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佳节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浙江逢年過節之傳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0卷 第3期  作者:邵拓榮 出版时间:1988-03-10
    关键字: 浙江 传统佳节 习俗

    一带,有端午节龙舟盛会,而杭州西湖赛舟,却取阴历二月十八日为期。嘉兴古运河一带水鄕,则择农历三月十六为赛舟之日,名曰「踏白船」。宁波古时在中秋佳节,各鄕开庙祀神,以龙舟竞渡。古代嘉兴,湖州一带,也在淸明日赛舟。据「涤院志」记载,淸明日鄕人每圩各装饰一船,为「划船会」,用松毛作掤,船中鸣锣鼓……往来如织,士女棹舟往观甚众。这其实就是古代的体育活动。六月盛暑,有「六月六,猫狗要洗俗」之语—是日、鄕间农民多将猫狗投入池塘河滨,以涤洗其身上的跳蚤灰尘,家家户户还要

  • 文章閩海詩壇

    来源期刊:《闽聲》 第26期  作者:陳霈蒼 出版时间:1968-10-15
    关键字: 初秋 佳节 相逢 登楼

    闰七夕韶光荏苒似抛梭,时序初秋半载多。七夕双星联碧汉,三生夙愿渡银河。今年値闰逢佳节,此日登楼望凯歌。牛女相逢年一度,料无鹊报再重过。

  • 文章掃墓節二首

    来源期刊:《闽聲》 第54期  作者:王調勳 出版时间:1972-12-16
    关键字: 桃花 清明 佳节 祖墓

    高盖山头天池水 东向桃花溪上流桃花溪有桃花亭 百级阶旁祖墓浮年年淸明扫祖墓 落水流水共悠悠花落水流花亭圯 二十年来慨南游山廻右转石峡 上有片石压山头石上可堪列酒浆 登临顿觉等高楼擧头胸臆穷空碧 俯首花鄕入诗眸(山下首山鄕;遍种莳花)亲墓长眠石峡下 也曾避雨作逗留而今羣盗掘坟墓 不知吾墓尙存不家家户户有儿孙 儿孙万代忾同警我虽衰病心犹热 今日之日多烦忧西望海天空想念 迷濛烟雨不胜愁今日民族扫墓节 我家有墓扫不得每逢佳节涙涟涟

  • 文章佳节集会所旧称三山驿

    来源期刊:《闽聲》 第8期  出版时间:1967-02-01
    关键字: 酒宴 佳节 版本 龚海峰

    环碧轩是北后街龚家私业。此处原为「三山驿」又称■山旧馆。每逢春秋佳节,显官贵公子多会此馆驿,或吟诗酒宴,或品茗围棋,作为联谊的场所。后为龚家承受,大兴土木,加以翻修,雕梁画栋,极尽人工之能事。园中主要建筑物为龚氏宗祠及他们的住宅。入园后,有小径可通称为「花四照厅」的别馆。馆前有荔枝两株,庇荫全厅,对面有池,池边有亭曰「掬月」。池广十余亩,经「宛转桥」后可达池心的假山,池旁有「微波榭」。池的北端则有「环碧池馆」。池中广植莲花,夏日荷香,令人心醉,轩中联句均

  • 文章浙江中秋趣俗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9期  作者:陸漢斌 出版时间:1974-09-30
    关键字: 浙江 中秋佳节 思乡 趣俗

    中秋节虽是一个全国性的节日,但因我国幅员广袤,各地区均有其独特的庆祝和娱乐活动。在笔者家鄕——浙江民间,除了吃月饼外,还有许多趣俗揷曲,如「嫦娥送帕」、渔户的「游月殿」、「烧塔子」和「拜月老」都为各地所罕见的节目,今离家多年,不无每逢佳节倍思「鄕」之感!爰将故鄕中秋趣俗写记几则于下,以飨读者,亦稍减胸中蓄积已久的思鄕之情于万一。嫦娥送帕在浙江开化、遂安二县边境居民,有些家庭里的大姑娘年已及笄,还没有找到对象的,她爸爸或哥哥甚至祖父母们,于中秋月夜赏月时

