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甘肃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甘肃——中国的「哈萨克斯坦」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34、35期  作者:游賢達  出版时间:1990-09-01
    关键字: 甘肃农业 经济发展 甘肃矿业 出口额 合资业

    黄河拦腰横切的甘肃,农、矿业和轻、重工业发展相当偏倚。该省黄河东南部分,地属黄土高原,地质、水土相当恶劣,农业难有起色,是有名的贫穷地区。黄河西北以迄嘉峪关,是夹在北方的戈壁、南方的青康藏高原间的「河西走廊」,幸赖祁连山溶雪灌漑,走廊上的连串绿洲自古已是重要粮产地,杂粮、瓜果收成不恶,但土地盐碱化现象严重,成为农业一大隐忧。黄河水电、有色金属、石油是甘肃产业最大的希望所在,兰州以上、以下的黄河河段已陆续设立数个大型水力发电厂,估计将成为西北最可靠的能源

  • 文章秦腔為西皮的始祖秦腔作表親切真實容易引起觀眾共鳴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19期  作者:張必瑜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甘肃同乡会 《甘肃文献》创刊十周年 秦腔演出

    甘肃同乡会为了庆祝同乡会馆落成及其文献创刊十周年,将于十八日晚间七时在台北市国军文艺活动中心演出秦腔,戏码为「柜中缘」、「杀庙」、「三囘头」、「藏舟」。秦腔为西皮调的始祖,流行于陕、甘、宁、青一带,声调高亢激越,与西北人豪迈爽快的民族性一样,具有奔放慷慨的特色:目前,台湾流行的大陆地方戏曲除了豫剧,就属秦腔最受大家欢迎。地方戏的表演体系不如国剧来的周全、精致,但地方戏却比国剧更生活化、更能深入人心;以秦腔来说,作表方面固然嫌粗糙些,但作表夸张而亲切眞实

  • 文章李君芳 王驥兩學人小檔案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0期  出版时间:1989-12-01
    关键字: 大陆留美学人 甘肃青年 学人简介

    来台访问的大陆留美学人甘肃靑年李君芳和王骥简介:李君芳小姐籍贯兰州,一九六二年出生,现年二十七岁。小学及中学敎育在兰州完成,一九七八年,大陆高考制度恢复后第一年,考入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一九八二年毕业后,留校任敎。一九八五年得到世界银行贷款一年,到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统计系读硕士,一年后得该校助学金,转读博士学位,一九八七年通过博士资格考试,现为博士候选人,预计明(一九九〇)年初可完成博士学位。王骥先生籍贯徽县,一九六二年出生,现年二十七岁。一九七九年之前

  • 文章甘肃发现古文字比甲骨文还早千年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期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甘肃 考古发现 古文字 大地湾遗迹 挖掘现状

    日本报纸曾报导,在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迹出土物中,发现比甲骨文更早近千年的「文字」。这些「文字」是以直线和曲线等纪录记号组成,但明显地与图画或图案不同,有可能是中国文字里最古老的「意思纪录与传达符号」。据报导,大地湾遗迹比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还古老一千年左右;而且比仰韶文化的直穴式居住方式更进步。被挖出的建筑遗迹,在主建筑物之外,还有若干附属建筑,构成一个类似宫殿式的大建筑。据报导指出,由于中国最古的「汉字」——殷代后期的甲骨文,已属具备相当

  • 文章甘肃严重干旱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9期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甘肃旱灾 新华社报道 赈灾拨款

    法新社北平一九八八年一月二十七日电〕中共的「新华社」今天报导,中国大陆西北的甘肃省发生在严重干旱。飮水缺乏使七十一万人和二百三三十万头畜受到影响。这个旱灾开始于一九八六年,是本世纪中最严重的旱灾。甘肃「省政府」花费九百三十万元(二百四十八万美元)为受灾地区提供飮水。农民纷纷离开甘肃省前往其他地区寻找工作,仅在「宁夏囘族自治县」就有二十万零二千六百多农民前往西藏、新疆、内蒙古和四川等地寻找工作。

