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沿革共返回40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思我故鄕——陽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期  作者:馬濟霖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历史沿革 古迹 乡贤

    每逢佳節倍思親,思親思鄉情自同,思親每見白雲飛,思鄉常在夢魂中。(口占)

  • 文章仙居人說仙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12期  作者:瑪麗 出版时间:1975-12-30
    关键字: 仙居 历史沿革 故乡

    仙居是筆者祖宗墳墓所在的眞正的故鄕。仙居舊屬台州府,爲台州六縣(臨、寧、天、仙、溫、黃)之一,面積約二千平方公里,人口在抗戰勝利時之民國三十四年秋,約二十五萬(當時縣長在慶祝抗戰勝利大會上宣佈),分三十三鄕,面積與人口都與歐洲的盧森堡差不多,在浙江來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三等縣,但在世界來說,比仙居還要小的小國如馬爾地夫、納洛、東加等還有一大堆。仙居南有括蒼山,北有天台山,故仙居位於羣山環抱中,除了向東到臨海有永安溪水路可通外,其他不論向那裡走都要過嶺,...

  • 文章記吾鄉東嶠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7期  作者:張式玉  出版时间:1969-09-30
    关键字: 东峤镇 故乡 历史沿革 礼俗 思乡

    東嶠爲我張姓聚族而居之鄕,壤地褊小,位處要衝,岡巒鬱紆,自成區域,烏山雄峙於西,港口環繞於東,三臺北枕,聿昭喬園世澤,曲水南洄,祥開東里人文,左有漸嵐倒影之勝,右爲海月雙輝之奇,上距雲霄,下達縣城,均爲四十華里,東望金、厦、南、銅,是鄭延平藉以抗淸之地,迤南則怒潮汹湧,渺無涯涘之黑水,南通百粤,北連兩浙,西鄰江右,山環水抱,前哲釣遊之區,峰聳雲飛,英奇崛起之地,追維先人,闢草萊,創家業,剋制艱難,建立鄕社,猶能捨生羣起護衞宋少帝,抵禦異族,至於闔族成仁,...

  • 文章贛楡縣志景印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吳鴻徽 出版时间:1979-09-01
    关键字: 赣榆县 县志 历史沿革

    禹別天下爲九州,贛楡屬於徐州,歷夏、商、周三代,至春秋之時,爲魯國之東境,孔子夾谷之會者卽其地也。漢置贛楡、祝具、利城等縣,屬瑯琊郡;後又屢更名爲都昌、廣饒、安流、義塘、歸義等,唐易爲懷仁、靑山、石城、贛楡縣,屬海州,宋又稱懷仁縣,金復改爲贛楡,元、明、淸亦仍之。民國肇造,贛楡縣爲江蘇省之徐海道範圍,旋廢道,直屬於省,北伐統一後,省府之下,設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區,所轄者爲今之東海、贛楡、沭陽、灌雲及連雲等五縣市也。贛楡位於江蘇省之東北隅,昔稱「密邇鄒魯,負...

  • 文章合浦縣疆域變遷沿革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周勝皋 出版时间:1991-06-30
    关键字: 合浦县 疆域变迁 历史沿革

    合浦縣在廣東省之西南端,成縣很早,漢武帝時已置合浦縣,是一個將及二千年歷史之古城。大陸變色前,合浦縣全境面積七,三三八·五方公里,佔廣東省面積二一八,六一五方公里中百分之三·三五,為全省一百個縣市中面積最廣的一縣。廣東省各縣分五等級,合浦縣為全省十八個一等縣之一。合浦縣境東接廣西省之博白縣與本省之廉江縣,北與廣西省之興業、貴縣、橫縣、接壤,西與本省之靈山、欽縣毗鄰,南濱東京灣之北部灣,灣內潿洲、斜陽二島似北海之兩眼。合浦海濱盛產珍珠。西漢成帝時京兆尹王章得...

