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挽联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知止斋联话 可与諡法齐观的曾文正公挽联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杜松柏 出版时间:1983-01-15
    关键字: 挽联 曾国藩 文治武功

    最早的挽联,秋雨庵随笔认为不知起于何时,古代但有挽词,偶有脍灸人口二句,亦乃项联、腹联,算不得正式的挽联。但不林燕语载挽韩康公(琦)联云:三登庆历三人第;四人照寗四辅中。撰联的人为苏子由,韩康公得解过省殿试皆为第三名,熙寗中为相曾四迁,故上下二联,已槪括其科名及仕宦,梁章钜联话,认为确是挽联之体。应该算是最早的挽联了。挽联当然是表后死者对死者的追悼怀念,缅怀其功德风谊,追诵其恩泽深情,而寓愼终追远之意,但窃以为仍有古諡法的遗规,除了褒扬以外,亦有规讽惋惜

  • 文章且説陳炯明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2期  作者:百秀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陈炯明 叛变原因 人物评价 挽联

    陳炯明是一個人才,跟的人用的人都是曠代人龍。(他跟 國父革命,為 國父最得力幹部; 先總統蔣公是他粤軍總部的作戰科主任)假如 國父能抓緊他,他能跟定 國父又能善用 蔣公,則北伐統一大業,可能提早十年完成, 國父壽命也可能延長十年,我國必無三十八年大陸淪胥慘禍,世界共產黨徒,也絕不會如今日之猖獗,其裨益中華民族及全世界人類,關係何其重大!民國十一年六月十六日禍變,豈天意歟?!

  • 文章挽联撷萃

    来源期刊:《浦東》 第86期  作者:本刊記者 出版时间:1997-01-10
    关键字: 徐复人 挽联撷萃 人物评价 学者观点

    在复人先生灵堂中,哀额满梁,挽联盈壁,花圈花蓝满布堂前院外。其中有几则挽联,情深意挚,词工句嘉,爰录于后:一、徐夫人明霞女士挽联半世纪恩爱夫妻戮力持家辛勤创业方期晚境同娱天伦乐聚;四月余膏盲恶疾群医束手药石无灵嗟我此身独活茕孓无依。二、复老兰谱义兄盛礼约先生挽联:施惠齐鲍叔结义半世纪,弟侪曾祈其亦宏道;仗义鲁仲连交游遍天下,亲友皆盼复来人间。三、本会名誉理事长杨乃藩乡长挽联:爱国爱乡兴业育才彰素志;必忠必信推诚务实感知音。

  • 文章敬悼羅師母周振德女士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71期  作者:閔嗣禮 出版时间:1973-01-02
    关键字: 周振德 往事回忆 追思悼文 学者观点 挽联

    乐善好施,救济孤儿及残废儿童,这次罗敎授以奠仪所得新台币贰万元,悉数献给台北巿建国路慧炬月刊社,为大专淸贫而优秀的学生奖助金,您如有知,当亦点头称是。师母!以下是我送给您的挽联二副,写在后面,以志悲悼!其一唸佛修仙,鹫岭瑶池应证果;相夫敎子,贤声淑范足千秋。其二相夫以敎育名家,棫朴作人,留得淸徽传史册;处世为子女懿范,慈悲持愿,了无遗恨在人间。

  • 文章抗戰勝利六十周年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7卷 第1、2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2005-06-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周年纪念 丁似庵 挽联

    抗日戰爭期間,鄕先輩丁似庵(治磐)將軍,擔任陸軍第四一師師長及廿六軍軍長。先後參加淞滬、首都衛戌、徐州、武漢保衛、襄河、宜昌,及長沙、浙贛大捷;繼之湘桂諸戰役,所部爲中央機動兵團。迨至勝利,衡陽受降,其南北奔馳,東西流折,越險摩堅拒銳衝陣,全體忠勇官兵,犧牲兩萬二千餘人。民國三十四年秋,於戰地全州舉行湘桂會戰陣亡將士追悼大會,並檢討作戰得失,及推舉有功官兵六十人受獎。今年八月爲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恭錄其當時輓將士聯於后,以資追思,而...

  • 文章青年黨創始人 曾琦輓國父聯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1卷 第1、2期  作者:洪徽  出版时间:2009-06-01
    关键字: 青年党 历史资料 学者观点 挽联

    三十年革命辛勤,排滿倒袁,百戰相依惟一李;廿一省人民屬望,安邦定國,千秋遺憾誤三陳。注:一李—李烈鈞。三陳—指二次革命誤於陳英士;興師北伐誤於陳炯明;聯俄容共誤於陳獨秀。此聯未收錄於《總理奉安全集》,見於中國青年黨《醒獅周報》。

  • 文章張季直夢徐樹錚誦詩哭輓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7~38卷 1~4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2016-12-01
    关键字: 徐树铮 人物简介 往事回忆 张季直 挽联

    蕭縣徐樹錚將軍(公元一八八〇年二九二五年),字又錚,號鐵珊,年十三中秀才,十七歲補廩,有神童之譽。三十歲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明年回國,出任段祺瑞部參議,成為段氏之智囊。民國後,歷任國務院秘書長、陸軍部次長、蒙古籌邊使、西北邊防軍總司令等職。才華卓越,精明幹練,徐東海(世昌)當國時,為安福系策畫指揮,世稱小徐,以別於徐大總統也。民國九年,直皖戰後,段祺瑞息影津門,至民國十二年秋,馮玉祥、段祺瑞、張作霖合作,段為臨時執政,委樹錚於十四年春,考察歐、美、及日本...

  • 文章視我亦友亦弟·憐君如痴如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4卷 第1、2期  作者:魏良才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朱炎 人物交往 追思悼文 兄弟情谊 挽联

    负我而我不负人。」我自应南岭兄之邀进入中研院工作,至届龄退休,历时整整三十年。我之能在学术研究及行政工作历练上有任何小小的成绩,得力于南岭兄三十年间对我的提携与教诲甚多;因此,我对他的感激与怀念特深。我迄今未曾为人作过挽联,因为不善此道。但在南岭兄去世后,我于悲痛之余,作了此生第一副,也可能是唯一的一副挽联。联曰:初识在异国,视我亦友亦弟,卅载知遇恩情难忘;永别于瞬间,怜君如痴如醉,两行热泪社稷常念。谨以此挽联表达我对他的感激与怀念!—附注:本文有关朱炎教授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