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移民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时代促成的移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3期  作者:純心  出版时间:2011-05-01
    关键字: 江西 移民 时代因素

    翻阅一本杂志,知悉我江西人是个移民的族群,节略一、二如下:「魏晋南北朝时期,陈姓大举南迁,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南一带。唐显庆年间,陈南瑛以进士官副使,从颖川迁江西吉州泰和县儒衡乡丰都里早禾渡居住。元末明初,有陈十部,由福建迁广东程乡(梅县)。传十一世,至清康熙年间,有陈昌材,率家人从广东豪居乡大塘坑口,迁江西万载县。……」这种迁移,有的是由北方南下讨生活,有的是战争缘由,不得不逃难,卷起行李细软,举家随着一群难民而迁移。幸运者少数一群,有的是从事商业,或者

  • 文章我家來自山西洪洞大槐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移民 山西移民 故乡探寻

    那時的老百姓,安土重遷,對於那棵最後要離别的老槐樹,戀戀不捨,十數里外猶回頭瞻望,到了客鄉異地,家人父子,還時常談起那棵老槐樹,於是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便名滿天下,世世代代傳下來……

  • 文章山东移民韩国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隋皓盷  出版时间:1999-12-20
    关键字: 鲁籍侨胞 移民韩国 移民状况与遭遇 清末时期 民国时期

    烟台—仁川航线,往来益为便利。㈠口岸开设至甲午战前(一八八二~一八九四)光緖八年因壬午兵乱而往韩的华商,以庆军驻防的地缘关系,多属鲁籍。他们大都是为了侍候淸军而来,是以吴长庆在光緖十一年(一八八五)率领部分军队移驻辽东半岛后,便多随之返国[2]。现据〈表一〉光緖九年至十二年华商在韩的人数统计,其中光緖十年(一八八四)在汉城的华商人数,颇为突出,次年便仅占其四分之一,亦可见其端倪。表一 一八八三~一八八六年山东籍华民在朝鲜人口分布表(单位:人)光緖九年的资料

  • 文章旅台棗陽人的若干社會學特徵調查報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1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旅台同乡 社会调查 移民特征

    移民的特征逐渐消失,而趋于「正常」。(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十四日于阳明山华冈双溪新村)[1] 例如,据一九九零年出版的《枣阳志》页六六一至六七一载,被民政部门认定为枣阳籍,一九五零至一九八五年间在外地死亡被列为烈士的军人,至少有两百一三五人,其中参加韩战,一九五零至一九五六年间死在朝鲜半岛的有一百二十七人,参加中越战争,一九七九年死在战场上的有六人。这虽然是一九五零至一九七九年间的情形,但是在过去,确实有不少枣阳人当兵在外。[2] 这是枣阳市

  • 文章明初移民因何来自洪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杜錫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移民历史 明初移民 洪洞大槐树 家谱研究

    农民起义日益频繁,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使燕赵齐豫之地,「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从而导致元朝灭亡。在明王朝初建立的洪武年间,便开始了大量移民,生产刚刚开始有所恢复,又发生了燕王朱棣的「靖难之役」。即民间传说的「燕王扫北」(有的书误为「扫碑」)。朱棣以诛奸为名与其侄子,即在南京的建文皇帝发生拉锯战,战乱四年,更使上属地区「淮以北,鞠为茂草」,结果,「中原田多荒」,再次加剧中原地区地广人稀的局面。朱棣夺取政权后,年号永乐,为巩固其政权,加强边防,增加税收,恢复生产

  • 文章河北省先民从山西洪洞县移民之探究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7期  作者:趙玉溪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洪洞县移民 时间考证 县志考证 历史考证 历代移民考证

    前言:中国历史朝代之更替,不知凡几,除尧、舜禅让外,其余均难免诉诸兵凶之灾,每次征讨杀伐,均限局部地区,当地居民死伤枕藉、流离失所者,势所难免,但亦不可能杀绝死光。试观现今之河北、河南、山东等华北、中地区之居民,据历代传言,绝大多数甚或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均为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之后裔。试问移民前这么广大地区之原居民那里去了,这是一个庞大的民族迁徙工程,是何人、何时、何故及如何实施这么彻底的移民工程,考诸历史,亦难求出具体答案。作者虽非历史学家,愿就此问题

  • 文章失业问题面面观

    来源期刊:《浦東》 第28期  作者:陸志明 出版时间:1982-04-15
    关键字: 失业 非法移民 经济政策 游行示威

    利率偏高,币値跌落,到卡特总统时,几已百病丛生,无以为继。雷根才得以简政、减税、抑止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发展,平衡政府收支为竞选口号,一举击败了卡特,登上了总统宝座。一年多来,总算化了很大的努力,在减税简政紧缩联邦政府开支方面,获得了国会的支持。但成效不彰,经济继续衰退,失业率更天天增加,能否如意的在今年夏季转机,尙难乐观。每次在失业率高涨声中,总会引起非法移民问题的争论。因为一件事出了毛病,大家总得找个借口来替祸,现在也不例外。首先一般劳工领袖们,除了指责

  • 文章台湾移民历史的硏究

    来源期刊:《同安》 第20期  作者:華山  出版时间:1987-07-01
    关键字: 地理位置 名称由来 移民由来 地情结论

    一、台湾的地理位置:台湾在我国东南隔台湾海峡(一百三十哩约二百公里)与福建相对。台湾海峡深度多在二百公尺左右(如果海水降低二百公尺台湾可与大陆相连),东台海岸去太平洋不远,海水深度即为二千公尺以上,可见台湾与大陆地脉相连。台湾距大陆虽较南洋为近,但因台湾海峡受东北季风和黑潮影响,经常波涛汹涌再加上早期航海船具简陋,所以早期一般人视渡台湾海峡为畏途,宁到遥远南洋不敢轻易移民台湾。二、台湾名称的由来:⒈台湾在秦代以前是一片空白,一块与世隔绝的岛屿,没有人知道

  • 文章記遊大槐樹公園追憶古先民 發今日遐想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9期  作者:郭東俠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大槐树公园 寻根祭祖 移民研究 乡亲援疆

    的序幕。三 移民为何选中洪洞大槐树1、山西省占着地理优势:其东则太行为之屛障;其西则大河为之襟带,其北则大漠、阴山为之外蔽:于南则有首阳、底柱、王屋诸山,与黄河滨临而错峙,在宋、元、明三朝代,山西极少战乱;相反,中原各地老百姓为逃避战乱,逃到山西人很多。2、在自然灾害方面:比起邻省,比中原要算极少啦。请看黄河为晋陜、晋豫界河,因晋方地势高、河床低,不能造成水灾。省内最大河流为汾河,它纵贯省内中、南部,地势两边高而河床低,是主要的农业地带,有水利而无水灾。所以

  • 文章「我家來自山西省洪洞縣大槐樹」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0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历史背景 洪洞县概况 相关记载 移民运动

    将大军二十五万,由淮入河,攻克燕京,灭元而有天下。明朝移民,北方以山西为最多,山西移民,又集中于洪洞平阳(临汾县)晋南地区。盖以山西山河险固,元明之间,战乱较少,人口繁多,地方殷实。而晋南又处汾河下游,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有合于移民之地理条件。另有一政治原因,即朱明之报复惩罚。元末扩廓帖木耳(王保保)久据山西,抗拒明兵。徐达北伐,设行营兵站于洪洞,与太原之扩廓对抗。后扩廓奉调北上,反攻大都(元称北京为大都),徐达始能顺利攻取山西。明廷恨晋民助逆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