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私塾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至死尚讀別字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15期  作者:吳綿衛 出版时间:1976-04-01
    关键字: 私塾 识字 别字

    一位私塾先生,常敎学生读别字,他把「岛」字敎为「」字。(闽南话「」就是—蹲下)后来,该塾师被鄕人解聘,另请一位代替,新塾师到任后,自然不会将岛敎作,但是,学生已读惯了,每读到岛字,便脱口而出读,新塾师屡次解释,都无法更正,他自知为前师敎错,后来,严订:如果将岛读,便要处罚。可是,学生对这个字已有深刻的印象,无法一时改正。所以,大多学生受罚,由于这一问题的发生,致使塾师与家长弄成不愉快的情事,之后,该新来的塾师,仅任一个学期,便炒鱿鱼了。某一天,偶遇前任

  • 文章青田城内最后的私塾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37期  作者:詹海峰 出版时间:1986-06-01
    关键字: 青田城内 私塾 最后的私塾 书院

    我们靑田城内开设私塾,一定已有很久的历史,惜无资料可供査考。相延至民国廿六年前,城内还有私垫,抗战军兴以后,私塾便绝迹了。私垫在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里,是惟一培养学童认知求学不可少的「学前敎育」。从私垫里读好书,做好文章后,始能参加县试。县试是考「秀才」,秀才的第一名称为案首。考取秀才后才能参加府试,府试称为鄕试,考取的称为举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举人考取后才能进京参加会试,会试考取后称为贡士,贡士的第一名称会元。考取的贡士必须再参加殿试,殿试是皇帝亲自

  • 文章舐犢情深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85期  作者:朱新影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母亲 私塾 母爱 思念

    收到了母亲的亲笔信——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几乎从不提笔写信。在信中她尽情地倾诉着她的思念,她的牵挂。在信的最后一段,她这样写道:「作为一个母亲,当我知道你在外生活艰难,身体不适的时候,我是多么地担心啊!赶快回来吧!我养你二十多年都能把你养大,难道你现在回来我就养不活你了吗?天下哪有做母亲的会不疼爱自己的女儿的呀!回到我的身边来吧!就算生活再艰苦,只要让我天天看到你,我的心情也会平静一些。」母亲曾念过私塾,因此每一个字都是用毛笔写成的小楷,写得那么地工整。当我

  • 文章(陸:今昔叢談)雪竹話舊

    来源期刊:《寧都文獻》 第2期  作者:蔡愛仁口述 李幼良筆記 出版时间:1984-11-30
    关键字: 雪竹 宗祠 私塾 孝道

    宗祠为旅邸,应试方便。建祠之主旨,固在愼终追远,祭祖祀宗。而继往开来之功,亦属昭然。内悬匾额,外竖石碑,刊文序事,足以彰祖先之荣蹟,廸后裔谋发扬。进德修身,见贤思齐。惜经变乱,已吿荡然。祠多公产,或为田地,或为店舖。孳息所得,供春秋两祭而外,更作奖学、兴学之用。祠宇广宽,其他用途尤多:㈠宗族议事,邻里聚会,婚寿丧喜,宴客典礼。㈡为敎育场所:或设私塾,或立公学。抗战末期,各级校舍,尽为军用,乃分散至各祠堂授课,终使弦歌不辍。㈢驻军队、住难民。为工厂、为库房

  • 文章舘東戲家教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2期  作者:吳緜衛 出版时间:1978-05-01
    关键字: 私塾 家教 馆东

    一位私塾先生,就任某舘东为家庭敎师,以当时的俗例,为求子女的学业成绩优良,必须善待敎师,俾能获得传授良好的敎育,无如该舘东吝啬非常,师已就任经年,每逢佳节,未曾盛肴款待。某一天,塾师任意大书一纸悬于壁上,书云:「鲁半内人不见久,跷腰玉印顿顿有。」(鱼肉不常见,花生豆腐每飧都有)舘东一见,知被讽刺东主,之后乃订某日备酒鱼肉相款待,及至,棹上置有鱼肉各六块并酒一瓶,既就席,舘东谓塾师曰:「对飮似感无聊,彼此说一词令,说对者,取去鱼肉各一,并酒一杯」,塾师首肯

