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外交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寫在「林則徐傳」後

    来源期刊:《闽聲》 第26期  作者:林崇墉 出版时间:1968-10-15
    关键字: 林则徐 《林则徐传》 外交 陶元珍

    发生在琦善留粤时期,乃以『琦善在广东的时候,义律不但未住洋行十余日,简直没有入广州』为词,将那封信的史料价値完全否定了。这实是蒋氏自己『在显明的事实上有此大错』,因为他不但把王廷兰信的内容看错了,而且把那时期前后发生在广州的史实也弄错了。关于蒋氏将琦善在军事方面所作的辩护,陶元珍先生已在其『读琦善与鸦片战争』文中逐点反驳,我无须再作补充。这里我只就蒋民所特别着重的外交方面,再予论列。说到琦善在外交方面的表现,蒋氏认为『这是他的超人处』,因为『他知道中国不能战,故

  • 文章明骥著中苏外交史序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0期  作者:錢復 出版时间:2004-01-10
    关键字: 明骥 中苏外交史 序文

    一九一七年俄国的布雪什维克革命以及一九九一年的苏联解体无疑是二十世纪两件非常重大的里程碑。俄罗斯和苏联同样拥有欧亚两大陆的一半土地,并且有全球各国中最长的边界,因此,无论在帝俄时代或苏联时代这一项地理上的特质,确实影响了这个国家的对外关系。倘若它的国势弱,辽广的边界是非常容易引起外来的侵略;反之,如果他的国势强则可对邻近一打左右的邻国施加外交上的压力。这些邻国中与它毗邻疆界最长的就是我国。可是有关苏联对我国的外交关系学术专著并不很多,王聿均先生

  • 文章國父革命與《孫子兵法》之關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8卷 第1期  作者:齊衛國 出版时间:2016-01-01
    关键字: 孙中山 《孙子兵法》 军事 外交

    「《孙子兵法》之内容,不限于军事战略、战术之攻防,举凡现代之政治、外交、社会、心理、经济,无不包罗在内。今日核子战争、资讯战争时代,以武器先进之美国,在西元一九九一年的波湾战争中,其战场总司令史瓦兹柯夫将军,把《孙子兵法》英译本,分发干部人手一册,细加研读。」[1]由此可见《孙子兵法》之价值及其重要了。日本汉学家平山潜云:「夫孔子者,儒圣也,孙子者,兵圣也。天不生孔子,则斯文之统以坠;天不生孙子,则戡乱之武曷张!故后世儒者,不能外于孔夫子而他求;兵家不得背于孙夫子

  • 文章明骥千里教授新著中苏外交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0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4-01-10
    关键字: 明骥 文史研究 中苏外交史

    文敎、政经各界人士广泛接触,汇集资料,撰写专论,提供国人参考。并促进中国文化大学与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大学和基辅大学等校签定文敎合作协议,建立姊妹校之关系。同时,也从这三个学校聘请语言学敎授来我国任敎,建立中俄、中乌学生留学之管道。此书是完全根据史实撰写的外交史,尝试呈现苏联外交史料的广度、深度及眞实性,撰稿时严守公正客观的立场,从本著作精辟内容而言,应可称为两岸硏究苏联外交的第一部典籍。因为作者以二十年时间持续不断地从事俄文与苏联外交史之敎学硏究工作,自十

  • 文章王光祈之生平及其著作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0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66-10-01
    关键字: 王光祈 生平 著作 音乐 国防丛书 外交 译著

    二种。主要在比较中西音乐之异同,介绍西洋制谱谐音等之原理及方法,以创造中华新乐。凡此在求声律之美,以振奋颓靡之人心,节于情而勉于事,固有深意存焉者耳。㈡国防丛书:自沈阳事变后,王氏已逆料世界大战之终不可避免,故编译国防丛昼。其刊行者,计有:经济战争与战争经济,空防要览,未来将材之陶养,德英法战时税政,及国防与潜艇等五种,以资借镜。㈢近时中国外交资料:淸季以还,列强谋我,钩心鬪角。其中秘辛,自以直接与其事者之纪述,最为眞确。故译有庚子联军统帅瓦德西拳乱纪

  • 文章「謝壽康先生傳」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6期  作者:張特生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谢寿康 《谢寿康先生传》 人物传序 文学成就 外交事务

    剧院公演,佳评潮涌,为国人文学创作飮誉国际之先驱。其后,用中、英、法等国文字写了许多政治经济论著及文学作品,均获极高评价。先生于一九二八年归国任中央大学文学院长,嗣转任立法委员及外交官。一九四二年任驻罗马梵蒂冈教廷公使,任期长达五年,一九四九年任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戏剧教授。一九五四年再任驻教廷公使,一九五九年驻教廷使馆升格为大使馆,先生亦升任为大使。至一九六六年,以年已古稀,自动辞职归国,合计前后驻教廷十八年,任期之长,世所罕见。其在外交上的贡献,与

  • 文章薛福成運籌鎭海口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3卷 第5期  作者:董有華 出版时间:1991-05-10
    关键字: 中法镇海之役 薛福成 防守宁波 架设电线 开展外交 驻守镇海 思想专著

    在鎭海口战役期间,「电报往来,日数十起,军机无误」。他批评鎭海沿岸炮台,「巍然高耸,太觉显露」,要求诸将按「方今用炮愈分愈妙,愈隐愈妙」的战术原则,严密伪装。他还下令撤去鎭海七里屿、虚蹲山、定海小龟山顶及屿心脑塔灯和口外之航标浮筒「使敌轮迷于所向」。薛福成为了防范外国传敎士暗通法军,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当时,在宁波、定海城内都有法国天主敎堂。宁波绅民「皆言法人藏匿大炮,将为内变」。为杜绝法军内应,薛福成照会英驻甬领事兼法事兼办固威林转吿法国主敎赵保禄「速迁往

  • 文章明代外交家陈诚事蹟考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8期  作者:曾采堂 出版时间:1994-10-01
    关键字: 陈诚 史料发现 生平事迹 外交功勋 道德文章

    陈诚,字子鲁,江西吉水人,生于元至正二十五年(一三六五),洪武进士,光禄寺右通政,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和文学家。自洪武至永乐间,他二抚安南,五使西域,前后历时十余载,行程十余万里,访问了西域诸国和地区十七处,为敦睦四邻,沟通文化,发展贸易,巩固边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功不减于郑和」。[1]陈诚史料的发现陈诚数使西域,是明代中西外交史上的盛事。但由于《明史》未为陈诚立传,致使其人其事,长期泯没,鲜为人知。陈诚西行一事,仅在王鸿绪《明史稿》(卷

  • 文章張之洞與海南(續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蘇雲峰 出版时间:1988-06-30
    关键字: 张之洞 海南 经济发展 军事发展 港口防御与外交

    2水军设崖州、儋州、海口、海安四营,有拖船十号,编制为:依上述练军水陆编制,实际官兵合计为二、〇九〇人,每月薪饷七、四九一两,年需八九、八九二两(按张氏原折计算有误)。练军的饷费,由下列二个来源拨补,不增加省库负荷:⒈将原抽练马步、战守各兵之底饷与本色粮米,共抵银三八、五〇〇余两,随练军转移过来充用。⒉在琼州裁勇后,现存防勇十底营中,再裁去五底营,每年省饷银八一、〇〇〇余两,除补拨练军饷费外,尙余三〇、二〇〇余两[1]。换言之,经裁革、抽训与整编后,强化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