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史料共返回18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孫著「水滸英雄是不是眞有其人?」讀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李安 出版时间:1981-04-25
    关键字: 岳飞 岳珂 史料研究

    本年四月十五日中國時報第八版發表了一篇以「影子復活」作大標題—孫述守先生作「水滸英雄是不是眞有其人?」,細讀全文曁附註釋八則,謹申淺見,就敎明達。孫先生註釋㈦云:「我們的叙述是根據三朝北盟會編與建炎以來繫年要錄的記載」,對於建炎三年汴京南薰門之戰,認爲「岳飛的孫子岳珂在鄂王行實編年說他祖父獨力作戰而大勝,以數百人破對方數十萬,宋史岳飛傳是根據行實編年寫的,也就跟着岳飛說假話。」(照錄孫先生原句)在註釋㈥對於岳飛之死則於文中有「轉引自三朝北盟會編卷二百零七...

  • 文章先賢文鈔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如明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广东先贤 文钞 史料

    黃花岡烈士事略序民國 孫中山滿淸末造,革命黨人,歷艱難險巘,以堅毅不撓之精神,與民賊相搏,躓踣者屢。死事之慘,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爲最;吾黨菁華,付之一炬,其損失可謂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爲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載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則斯役之價値,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竝壽。顧自民國肇造,變亂紛乘,黃花岡上一坯土,猶湮沒於荒煙蔓草間。延至七年,始有墓碣...

  • 文章選抄吾鄕先賢重要文獻——蒙韃備錄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4期  作者:丁家成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蒙鞑备录 孟珙 鞑靼人 史料摘录

    孟珙(公元一一九五—一二四六)爲南宋名將,其先祖原籍絳州,曾祖孟安,爲忠武王岳飛麾下勇將,祖父孟林,從軍至棗陽,旋定居於此。父名宗政,後亦以抗金有功而知棗陽,並招唐鄧蔡州壯士三萬人成立忠順軍,嗣由孟珙統率之,父子合力保疆抗金。嗣後金滅元興,元兵南下時,孟珙身鎭江陵,數敗元兵,因功獲授寧武軍節度使,旋因病辭官,逝於江陵府治,封吉國公,諡忠襄,廟曰威愛,宋史及棗陽縣志人物志篇均有傳,蒙韃備錄乃珙早年(南宋聯韃靼合力滅金時期)出使蒙古之重要見聞紀錄,原刋於古今...

  • 文章豫省文史參考資料新記二輯(續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陳祚龍 出版时间:1974-03-25
    关键字: 佛教 史料 菩提 经文

    其次,這種「題款」之中,所有「筆受人比丘僧辯」的「筆受人」,顯而易曉地它並不是「鈔經人」或「寫經生」。不過,諸家僧傳,並亦未見他立「傳」。譬如:梁慧皎的高僧傳(此據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五十卷史傳部二,昭和三十五年七月三十日,日本東京大正新修大藏經刋行會再刋發行本所收者)卷十三(頁四一四)之中,雖有「僧辯傳」,但該「傳」所謂之「僧辯」,實際早在永明十一年(西元四九三年)即已寂滅,所以,他應該是另一僧辯,而非「題款」之中,所有的「筆受人僧辯」。唐道宣的續高僧傳(...

  • 文章陳寔字仲弓與仲躬之檢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10期  作者:任敬之 出版时间:1972-10-25
    关键字: 陈寔 仲躬 汉碑 史料考证

    自拙作漢碑述要分載於中原文獻二卷十一—十二及三卷一期後。三卷十期四十六頁,「海外來函」有宋愚先生致主編李公士賢大函。略以前讀後漢書陳寔傳。見其宋仲弓,頗以爲異,蓋仲弓爲孔門弟子冉雍別字。賢如陳太丘,何以選名相同。及閱漢碑述要稱其字爲仲躬。疑團盡釋。如將原拓公諸世人,可糾正後漢書以躬作弓之語云云。幷向筆者質疑。筆者當時以彼致主編李公之函。未加閱覽。及拜讀藝文誌八十四期(六十一年九月號三十三頁)陳祚龍先生鉅著雪樓新誌陳寔字仲弓沒有錯鴻文後。筆者才疏學淺,蒙陳...