  • 文章寧波的特殊風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9期  作者:時緜甫 出版时间:1974-09-30
    关键字: 特殊风俗 宁波 思乡 中秋佳节

    阿拉宁波俗谚:「八月十六日等勿到;鸭肉骨头水拖糕。」至今思之,犹饶余味!中秋佳节,是一年最好景候,团圆明月,秋色平分,桂子飘香,天气凉而不冷,所谓:「已凉天气未寒时」,此景此境,最足惹人流连,尤其久客在外之人,格外感慨重重,诵「擧首望明月,低头思故鄕」之句,不觉神驰矣!今年中秋,因夏历有闰七月,故迟至国历十月六日,满街招摇中秋月饼之广吿,更勾起旅人之思鄕,全国各地均以夏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而吾甬独以其翌日十六日过节,行之几及千年,堪称特殊风俗,玆就童年

  • 文章端節在浦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5期  作者:陳長坤 出版时间:1970-06-15
    关键字: 端午佳节 故乡节俗 历史传说 端午饮食

    端陽節亦稱菖蒲節,又名端午節。嘗考此一節日由來,始見於大戴禮記,謂爲夏令小正之紀,以五月五日爲陽極之始,同於夏至,所以叫端陽,而浦江一帶則稱端午。由於端節是個實實在在的人節,它旣不同於春冬兩節,着重在祭鬼祀神;更不同於中秋,僅注意人們官能上的享受;它是特別注意在夏令衞生袪邪避毒的各種措施上。所以一到端節,在浦江各家門前,首先要懸挿艾與菖蒲。按艾屬菊科植物,是多年生草本,高二三尺,梗粗如箸,葉互生,卵形,羽狀分裂,背面叢生白毛;菖蒲生溪澗之中,葉亦高二三尺...

  • 文章眼睛·棗樹·親人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6期  作者:郭向陽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亲情 思念亲人 中秋佳节 回忆奶奶 枣树

    鄢陵縣高中二⑷ 郭向陽中秋夜晚的月亮,王阿婆家的依舊圓,依舊亮。桌子上擺滿了紅棗兒。昏黃的燈光下,王阿婆一雙混濁的眼睛盡力睜開些,但分明並沒有看清站在身邊的我,臉正對着門,痴痴地說:「吃吧,孩子,這棗甜,唉!你大伯他……」老人的眼裡浸滿了淚水,一雙眼睛更加模糊了。「奶奶,您別傷心,我大伯他一定會回來的。」說着話,我的鼻子一酸,幾乎也要流下淚來。聽到我的話,老人的眼睛似乎亮了一下,但很快又暗了下來,而且再也睜不開了,只是喃喃地說:「奶奶不傷心!」。月光,無...

  • 文章梅竹軒詩選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62期  作者:謝琦瑤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梅竹轩 夕阳红 翰墨 步行街 佳节

    夕阳红退休之后未轻松,传授诗书情更浓。莫道桑榆风月晚,高悬西岭夕阳红。全国书画展得奖有感翰墨几春秋,四时从不休。神完气韵足,字体能风流。常熟步行街●步行街上物资多,购买如潮客似梭。游客相逢都道好,小康生活奏欢歌。●步行街上彩灯红,圆月一轮挂九重。万众欢腾佳节庆,银花火树满天空。

  • 文章重陽話風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耿開新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重阳佳节 同乡联谊 沭阳风貌

    農曆九月九日爲重陽節。奇數爲陽,九月九日,兩個奇數,故稱重陽,又曰重九,沭邑民間俗稱「九月重陽」。重陽節之歷史,由來已久,亦爲我國傳統節日之一。重陽有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賞菊、吃糕,諸多習俗。重九登高之起源,據蕭梁時代吳均《續齊諧記》記載:始於漢代汝南人桓景。一天,仙人費長房對桓景說,九月九日,君全家應登高、佩茱萸,可以避災。景從之,及還,家中雞犬盡死。後留下登高之俗。詩聖杜甫《七律》:「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爲正冠」,言其詩友孫嘉者,於重九登高,...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