉等名贵树木。天街铺上带孔的水泥方块,青青的台湾草在缝隙里生长,格外鲜嫩。无论站在哪一个角落,都会使人感觉到阳光柔和,古木参天,绿树成荫,环境优雅,空气清新,犹如人间天堂。主题馆天面那翠绿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注:侧门上方标注了楼名『慈恩庐』)走进新近修缮的慈恩庐,红柱,青瓦,白墙,蓝窗,精致的设计,靓丽的色彩,不仅有着中华文明客家文化的喜庆奢华元素,还蕴含

  • 文章(鄉情報導)閩西:客家神話

    来源期刊:《永定會刊》 第37期  作者:張勝友 出版时间:2014-02-16
    关键字: 客家神话 土楼 振成楼 客家文化 《土楼回响》

    或沿循溪流,建筑风格古朴粗犷,形式优美奇特,尺度适宜,功能齐全,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不啻为一幅美轮美奂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鄕村风俗图画。显然,土楼是客家文化的积淀和物化,成为客家文化固有的无可替代的标志。由此,沿袭中原文脉的客家文化大放异彩:气势磅礡的大型交响诗篇《土楼回响》、原生态客家风情歌舞集《土楼神韵》,以及新歌剧《土楼》等,先后登上国家大剧院异彩纷呈,而《土楼回响》还风靡欧美乐坛,令金发碧眼的老外们赞叹不已。「漫漫黄尘兮山高路长,诉说著一曲千年

  • 文章石鼓箕疇著春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作者:謝如劍 蕭紹彬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大埔 自然风貌 客家文化 摩崖石刻 简介

    湖寮撐腰石刻群勝跡粵東客家地區大埔縣素有「文化之鄉」之稱,山川秀麗,林木滴翠,鐘靈毓秀,人文薈萃。在峰岩洞谷之上或在古剎寺觀勝跡遺留有南宋、明、清、民國時期以來的摩崖石刻。這些石刻,既有記事文字、詩詞歌賦、題名題字,又有對風景名勝的題詠。它不僅是書法和金石藝術的精品,又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和學術價值。現將民國時期抗日將領羅卓英、羅鳴白等人的摩崖石刻分別介紹如下:「正氣」石刻,位於百侯鎮宜洋坪林五洋小學後面山上一百米處,上有一巨石,形如臥虎,鐫刻「正氣」二字...

  • 文章石壁客家公祠碑文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5期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石壁村 客家公祠 客家文化 碑文内容

    客家乃中原华冑,永嘉之乱,唐末兵燹,加之一黄河水患,度日维艰,为生存,求发展,客家先民,数度举族南迁。辗转吴楚,流徒皖赣,筚路篮缕,汇集于宁化石壁盆地间。石壁,古称玉屏,处福建西隅,以武夷作屏障,十里平川,百里林涛,万顷荒原。百余姓生祖,挥洒血汗,垦荒拓殖,生息繁衍,儒家风范,薪火相传。客家文化在此发源,客家民系于斯诞生。迨至南宋前后,谋拓展,再迁数省,涉海峡,定居台湾,渡重洋,四海札根。开拓进取,不避艰险,英才辈出,建树非凡。客家后裔,情牵故园,倡建公

  • 文章羅台生:梅州被亞太第一衛視曝光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403期  出版时间:2017-07-01
    关键字: 梅州 世界客都 亚太卫视 客家文化 五次大迁徙

    台北市梅州同乡会及兴宁同乡会前理事长,台科大管理学院教授罗台生,来函提供资讯:「梅州被亚太第一卫视曝光!」网址htteps://mp.weixin.qq.com/s/1OrVJPO3QEuyiIwN8yR1LA。大家都知道,广东梅州被称为「世界客都」。亚太卫视所拍摄的梅州,以画面美丽生动的影音,介绍:梅州文化是典型的客家文化,早在一千多年前,客家人的祖先因避战乱从中原一带南迁,先后五次大迁徙,经过江西、福建,其后在粤东北定居,逐渐形成了客家文化的大本营

  • 文章歷史記憶與文化反哺:解讀大埔「火船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2卷 第3期  作者:周雲水 出版时间:2014-07-31
    关键字: 客家文化 火船屋 文化反哺 华侨文化

    以收获视觉冲击和心理震撼的双重效果。如果将广东梅州客家族群昔日从水路出洋谋生的始发站——松口、茶阳、三河等地的华侨建筑以特色为主题串接,就可以出现大思路,并使游客在欣赏与感悟之中体验客家华侨文化厚重的历史底蕴。客家华侨文化是客家人迁徙最好的注解,也是客家文化中最光辉灿烂的篇章。客侨文化的物质载体,首推中西文化合璧的客侨建筑。深挖客家华侨文化的内涵,需要从小处着眼,才可能最终定位于客家文化特色品牌的形成。当前,以生态文化体验为主线的旅游主题热度不减,粤东

  • 文章游览古村落客家文化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2卷 第4期  作者:文玉蘭 出版时间:2014-10-31
    关键字: 惠阳区杨井镇 古村落 客家文化 甘泉古寺 古树 客家围屋

    現在的都市人,喜歡休閒之時,至一個既溫馨又幽靜地方走走,收穫一些自己真實感受和體驗,覺得是一件很開心之事。離惠州市區只有二十餘公里的惠陽區良井鎮,就是不少都市人尋幽探古的好去處。那裡有四百年歷史的古泉古寺,與參天古樹相依為伴,清幽靜謐;還有霞角村五大清代圍屋,處處透露著獨特的客家風情,以及聞名的草鵝和「三黃胡雞」,刺激著遊客的味蕾。十月一日,我和家人來到良井鎮,看古寺、賞圍屋,來一回難忘的客家文化之旅。一、甘泉古寺的美麗傳說從市區來到良井鎮的甘泉古寺,只...

  • 文章崇山峻嶺與客家族群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8卷 第4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10-10-31
    关键字: 客家族群 山区地理 客家文化

    经过数百年长时间的互相交融,便衍生出带有双方语言特点的方言,即客家方言。客家方言基本定型后,客家民系便形成了。可见赣南、闽西、粤东北这种特殊的山区地理环境是铸造、孕育客家民系的重要因素。这就是客家民系不会产生在沿海三角洲,只能产生在赣闽粤边三角地带的地理原因。二、山区地理环境产生了特殊的客家文化文化是一个群体的总业绩,是一种具有内在稳定性和外在规范性的活动方式,是群体内部精神的一种体现。文化是人类的群体,因生活在不同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任何一种文化

共27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