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诗人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永恆的鄉愁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9期  作者:羅馬 出版时间:2004-01-20
    关键字: 乡愁 台湾诗人 乡愁作品 诗人介绍

    乡恋,是人们高尚伟大的感情。恋乡情结,是世人圣洁朴实的情操,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从古到今,它是作家诗人歌吟不绝的主题。在中华民族的文学宝库中,自(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五四」前后的新诗,灿若珠贝的珍贵之作,光照世人。近代的思乡歌吟,更是传唱不绝。一、万斤沉重的乡愁众所所知,海峡两岸隔绝封锁了数十年。在海峡一隅的骨肉同胞,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思家乡念故土的殷切盼望,产生了痛彻肝肠的呼喊,从诗人的悲歌中呼唤中展示出来。这些从血管

  • 文章簡介李彤河的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張性荃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李彤河 河南诗人 两岸文化

    李彤河先生,河南巩县人,在巩县文化馆工作,他爱好诗作,近年来在河南报刊发表过不少作品,他的诗蕴含着深远意义,读之令人深思构造之美。新诗之难在于结构,既像散文又像缀句,但韵律自然词意畅达,不讲究文意连贯。前后呼应而却能突显出艺术气氛之美。我与李君有数面之缘,曾寄来两篇诗作在河南「故鄕月明」中原诗人新作选上刊载过,我认为很有意义,更因我们现在是须要两岸文化交流的启端,也是文化的探索不可多得的;因此我才秉承这个意思来推行这位年轻诗人的作品,以此沟通两岸的心声

  • 文章芝麻叶·粗瓷碗·胡辣汤诗人痖弦回乡探亲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周熠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王庆麟 诗人 探亲 同乡 痖弦 芝麻叶 思乡

    台湾著名的现代派诗人痖弦(本名王庆麟)先生,于金秋时节回到隔绝四十余年的故鄕——河南南阳县陆营鄕杨庄营省亲祭祖,我和几个文友有幸拜访了他。王庆麟先生一九三二年出生于南阳城南五十余里的杨庄营,一九五一年以痖弦笔名发表诗作而登上台湾诗坛,多次获奖,出诗集多部。一九七七年出任台湾【联合报】副刊主笔至今,在海外颇有盛名。这次王先生回到故里与其说是寻根祭祖,毋宁说是偕妇挈女回老家感受故土亲情和家鄕风韵。听他说一口南阳土话,我暗暗吃惊他少小离家,四十多年鄕音未改

  • 文章在水一方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吳佳舜 出版时间:1993-09-01
    关键字: 王大任 诗人 远客 七绝 海峡两岸

    何教授兴匆匆地告诉我,有一位远方客人要来,届时最好去见见。我拙于交际,倦于应酬,不会喝酒—在宴请、作陪之际很杀风景,所以反应冷淡。何教授说:「你如果知道来的是谁,大概无论如何也想去见见。」我猜了几位,都不对。何教授说:「他名叫王大任,是台湾的著名诗人『立法委员』。」我嗜诗成癖,以结识诗友为快事,来自海峡对岸,更牵动我的好奇心。台湾曾有易君左、于右任「左右」诗坛,「易于」发扬光大传统诗。大陆虽有名宿如柳亚子、郭沫若,但安能不愿「不宜在青年中提倡」的指示

  • 文章五月双修:诗人节·母亲节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湯宜諧  出版时间:1999-09-01
    关键字: 诗人节 母亲节 端午 屈原 格律诗

    诗,言志也,为了舒发心臆,笔之为诗。而名随诗传者,史不绝书,留下千古佳话美谈。历代读书人,从「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汉高祖刘邦,到「礼乐衣冠第,诗书孔孟家」的郑延平成功,可谓一脉相承。五月双修—诗人节民国廿八年陪都重庆文化界,为了激发全国同胞反抗暴日,特选定农历五月端午为「诗人节」,用以纪念历史上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今年是此一意义深远节日六十周年,笔者谨选录海州文献社前任社长,现已望九之龄,齿德俱尊的汤景德敬人先生最近的诗章,既是对时代的感怀与追念,也为文献廿

  • 文章大理放歌·麗江采風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1期  作者:金筑 出版时间:2006-01-28
    关键字: 大理 “第十届国际诗人笔会” 活动集锦

    贵阳 金筑诗人向明、尹玲,金筑夫妇于五月十四日从台北经香港下午飞抵昆明,由蔡克霖兄安排进住樱花酒店。蔡克霖兄是南京诗人,是一位热心、活泼的好友。偏偏我们的行李延误上班机,要过两天才能运来,梳洗非常不方便。昆明年轻的诗人前来相叙,有白云、于坚等人,他们为我们设宴洗尘。席间畅谈诗的创作走向,两岸诗坛活动情形。向明兄是首席发言代表,温文尔雅,对诗坛形势了若指掌,胸有成竹,聆听他的高论,增长见闻不少。晚上我们四人连袂到酒店楼上小饮,翕然尘外,十分愉快。昆明名诗

  • 文章此岸——彼岸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8卷 第3、4期  作者:浦漫湘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王大任 刘文玉 诗人 侧记 海峡两岸

    在我的案头放著从台北市木栅区久康街捎寄来的七首诗词,这是台湾诗人王大任先生『连接文玉先生来函,感成俚句,工拙不计,寄远志感』而就的手笔。我一遍又一遍地读者,随着《赠文玉词长》、《文玉枉顾旧家寒舍》、《忆十届曼谷诗会》……,在不知不觉间,我的心也随着轻轻地步入曼谷—台北—沈阳这条点点相连的热线上……。在一九八八年第十届世界诗人代表大会上,海峡两岸五十位诗人在曼谷会面了。异国相逢,使多情善感的诗人们,平添一种他乡遇故知之感。台湾诗人代表团团长王大任先生(现任

  • 文章參加陶侃一七五〇周年誕辰紀念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3期  作者:陶士君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陶姓家族 陶渊明 桃花源记 中国古代诗人第一 采菊东篱下 悠悠见南山

    一次选出三人都姓陶,这是陶姓的骄傲也是光荣。我这次不远千里来参加大会,其目的是来追求「眞理」来学习祖先处事作人的方法传薪,让陶姓子子孙孙向祖先学习作好人、做好事、为父母争光。我们陶姓一门三贤:⒈陶母截发待宾,封鲊教子。⒉陶侃尽忠报国、勤政爱民、搬砖健身、禁赌戒酒。⒊陶渊明田园诗人第一人名留千古,为官清廉、不为五斗米折腰。现在社会正义不彰,道德沉沦,我陶姓三大贤人的事迹,可以作为改善社会的教材,应该扩大宣传。」最后是陶至锦提案重修陶母墓园圆满通过。下午全体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