  • 文章酒的歷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許進雄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酿酒 史料考证

    酒的主要成分是水,它被用作祀神、待客、養病的品物,是飮料中之最高貴者,故淸淡的水也被雅爲爲玄酒。中國古代的酒,主要以穀物的黍或米釀成,後來才以高粱。酒不能取代穀物充饑,所以要有相當的農業生產,並有多餘糧食的先決條件下,才能充分發展釀酒的事務。如果一個社會所產生的糧食無法充分供應果腹的要求,則人們比較不會把維生的東西大量釀酒以供享樂。因此,某個社會有大量飮酒的習慣,就表示該社會有充分糧食的生產,農業有長足的進步。酒是果實或穀類中的糖分經過發酵而成。水果的糖...

  • 文章曾文正公何許人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零陵 出版时间:1981-10-15
    关键字: 曾国藩 祖籍考证 史料研究

    湖南文獻第九卷第二期,載有莫疇先生大著:「曾文正公籍貫之辨。」一文,以曾公實爲衡陽人,而非湘鄕人。阮文達先生已於五月份聯合報副刋中有所論及。玆謹將所知,擧以就敎。曾公所撰先大父星岡公大界墓表:「吾宗自元,明居衡陽之廟山,久無祠宇,吾謀之宗族諸老,建立祠堂,歲以十月致祭。自淸初遷居湘鄕,至吾曾祖元吉公墓業始宏。」又云:「府君之先,六世祖曰孟學,初遷湘鄕者也。準是則曾氏自淸初卽已遷居湘鄕,至星岡周公已六世,至文正公則已八世矣。又所撰其顯考封光祿大夫竹亭公墓誌...

  • 文章曾國藩與慈禧太后幾段對話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8期  作者:向隅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曾国藩 慈禧太后 晚清史料

    淸廷咸、同中兴名臣曾国藩,其道德、文章和功业,言之者多,知之者众,本来不须笔者再述。惟近读「曾文正公手书日记」,内中一节记述他在平定洪秀全之乱后,前往北京入朝陛见情形,及其与当时执政者慈禧太后的一番问答,全为白话文,至感眞切有味,亦为极有价値之史料。特加录载,以广本刋读者。太平天国灭亡后,曾国藩仍在南京任两江总督凡四年之久,在此四年中,曾氏只有剿捻匪时曾至山东一个短期间,其余皆在南京坐鎭。到同治七年(公元一八六八年)九月,淸廷调他为直隶总督,年尾到北京陛

  • 文章論韓愈贈序作品之隱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3期  作者:姜明翰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韩愈 赠序研究 史料研究

    編者按:韓愈,字退之,唐鄧州南陽人,古文家、詩人。由進士累官至吏部侍郎,操行堅正,發言眞率,與柳宗元提倡散體,反對駢體時文,文筆閎中肆外,卓然大家。蘇軾嘗謂其「文起八代之衰」,後世治文者,皆奉爲圭臬。其先世居昌黎宋元豐中追封「昌黎伯」,故世稱韓昌黎,著有「韓昌黎全集」。

  • 文章「莫須有」三字質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1期  作者:楊蔭華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莫须有 岳飞 史料研究

    「莫須有」三字是秦檜陷害岳飛時答覆韓世忠質詢的話,韓世忠聽後不服地說:「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因之,千餘年來,「莫須有」就成為家喻戶曉陷害他人的口頭禪了。雖然大家對這句話的真實性都深信不疑,但作者卻不以為然。「莫須有」譯成白話即是「不一定有」。秦檜是進士出身,無論智慧與知識都超過常人。他被金人俘擄後能夠說服金人,安然逃出虎口,可見他的機智非一般人所能及。他既然欲置岳飛於死地,能向人說出這樣模稜兩可的話嗎?如果這樣又如何取信於他人呢?欲研究這個問題,...

共180条记录 1/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