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印章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彩鳳的故事

    来源期刊:《闽聲》 第8期  出版时间:1967-02-01
    关键字: 望族 彩凤 印章 寿山

    自被惊走后,是夜栖止于北门外浮村,此村地位颇低,每遇山洪暴发,辄患水淹之苦,自经彩楼凤息后,尔后水患顿除,故名浮村。次晨,浮村不适彩凤久居,故复展翅直飞至北门外小北岭上之寿山,致使该山之石,成为治印之寳石,为鄕民凿下,锯成片或成块之方形石,挑来榕市出售,因而转运至京沪一带,其珍贵处,在北方天寒冰冻时,印泥冷凝,不易用印,但寿山石质之印章,却能照常使用,是为成名之钥。(念榕)

  • 文章(玖:杂篡)三颗印章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6期  作者:黃嘉煥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印章 书房 家乡 军旅生涯 往事回忆

    放学回家,走进书房,发现书桌的抽屉,被孩子们翻动了。而且把三颗平日「深居简出」的印章取出,排置案头。使我又有一次婆娑把玩的机会。回忆的双翅,也就不断的旋飞。不怕人们见笑的说,在我这客地寄卢中,除了「唐书晋字,汉文章」外,可说是「家无长物」。要说是有的话,弥足珍贵的就要算这三颗印章了。黑色的牛角印章,算历史最久,它是在赣南老家带出来的有人说:故鄕的泥土是芬芳的,这颗印章,也常使我有这样的感受。记得是家鄕首次沦陷于民国二十四年春天,国军收复,刼后重光,与家人

  • 文章烽火浩刼中的一個寧波兒童(十四)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59期  作者:王宗傑 出版时间:1990-10-01
    关键字: 青田 瓯江 石雕印章 军旅生活 越剧戏班

    纷纷来信,很多竟千篇一律,「皓月当空,人影在地,与君濶别,弹指数日……」原来是某班的国文老师,自撰一篇「送从戎」的文章,纪念我们月夜去后方从军的英勇壮擧的经过,作为国文敎材,同学们现学现卖,纷纷仿効,这篇文章,感人肺腑,文情并茂,以文言文写出,流传全院各班,师生们皆认为是难得的佳作,可惜只记得开头这几句了。到了靑田,不选购些石雕艺品,日后一定会有入宝山而空囘之憾,我们限于财力,和背包的重荷,只有挑些略有暇疵,而品质不差的印章石,刻上自己的名字,作为纪念

  • 文章中國崇龜文化的盛衰及其對日關係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劉兆元  出版时间:1993-09-01
    关键字: 崇龟文化 殷周时代 六龟之属 龟钮印章 徐福 东渡日本 民族史 大和族 北魏 孝明帝

    中华民族继原始龟图腾崇拜之后,其发展史上有明显的三个盛世:一是殷周时代,朝廷诸事皆行龟卜,为掌六龟之属,专司龟卜事宜,朝廷中设立了龟官;二是汉代,天子祖庙里设龟室,对五品以上的高级官员以龟钮印章;三是唐代,即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对五品以上的官员,生赐龟服龟袋,死赐龟座墓碑,就连调兵遣将亦不离龟作符信,称为龟符。眞可谓「一代更比一代强,一浪更比一浪高」。在这三个时期的中间带,皆为巩固和向新阶段发展的过渡带。到了宋代,中国的龟崇拜走上了作为传统形态的文化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