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贵州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贵州山水深度游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3期  作者:周永宏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贵州山水 贵州气候 贵阳墓园 黄果树瀑布 旅行感受

    昔日中国大陆资讯封闭时代,戏谑西南边远省份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之称,但久慕媲美美加东部尼加拉瀑布的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兴起我探寻之逸趣,乃结伴好友自助旅游。时序中秋后,由高雄小港国际机场,坐机到香港赤腊角机场,当天黄昏转机飞贵州,经一小时三〇分抵达贵阳龙洞堡机场,友人接机通关乘的士进入贵州省辖市贵阳,朋友寓所郊区中天花园大社区,瞥见园区灯火璀灿,高楼雄伟,规划整齐,环境幽雅令人向往,始知今日贵阳之繁荣,不免令人刮目相看

  • 文章唱山歌,寄鄕情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复刊第5期  作者:王華中  出版时间:1978-02-06
    关键字: 贵州情歌 大苗山民谣 乡情乡音

    好像一个多月以前,任理事长就为桑梓文献集稿。奈我案牍劳累,久不能应。有一天,偶读「吴季札观周乐」,感发兴起,遂搜天柱杨君周焯兄上年三月二十五函寄的鄕里歌谣,得贵州情歌和大苗山民谣各十二首,惜缺曲谱。录存如次:贵州情歌唱歌要唱歌赶歌唱歌要唱歌赶歌,织布要织梭对梭;唱歌不等歌头断,织布不等梭子落。话在嘴边不敢说郞是远方来的鹅,来到这方不敢落;脚踏桠枝不敢站,话在嘴边不敢说。妹穿蓝衣四角开妹穿蓝衣四角开,那个裁缝帮妹裁;面前钉起龙凤扣,后头龙凤排对排。牡丹挂在

  • 文章辣椒贊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1期  作者:如陵  出版时间:2016-09-07
    关键字: 金钩挂玉牌 贵州菜 辣椒 地方美食

    所以,徒慕其美名,而不与辣椒结缘,则不能享受「金钩挂玉牌」之烫、之辣、之美!做这道家常菜,而不会炮制辣椒,则烹调只学得一半,不能把「金钩挂玉牌」的美质合盘托出,终嫌美中不足。贵州,地瘠民贫,所谓「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指的就是我家贵州和我家贵州人。贵州人居住贵州,利用贫瘠的土地,栽培出各式各样的辣椒,也想出各式各样辣椒的吃法,虽不敢说已发展成一套辣椒文化,至少至少,把有关辣椒的形形色色,归纳起来,胡吹一气,益智提神,或亦可勉强做到包君满意。辣椒在贵州

  • 文章漫谈贵州民俗「唱孝歌」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9期  作者:譚宇文  出版时间:1994-01-20
    关键字: 唱孝歌 贵州民俗 取材 学术漫谈

    人类的进化延续与生老病死陈陈相因,今年花的凋谢与落叶正是为明年发芽开花作准备。有生即有死,人是感情的动物,对生离与死别总是痛心而又无可奈何的事。贵州人的风俗,家庭中如有老年人过世,亲朋好友必来吊唁,并在夜里齐集灵堂唱「孝歌」。其他省有无这种风俗,见闻不广不敢说。贵州孝歌的取材,大约有下列四种类型:一、歌颂过世死人生前之事功 老人对桑梓若有特殊贡献,如兴学、举办慈善事宜、修桥补路等具体事实,即可将之编成歌词,这类歌词,当然多多愈善。二、歌颂当地之山川人物

  • 文章屛簫玉笛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6期  出版时间:1991-02-01
    关键字: 贵州玉屏 地方特产

    箫与笛,乐器也,皆竹制品。箫之大者,二十三管,小者十六管,即今之排箫,而以专称单管者为箫也。笛长一尺八寸,左一孔为吹口,次孔加竹膜,右六孔,皆上出,出音孔二,相对旁出,古谓之横吹,盖古所论笛,而今之所谓箫也。此种乐器,出产于我国各地,而以贵州玉屛县所出者为最上品,所谓「屛箫玉笛,而以地名之也。不仅在国内负有盛名,且在国际上,亦有相当声誉。」二次大战前,英国伦敦赛会及巴拿马赛会上,获得荣誉奖章。史记:「伍胥吹箎乞食于吴市」,徐广注:「箎一作箫」,后谓乞食为

  • 文章民歌寓玄機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6期  作者:洪荒  出版时间:1991-02-01
    关键字: 贵州民歌 背后玄机 磷矿 云贵经济

    我的故鄕,在云贵高原。贵州省安顺县西郊,是我生长的地方。我家附近,开门见山,从小在门口玩,大人们就时常给我们指点邻近一带的山,并吿诉我们这座山叫甚么名字,那座山叫甚么名字。最有趣的是,当大哥哥大姐姐们牵着我们的小手,指认了邻近比较突出的几座山,诸如靑龙山、凤凰山、白虎山、小米山……后,随即口中念念有词:靑龙对白虎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赏他二百五随即不容分说,展开你的小手,用一只手抓着你的小手,另一只手并拢五指在你的手心上「啪,啪,啪」的重击两下轻击一下

  • 文章关于贵州的两则盛事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7期  作者:胡濤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贵州 人物轶事 陈立夫 丁宝桢

    一、陈立夫舌战群儒一九三九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陈立夫自陪都重庆到贵阳视察教育,由于教科书上所写「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过份夸张描述贵州的话,使黔人感到受辱,父老们便抓住这个机会群集向部长陈情,要求将这三句不实的话加以修正。随行官员们对这尴尬场面不知所措,不料陈部长却心平气和的即席抚慰地说:这是三句好话,不用更改,天无三日晴是说贵州雨量充沛,正是发展工农的必要条件;地无三里平表示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陈部长北洋大学矿冶系毕业后赴美国深造并

  • 文章什麽是宮保鷄?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3期  作者:胡濤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宫保鸡 贵州菜 做法 取名 地方美食

    贵州文献的主编胡季屛兄要我写一篇有关宫保鸡的记敍文,宗长之命,不敢不从,就从四十五年前的一段小故事说起。民国卅一年九月,我以贵州全省高中会考第一名的条件保送到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后改为政大)就读。一个星期天,我约请来自云南昆明的同系同学李锟到重庆巿区吃馆子,我点了一道颇负盛名的「宫保鸡」。邻座两个客人也有同好,跟着叫了这道菜。名菜上桌,眞叫那两位客人大失所望,其中一人睁大眼睛瞪着那道菜说了一句轻蔑的话:「儿呃,(贵阳人的口头禅)这(贵阳人读成姿声)个就是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