  • 文章江西縣名集錦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9期  作者:高子昂 出版时间:1969-06-02
    关键字: 江西 历史沿革 县名

    禹貢南昌,原屬揚州之域;春秋吳楚,今爲江西之區。淸置十有四府,民治八十一縣。山川鍾秀,匡廬章貢並稱;人物鼎盛,文章節義同光。風俗淳眞,「崇仁」景行「崇義」;生活儉樸,「樂平」嚮往「樂安」。「武寧」原由武備,牧馬鷹揚;「德安」早沐德化,政簡刑淸。士敦詩書,「安義」弘道「安遠」;民樂稼穡,「宜春」播種「宜豐」。談勝槪:「鄱陽」五湖居首,古稱富庶;「贛縣」二水合流,地處樞府。分旄建閫,「虔南」新創「定南」;控湘扼閩,「黎川」比峻「遂川」。「餘江」水衍「餘干」,...

  • 文章漫談古大理國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6期  作者:李先庚 出版时间:1986-12-25
    关键字: 大理古国 历史沿革 哀牢民族

    由今話昔,亦猶古之話今。但乾坤多變,萬流歸海,天地雖大,亦不過如此而已!且說大理古國,原名哀牢,據傳哀牢之發源地爲哀牢山,傳說可能位於雲南的保山縣境此說似不確,因哀牢族可能仍來自長江流域邊。根據後漢者西南夷傳云:「哀牢夷者,其先有婦名沙壹,居於牢山,嘗捕魚水中,觸沉木若有感,因懷妊,十月產男子十人,後沉木化爲龍,出水上,沙壹忽聞龍語:「若爲我生子,今悉何在?」九子見龍驚走,獨小子不能,背龍而坐,龍因䑛之,其母鳥語,謂背爲九,坐爲隆,因名子曰九隆。及後長大...

  • 文章内鄉古縣衙簡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3期  作者:劉仙根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县衙 历史沿革 内部构造

    春节前接获镇平堂弟友三寄赠刘鹏九主编之「内乡县衙与县衙文化」一书,内容搜罗周备,读之足以增广见闻。据说,此乃清代全国一五九一个县治中,唯一保存完整之县衙古蹟,富有地方政治文化特色。此外,金代文学家元好问,曾任内乡县令,关怀民生疾苦,赋出动人诗篇,流传后世。兹经参据该书编述这篇「简介」,以飨乡友同好。一、内乡县历史沿革内乡县古称菊潭,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原为秦代析县(今西峡县);今日内乡县境却是秦代郦县(治所在今县城北郦城村)。秦始皇设置郡县,析

  • 文章重慶乃山城霧都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8期  作者:樓登岳 出版时间:1999-08-10
    关键字: 重庆 历史沿革 山城 滑竿 交通

    揮別昆明,乘飛機到重慶,在隔江對岸的江北機場降落。回想當年我是從珊瑚霸機場飛往昆明的,如今從昆明飛來重慶,屈指算算,已經時隔五十多年了。歲月似行雲、似流水,一去不復返,雖往事歷歷,留待夢中去追尋了。下機後,適遇綿綿秋雨,有車來接,驅車到沙坪壩,往重慶大酒店,以往須乘渡輪過江,現已建有大橋相通,方更許多。重慶位於四川省南部,地當嘉陵江與長江交會處,三面爲江水所繞,形如半島,爲一座歷史攸久的古城。從周代巴國定都「江州」至今,已超過三千年了。史載「江州縣、古巴...

  • 文章是廬,不是蘆!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7期  作者:俞允平 出版时间:1994-07-10
    关键字: 桐庐县 山水 历史沿革

    千島湖不幸事件發生後,各報競相報導,由於地緣關係,桐廬縣在新聞中曾一再的被提及,其中少數報紙,竟將桐廬的「廬」,誤寫成「蘆」,爲使國人對桐廬有所了解,特輯錄有關掌故詩篇,供作賞閱參考。地理位置與地質桐廬縣在浙江省的西北部,屬於京滬杭三角區的經濟圈,總面積一千八百二十五平方公里,地質構造則屬江南古陸之南部邊緣,以沉積岩爲主。縣境內山巒分佈,是天目山與龍門山主體的延伸,主要河流則有富春江及天目溪流貫全縣,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建縣經過及歷史桐廬縣的歷史十分...

共403条记录 1/4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