  • 文章甘肃京剧团访台 演出西部京剧「夏王悲歌」「原野」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8、49期  作者:李玉成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甘肃京剧团访台 《夏王悲歌》 《原野》 京剧介绍

    各大传媒竞相报导,佳评如潮;专家学者口碑称赞,造成轰动新闻甘肃京剧团应中正文化中心邀请,于九六年五月,来台演出。五月九日至十二日,一连四天,在国家剧院演出新编历史剧「夏王悲歌」,五月十三、十四两天,演出京剧现代剧「原野」,颇受观众赞赏,虽然卖座并未爆满,但却引起台北戏剧界的热烈讨论,和传媒的重视报导,一时顿成轰动宝岛的文艺活动要闻。有「西部京剧」之称的「夏王悲歌」,曾获一九九四年大陆「文华奖」新剧目等四项奖,是当年大陆最受瞩目的创新京剧作品,描述西夏王

  • 文章谣传将有强震 甘肃泾川人心惶惶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8、49期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谣传 甘肃泾川县 地震 新闻报道

    居民纷在大街搭帐棚 挤提存款 更有人远走他鄕【北京八日路透社电】「中国青年报」报导,甘肃省泾川县近来谣传当地将发生强烈地震,导致居民人心惶惶,舍弃家中不住而在大街上搭帐篷,银行中的存款也被挤提一空。虽然当地政府三令五申,要居民恢复正常工作,但仍不能阻止居民抢购车票,逃往他鄕。有「中国镍都」之称的甘肃泾川县,从七月五日以来即谣传当地将发生强烈地震。导致居民人心惶惶,商店关门、投资计划也全部冻结。当地官员表示:「地震谣言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下于眞正发生地震所

  • 文章人定勝天又一則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82、83期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甘肃民勤县 整治河川 防沙治沙 重获新生

    枯城获新生同样位于甘肃,同样因生态恶化变成枯城的甘肃民勤县,经过官方十多年来整治河川、实施防沙治沙和植树造林工程,芦苇、红柳、芨芨草等植物生气盎然,而且诚如一位民勤林业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所说,如今近二十七万民勤县人中没有不会防沙治沙的,光是今年人均植树造林面积,就达到一人七分地。据中新社报导,曾经是中国四大沙尘暴发地之一的甘肃民勤县,长期以来给予外界印象就是黄沙遮天蔽日和人去村空。然而,近日中新社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这个过去令人不寒而栗的沙尘暴发源地已连续

  • 文章大西北神筆駱駝王——楊志印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2、73期  作者:張祖模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丝绸之路 甘肃文化 杨志印 骆驼王 国画造诣

    在二千多年前的亚细亚与欧巴罗两大洲之间,地球上飘起金丝带——西汉华夏文明的友好使节张骞通西域,率领一支浩浩荡荡的马帮驼队,开辟了一条从中国长安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其中有一段被史书称作为「黄金腰带」状的神奇地带,它从空中俯看,地形地貌状如一柄吉祥的「如意」,那使是连绵一千八百公里的大西北甘肃省。甘肃省历史文化积淀极其深厚久远。有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四大「黄金」名片:敦煌飞天莫高窟、「神五」「神六」载人航天飞船、每年发行量超过一千万册、居世界第二

  • 文章甘肃泾川大车祸十二死卅八伤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2、63期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甘肃泾川 重大交通事故 车祸原因 死伤情况

    中央社/台北讯】中新社报导,甘肃省泾川县境内二十四日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造成十二人死亡,三十八人受伤。报导指出,七月二十四日十五时十分,宁夏吴忠市中宁县恩和乡驾験员张立忠驾驶的大货车,载装饰材料由西安至宁夏途,中,行至甘肃省泾川县罗汉洞坡下处,车辆失控抢档时,变速箱破裂,传动轴脱落碎片,与同向行骏的小客车左侧相刮擦。导致该大货车又追撞同向行驶的甘肃临夏电力旅行社的大客车追尾,大客车坠入公路右侧三点九公尺深的水沟,客车内十人死亡,三十八人受伤;大货车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