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由来共返回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国帝王朝代名称由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2卷 第11期  作者:述春 出版时间:1990-11-10
    关键字: 各朝代名称由来

    在我国历史上,常常有发生君王篡位,以致改朝换代。这些朝代的名称由来,说来也很有兴趣,恐怕知者还不多,兹录下以供参阅。夏:舜让位于禹,因禹原为夏后氏部落首领,故国号称「夏」。商:汤与夏后,因他的始祖,曾居住在河南商丘,故国号称「商」。周:周武王与商,因周太王曾居于歧山下的周原,故国号称「周」。秦:秦始皇的祖先是周孝王的马夫,因养御马有功,被赐「赢」姓,封在甘肃、天水,叫秦,后扩大到陕西,故国号称「秦」。汉:刘邦原被封为汉王,故国号称「汉」。新:王莽原被封

  • 文章故乡「凌」姓之由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淩雙仲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淩”姓由来 “淩”“凌”区别 历史考证

    壮志凌云之「凌」字,对稍谙文字学的人来说,应该并不陌生。他们也必然会知道,「凌」乃百家姓中之一姓。但两点水的「凌」字若加上一点,变成三点水的「凌」字,其由来就少有人知了。常在《海州文献》上撰写诗稿的凌玉峰、凌双仲父子、旅居台湾的凌得胜,以及现任职于连云港市市政府的凌其宏等,他们的姓氏,其实都是三点水的「凌」字。然而,由于时下的印刷造字及电脑软体造字,皆以两点水的「凌」字为模,打(排)字人员,在找不出三点水「凌」字的情况下,只好以两点水的「凌」字取代

  • 文章二郞店考及其他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0期  作者:柳雨  出版时间:1996-07-10
    关键字: 二郎店 名称由来 历史轶事

    二郞店處大別山南麓,今爲湖北省大悟縣縣治,地跨東徑114°06'~114°09',北緯31°31'~31°35'。康熙三十四年《孝感縣誌》:「二郞店在小河溪北五十里,相傳孫仲謀曾射獵於此,名二郞,蓋其行第也」。《乾隆一統誌》:「新店在孝感東北一百二十里,地險僻,其南爲二郞畈,相傳孫權曾射獵於此。」「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一九八二年重印)二郞廟市條:「在湖北孝感縣北百八十里,澴河西岸,相傳孫權嘗射獵於此,路通河南羅山縣,亦名二郞店。」以上資料說明,二郞店歷史悠...

  • 文章陳姓的潁川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5期  作者:彭桂芳 出版时间:1973-05-25
    关键字: 颍川堂 陈姓 姓氏由来 陈国 支派 陈姓家族

    明证正跟每一项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一样,当初周武王赐大舜的嫡裔姓妫,也是有源有本,而不是心血来潮随便胡诌的。这段渊源,可以在不朽的「史记」一书中找到明证,该书指出:「舜为庶人,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后因为氏。」由此可见,周武王之所以赐妫满姓妫,眞是由来有自。所谓「妫汭」,指的是妫水的隈曲之处,妫水,是在今山西省永济县的南方,向西流入黄河,也是中华民族所发祥的黄河的不计其数的支流之一。本省民间有一部「妫汭五姓大宗谱」,便详细记载着源自大舜的五个大姓——姚姓、虞姓

  • 文章灌雲縣歷任縣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蔡禹章  出版时间:1981-06-01
    关键字: 汉云县 历任县长 县名由来

    本文初稿承 席裕淸高齡鄉長提供,經分詢 徐君執 宋瘦秋 潘萬憲 戴若扶各位鄕長各就所知添注而成,惟許協揆以上名次及任期,仍難確定。敬希 指正。名稱 姓名 別號 籍貫 備註民政長 沈臧壽 海門民國元年,海州分爲二縣,地方仕紳留日學者陳百川等五人爲代表,因境內北有雲台山、南有灌河(俗稱大潮河),均起東海西延百餘里,可謂一奇,爰取灌雲二字爲縣名,呈請省署核定,時値許久香、張季直、邵長鎔諸公爲省議員,經省議會決議咨請省令派該會職員沈臧壽任灌雲縣民政長,星夜赴任視事,此爲灌雲...

