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书法共返回4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杭州西冷印社及餘杭超山與吳昌碩生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8期  作者:樓登岳 出版时间:1994-08-10
    关键字: 西湖 吴昌硕 书法 西冷印社

    后,即推擧吴昌硕为社长,曾有「西冷印社图」,西冷印社记」等著作问世,深受艺术界的推崇与喜爱。吴昌硕是浙江安吉人,原名一个「俊」字,又名「俊卿」,字「音补」。中年人后更名「昌硕」,又署名为「仓硕」、「苍石」,尙有「缶庐」、「老苍」、「苦铁」、「大聋」、「石尊者」、「破荷停长」、「五湖印匄」等一大堆的别号。(注:匄即巧)自幼即喜爱读书,因自己家中藏书不多,便千方百计,到处去找书来读。尤其喜欢硏究篆刻和书法有关的文字训诂之学。到了淸同治四年,时年二十一岁,中秀才

  • 文章魯迅騎驢遊蘭亭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3卷 第7期  作者:喻革良 出版时间:1991-07-10
    关键字: 鲁迅 兰亭 书法

    偶翻周建人《鲁迅故家的败落》一文,才知鲁迅在绍兴府中学堂任敎时,曾与周建人等一起游过书法圣地——兰亭。周建人在文中是这样描述的:「我们去过兰亭,乘一只乌篷船,出偏门经鉴湖到娄官上岸,到兰亭还要走千里旱路。大哥喜欢骑马,没有马,他就骑驴子。驴子欺生,可是大哥会骑,坐得很稳,这驴子的头颈里吊着一个铜铃,一边走,一边发出叮当的声音。到了兰亭,驴子停在桥外,我们步行进去,观看王羲之手书的「鹅池」石碑,游览右军祠、墨池、御碑亭、流觞亭和亭前的流觞曲水,遥想着晋朝

  • 文章石門滾雪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7期  出版时间:1976-10-15
    关键字: 石门 名胜古迹 秦岭 书法

    此一凹道再为扩辟,已可对驶汽车矣。因石门崖壁「石门颂」、「石门铭」等石刻,皆为汉隷之翘楚,与比干墓文,郑文公及张猛龙等碑文,同称为中国书法史上寳典,故此类搨印的拓帖普遍被人珍视。因此「滚雪」石壁东侧山麓上,独居一茅舍道人,专为游人拓印石刻,除「滚雪」外,附近石刻亦均有拓制,游人咸称便利。(本文为褒城许继贤先生提供)

  • 文章寂寺晚鐘 梵音千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4期  作者:宋維遠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赵朴初 古寺 天王殿 书法

    安照法師,重興古剎最近,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為瑞安市本寂寺親題匾額,使這座千年古剎增光添彩。暮春晴日,筆者偕同友人作本寂寺半日游,出城北,信步錦湖之畔,行三四里許,微聞鐘聲梵音,透過綠樹翠竹,即見雄偉的寶剎聳立於集雲山南麓。這里山清水秀、龍蟠虎踞,周圍有龍潭觀瀑、朱溪印月、錦湖詠風、陶峰夕照等”集雲八景”,”寂寺晚鐘”即是八景之一。宋代著名書法家米芾曾在一處崖壁題上第一山三字,是謂”米刻古石”。南宋哲學家葉適曾贊,北湖之勝,遂誇一時。進...

  • 文章陳子莊與武侯祠的二三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2卷 第1期  作者:宋瑜 出版时间:2014-04-30
    关键字: 陈子庄 武侯祠 书法 武术

    本文作者為國畫大師陳子莊先生再傳弟子、成都武侯祠館員。

  • 文章曹娥廟及其碑、聯、匾额述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4期  作者:陳沖范 出版时间:1997-04-10
    关键字: 曹娥庙 碑文 匾额 书法

    独钟男子,孝女的精神长留在万户千家。书写者是擅长书法的光緖进士、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之弟谭泽闿。「碑经易石,千万年遗恨难磨,谁见江边泪尽?水亦更名,风雨夜招魂何处,人言海上潮来」一联咏句,虽出自淸廷旧僚永贵(浙江巡抚)之口,但悼情尽落于碑、江、风、潮,可抚可见,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不落俗套。近代篆刻名家赵时用方正严实、稳健婉秀的隶书写来,扣住了辞章肃穆、沉凝的格调。正殿还有刘春霖撰并书的行书联:「百行孝为先,至性感人余热泪;大江流不尽,夕阳终古咽寒涛。」以江涛

  • 文章董文敏公其昌书法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9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0-10-01
    关键字: 董其昌 书法赏析 故宫藏宝

    董文敏公其昌,字玄宰,松江華亭人。舉萬曆十七年進士,改庶吉士。禮部侍郞田一儁以敎習卒官,公請假走數千里,護其喪歸葬,還授編修。皇長子出閣,充講官,因事啟沃皇長子,每目屬之,坐失執政意。出爲湖廣副使,移疾歸,起故官,督湖廣學政,不狥請囑,爲勢家所怨,嗾生儒數百人,鼓譟毀其公署,公卽拜疏求去,帝不許,而令所司按治,公卒謝事歸。起山東副使,登萊兵備,河南參政,並不赴。光宗立,問舊講官,董先生安在,乃召爲太常少卿,掌國子司業事。天啟二年,擢本寺卿,兼侍讀學士。時...

  • 文章鄕邦文獻——陸機的「平復帖」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62期  作者:定父輯錄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陆机 《平复帖》 名帖赏析 书法沿革

    衡,三国时东吴吴郡华亭人,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史称他:「少有异才,文章冠世。」(「晋书」卷五十四本传)年二十,吴被晋灭,家居勤学十年,与其弟陆云被称为「二俊」。后入洛阳(西晋的首都),参加司马氏的政权,又受成都王司马颖的重用,为平原内史,又加后将军,河北大都督。为司马颖讨司马乂,兵败,受谗,与弟陆云同被司马颖所杀。著述甚多,今传有「陆士衡文集」。善书,为文名所掩。唐宋以来,讲草、眞、行书书法的,都上溯到晋人。而晋代名家的眞迹,至唐代所存已逐渐

  • 文章书法艺术的瑰宝——伊芦山石刻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彭增玉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伊庐山 石刻 书法

    、「三生石」的古拙质朴,使人留连忘返。这些古代知名、不知名的书家,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书法艺术瑰宝。

  • 文章魏碑冠冕掖縣——雲峰山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賀業亮 出版时间:1994-06-20
    关键字: 掖县 云峰山 魏碑 书法

    以及郑文公下碑,乃为古今魏碑之冠冕,其价値并不在于它记载了郑的家世功德,而主要的是他的书法,能取众家之长,以创新的风格,造象刚健豪放,用方掺圆,含有篆书神韵,又融有隶法的结体,充分显示书法崭新的风貌。郑道昭于魏永平四年,担任光州(掖县)刺史时,也就是公元五一一年所书郑文公下碑,距今已一千四百多年,全部一千二百三十六字,不但字迹淸晰,刻工精巧,一字不缺,弥足珍贵。而登阶南上不远之摩崖,论经书刻石,字迹较大,洗练大方,潇洒豪放,逸气礴磅,尤为后世书法家所称道。由

共41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