  • 文章一個大學校長的自白⑵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6期  作者:劉道玉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刘道玉 校长 自传 私塾 教育

    (本文作者劉道玉鄉親曾任武漢大學校長多年。本章曾在本刊發表,但原稿多有修正。謹白)

  • 文章慎終追遠憶清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4期  作者:於建勳 出版时间:1982-04-06
    关键字: 清明节 宗祠祭典 私塾岁月

    各县市农会,于每年年终,仍以旧式版本,大批印制,赠与各家各户,作为农事一年之参考,总算保存了一点固有的中华文化。「淸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最为人熟唸,这首七绝,是唐代诗人杜牧所写,形容淸明时节的天候情形,我浙虽处长江边缘,(农历系以黄河流域气象为准记载),但我浙淸明时节下雨,仍属常事,与诗人所写仍相恰合,这首唐诗,祗要年逾半百的人,进过私塾或学校的,大概都经过摇头幌脑背过,这句话毫无轻视那时读书人的意味,实在是那时唸书,背书习惯使然,现在许多

  • 文章青田人談「山海經」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84期  作者:林鐸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青田 《山海经》 私塾 风趣

    清末民初,青田有很多私塾,即宋朝书院,但是范围很小,祇有二、三十个学生,由前清穷秀才,落魄老夫子或礼聘地方博学人士担任老师。所授课程均为现时国学基础教材,不外三字经、四书五经及诗、词等。所以,唸过私塾的乡亲,国学基础都不错,谈起「山海经」有板有眼,经常出口成诗。少年时代,听年长乡亲「山海经」有点入迷,尤其所谈的诗、对很多,祇能记忆数则,现在写出供乡亲共赏:某私塾老夫子(老师)有午睡习惯,但不准学生午睡,必须在老师睡醒后,背出老师指定的某一课,否则惩罚

  • 文章一個牧羊兒-于右任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1期  作者:楚菡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于右任 同盟会 辛亥革命 监察院长 毛氏私塾

    新坟,及至其亡母坟前,必哭而祝吿:「儿几岁了,读几册书了。」这样的情景,深烙在于先生心中,终身不敢稍忘,读书也不敢不勤。农忙时,他也常随伯母及诸表弟到田间拾麦,往往在舅父陇畔拾取的,又卖给舅父。这十年期间留给先生难以磨灭的印象,年长后归省杨府村外家,尙有诗追记当时情形:无母无家两岁儿,十年留养报无期。伤心诸舅坟前泪,风雨牛车送我时。记得场南折杏花,西郊枣熟射杯鸦。天荒地变孤儿老,雪涕归来省外家。十一岁后,随伯母回三原老家,依本房三叔祖过活,入毛班香先生私塾

  • 文章養晦學舍回憶——紀念山西大學喬鶴仙教授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原文熊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乔鹤仙 私塾 抗日爱国 追思缅怀

    七七事变」后,我的老家河津县在太原沦陷后不久也被日军侵占。爱国学者乔鹤仙老师毅然携带全家老幼由太原回归故里,隐居河津汾河南的上阳村。为了使家鄕子弟有读书之所,他苦心孤诣筹办了私塾《养晦学舍》。《养晦学舍》从一九三九年正月创办到一九四〇年底两年间,先后受过乔老师教诲的学生不到一百人。开学那天只有十几个未成年的初、高级小学生,乔老师亲自率领我们在孔夫子神位前焚香祭奠,顶礼膜拜。我们开读的第一篇文章是韩愈的《送董绍南序》。随后,又来了一些年岁较长、失学在家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