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秦腔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鄉情點滴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2期  出版时间:1986-01-15
    关键字: 乡情 同乡动态 秦腔 历史

    △渭南张瑞岐先生,原学得秦腔剧艺之眞传,蓄有根基,经验老到,修持深邃,推为此派之正宗,切如其分。多年来,每値地方剧之演出,或任指导,尽心竭智,以身作则;或饰老生主角,唱腔圆润,做表俱佳,如不谙此中三昧,焉能深入堂奥,获得如潮佳评,在台之秦剧人才,应属于佼佼者,无人伦比。加之其日常敎导后进,热忱周详,不遗余力,唯恐此鼻祖剧艺,在台绝响,激扬固有文化,保护艺术脉络,厥功至宏。故于去年政府首届民族艺术薪传奖之评定榜上,被膺选为得奖人,可谓实至名归,奖掖得体

  • 文章秦腔敎练张瑞岐荣获「薪传奖」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5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秦腔 张瑞崎 获奖报道 “薪传奖” 民间艺术

    第一届民族艺术「薪传奖」颁奖典礼,于七十四年十二月廿五日晚七时卅分,在台北巿社敎舘举行,典礼由敎育部长李焕主持,省府主席邱创焕,台北巿长许水德,高雄巿长苏南成,均参加颁奖,参观典礼各界千余人,盛况空前,中华电视台并作实况录影于当晚转播。「薪传奖」系鼓励民间从事民族艺术工作,有特殊贡献的艺人而举办此项隆重颁奖,因系第一次办理意义不同凡响。秦腔剧团总敎练张瑞岐同鄕荣获个人戏剧类「薪传奖」,在大陆地方戏剧获此项颁奖的,另有豫剧敎练张岫云,共计二人,秦腔

  • 文章秦腔演出记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7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秦腔 戏剧演出 文艺演出 演出评述

    七月十日下午七时西北秦腔硏究社假台北巿实践堂演出腔秦:「探女」、「回船」、「藏舟」、「二堂献杯」四折戏,由吴桢、刘仕枢、贾云峰、杨仕忠负责指导。参加演出人员为大专院校学生、社会靑年、家庭主妇,籍贯有山东、江苏、陕西、四川、台湾等各省。演出精彩,深获好评。第一折「探女」由刘仕枢、张公顺领导,演员有李素芬、洪美根、吴淑惠、陈美妃、郭玉娟多为第一次登台,台步稳健,剧词唱腔淸晰,效果甚佳。第二折「回船」贾维详演渔夫,陈伶婷饰胡凤莲,张公顺、石德印、王美英饰众船夫

  • 文章鄕情㸃滴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乡情 同乡动态 人物悼念 秦腔

    △去年十二月十二月晚间,为纪念文化复兴节,秦腔剧团假台北市三军托儿所有一次生动的演出,在台老一辈名角,菁英尽出,如张瑞岐先生和高夫人王金兰女士的「放饭」常中蓉与张佐雕的「三回头」,井玉玲的「杀狗劝妻」和王银丽的「三击掌」,表演都很精彩,是避地海角三十余年,难得一见的杰作,希望能连续演出带动秦腔剧运,使鄕亲能不时观赏到鄕音。△凤翔刘子英先生,为警界耆宿,风节贞亮,勋猷卓著,昔日在公余之暇,以写文临池自娱,撰述书法洵称精杰老到,近著「芾石书简」一册,内容丰富

  • 文章秦腔为西皮的始祖秦腔作表亲切真实容易引起观众共鸣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19期  作者:張必瑜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甘肃同乡会 《甘肃文献》创刊十周年 秦腔演出

    甘肃同乡会为了庆祝同乡会馆落成及其文献创刊十周年,将于十八日晚间七时在台北市国军文艺活动中心演出秦腔,戏码为「柜中缘」、「杀庙」、「三囘头」、「藏舟」。秦腔为西皮调的始祖,流行于陕、甘、宁、青一带,声调高亢激越,与西北人豪迈爽快的民族性一样,具有奔放慷慨的特色:目前,台湾流行的大陆地方戏曲除了豫剧,就属秦腔最受大家欢迎。地方戏的表演体系不如国剧来的周全、精致,但地方戏却比国剧更生活化、更能深入人心;以秦腔来说,作表方面固然嫌粗糙些,但作表夸张而亲切眞实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