  • 文章古鎭仁和史話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4期  作者:劉大衛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古镇仁和旧貌 仁和汛 镇名由来 创镇时间

    仁和汛因镇得名仁和汛设于嘉庆十八年(一八一三年),仁和鎭建成于康熙末年(一七一三年前后)早于仁和汛一个世纪。怎么说,「仁和鎭以近仁和汛故名?」又怎么能不承认「仁和汛因仁和鎭得名呢?」(六)仁和镇名称的由来仁和汛,因仁和鎭而得名,那么仁和鎭之名,又是怎样来的呢?显而易见,仁和二字,是充满了孺家思想的,略举数例:1、孔子讲述仁的道理,眞是连篇累牍,不胜枚举。与居住有关的,要数『论语』中的「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去声古同智)?」大意是:有仁厚之俗的地方,才是

  • 文章中國省制硏究(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4卷 第1、2期  作者:王士信  出版时间:1982-06-01
    关键字: 行政区划 历史由来 地理资料

    前言一、民國四十五年秋,余與金師善華公合譯由聯合國出版之CONSTITUTIONS OF NATIONS一書,共命之曰「各國憲法論叢」,於台北市議會雜誌分期發表,共譯十餘國,旋因余遷居而中止。故余對憲法學科頗有興趣。溯自從事敎育工作近廿年以來,敎讀中華民國憲法課程業達十餘載。每講至第十一章地方制度第一節省制部份,時有學生詢及有關我國的省制問題。例如:我國地方行政區域之區劃標準如何?在我國現行政制上,省的地位、性質、職權與古制有何不同?我國省制之沿革怎樣?諸此等等,不勝枚擧。尙有...

  • 文章新江陵縣 古亦有陵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31期  作者:李玉邦 出版时间:1999-04-10
    关键字: 江陵县名称由来 地形地貌 历史继承

    會訊按:本文原題《「江陵」地名漫談》,載十月廿三日荆州日報,內容似係針對會訊第八期1《賀新成立江陵縣》文中指新江陵縣「有江無陵」之句予以辯証。謹將其歷史敘述部分刪節數百字,易題轉載,供鄕親參考。江陵,因「以地臨江」,「近州無高山,所有皆陵阜」而得名。陵簞—現代語所說的丘陵和土山,究竟指哪些範圍?是指原江陵境內長江以北大部分範圍?還是僅指荆州古城西北紀南、川店、馬山一帶嶺沖相間的丘陵地帶?筆者認爲,此處所說陵阜應爲前者。由於江漢平原地貌,幾千年來變化很大,...

  • 文章晋乘源流考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邱文選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晋和三晋的由来 山西早期历史 地名考证

    山西地處黃河流域中部,是我國歷史和文化發展最早的地區之一,歷有中華民族文明的搖籃之稱。在遙遠的舊石器和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這塊面積十五、六萬平方公里,地形多變(東臨太行,西接呂梁,南瀕中條,北亙恒岳)而人民勤勞的沃土上,自古有“表裏山河,巍巍晉疆”的美稱。然而,山西爲何要稱“晉”或“三晉”呢?山西是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地方,在原始氏族社會末期或者是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初期,居住在這一帶的部族或部落聯盟的酋長、首領就曾在現今的晉南建都定居,如堯...

  • 文章我係客家人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作者:崇希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客家人 历史考证 源流发展 名称由来 福建宁化

    英国传教士艮贝尔氏(George C´ampell)在客居地传教多年,著有「客家源流与迁移」一书中说:「岭东之客家,十有八九皆称其祖先来自福建宁化石壁村者。」石壁村有百余姓先祖祠庙,可知石壁村是客家人的摇篮,也是客家人的发祥地。客家名称由来,初闽粤地区大部份还是畬猺所居的蛮荒之地,汉族移民为了生存竞争,不时和土著民系发生冲突。历尽种种困难,那是粤各府州都是汉畬杂处,政府便于管理,把户籍分为两种,原先居住的畬猺叫「主籍」,凡从北方迁来的汉民叫「客籍」,这种主客

共27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