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日共返回3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戰時期為中國「發聲」的董顯光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5卷 第10期  作者:董其岳 出版时间:2013-10-10
    关键字: 董显光 编辑 台儿庄 抗日战争 蒋介石

    过滤不实的传闻。截至事变结束、国共合作一致抗日,国外通讯社没有任何不利的谣言发布,原因就在于董显光的严格筛检。董显光博士在抗日战争中负责国际宣传,曾潜入敌后,复亲临前线,冒着敌人的炮火,冒着生命的危险,从容不迫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用英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国民坚持抗战决不屈服的誓言之后才最后一个离开硝烟弥漫的会场,屡冒艰险,视死如归。董显光博士在当年国民政府中的声誉与威望,同蒋介石的得力文胆陈布雷和国民政府著名外交家、「中国奥运之父」王正廷并驾齐驱。限于篇幅

  • 文章今昔傳奇的三斗坪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05期  作者:陳濟民  出版时间:1992-10-10
    关键字: 三斗坪 抗日战争 往事回忆 三峡

    生活在深山中,入夜就活跃起来,江轮白天停在峡边,淸晨与黄昏才是航行时刻。笔者有一次在民康轮上遇上了日机追赶投弹,好在峡里山高,日机不敢俯冲,投弹不准,那种坐以待弹的心情,眞是到今犹有余悸。昔日传奇的三斗坪,随抗日胜利而没没无闻。不料今天又在大陆三峡建坝争议中成了世界瞩目的地方。为什么要选定三斗坪为坝址,我回忆当年地理形势,在稊归到宜昌这一段江流区域内,前面的黄陵庙到石牌、到南津关,都是山陡江窄,后面上溯新滩、香溪,而稊归、巴东,也是两岸对立,距离甚短。惟有三斗坪、茅

  • 文章大陸一位署名「清江水鄕」的網民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92期  出版时间:2014-07-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往事回忆 网民心声

    大陆一位署名「清江水鄕」的网民,于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二日在新浪部落格(博客)发表一篇「武宁应该建立一座抗战纪念碑」:小时候我在武宁鄕下大婶家玩时,大婶经常给我们这些小孩讲她以前的故事。因为大婶小时候在战乱中渡过,条件限制没有读过多少书,可以说是目不识丁,孤陋寡闻,又是鄕下老太婆,她讲的那些往事,包括我们许许多多现在的年轻人看来,总认为她是在编故事,嘻嘻哈哈不眞实。她说,她小时候家住在巾口鄕,家门口对面有一座山叫棺材山,又叫观风山,当年抗日打仗山上死了好多兵

  • 文章先君吳劍學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4期  作者:吳家鋤  出版时间:2007-02-01
    关键字: 怀念父亲 从军经历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部,宋任湘军旅长、师长时,唐任其团长、旅长;至于两湖军界,亦多为先君与宋的故旧与部属。这次任命,便是想利用这层关系诱唐就范或对其部属策反。先君认为:由于时移势异,企图利用往日这层关系拉拢分化,很难奏效;又恐因此引发两湖混乱而致乡梓靡烂,故辞不受命,迳回上海。宋则勉为其难赴任,但到武汉后即为唐所逐,并未达到目的。蒋退居台湾后某次,对先堂姊家瑛说「你堂叔就是那个不辞而别的湖南人,抗日时不当汉奸遭日本人杀害的吴剑学是吗?」可见蒋对先君断然拒绝其任命和慷慨赴义所表现出的坚

  • 文章抗日名将孙元良将军逝世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3期  出版时间:2007-06-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孙元良将军 逝世 重大战役 军功

    本会摘录(注:享寿一百零三,遗嘱火化后,适时迁葬南京,伴随南京保卫战英勇为国牺牲之袍泽。)抗日名将孙元良将军五月廿五日在台北逝世,享寿一百零三岁。遗嘱火化后暂厝台湾,适时迁葬南京雨花台,或其他任何公墓,藉以伴随南京保卫战英勇为国牺牲之袍泽。孙将军一九〇四年生于四川成都,北大唸书时投笔从戎,是黄埔一期校友,八年抗战多次参与最重要战役。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死守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的事蹟,孙元良师长将「死守上海最后阵地」的命令交给五二四团团附谢晋元中校。四行仓库

  • 文章明堂史鑒,血肉丹青 《浩氣長流》畫贊(上)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3期  作者:牟群  出版时间:2007-06-01
    关键字: 《浩气长流》 抗日救国 两党团结 重大战役

    共产党员兄弟一般团结起来,为抗日救国而斗争,达到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之目的,是今日唯一无二之任务。“(毛泽东)㈠历史不容忘却,人类须行大道惟二战烽烟六十年,国际格局苍黄覆变,文明进程突猛迅疾之元,中华民族日趋强盛,两岸民众日渐康殷之际,抗战胜利已逾三代,战争残酷,记忆淡出,新生族代,物质裕足,精神虚匮之时,东邻日本,急欲跻国际政治,然又不易旧帜、不改前辙,每有篡改史书、遮掩旧恶,拒绝忏悔之举,此实为中国、亚洲、世界安全之威胁隐患。台海两岸,亦有置中华泱泱

  • 文章超級堡壘基地的建築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4期  作者:(選載)  出版时间:1977-09-30
    关键字: 堡垒基地 驱逐机场 中美合作 抗日战争 民工

    編者按:本文載民國三十三年七月十三日重慶中央日報,承沈裕民先生就所藏剪報影印見寄。所記爲四川民衆當時建築超級堡壘基地之艱辛,與中美兩國團結合作抵抗侵略之精神,用能膺懲暴日,獲得最後勝利。此一超級堡壘基地,當時稱爲特種工程,地點在成都附近各縣,包括四個轟炸機場,五個驅逐機場。開工於民國三十二年十二月,完成於三十三年五月。六月十六日,美國超級空中堡壘,卽由此基地起飛,首次轟炸日本本土之鋼鐵業中心八幡。六月十七日,蔣委員長致電四川省臨時參議會,對於四川同胞半年...

  • 文章葉必誠先生逝世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54期  出版时间:1992-04-30
    关键字: 叶必成 台北殡仪馆 公祭 抗日有功

    福州叶必诚先生二月廿日以八八高龄逝世,四月一日假台北殡仪馆景行厅公祭,并蒙李总统、郝院长等颁挽或吊唁,旅台军校六期同学陈荫湘、潘祖培等执绋,备极哀荣。民国卅四年一月先生适兼任平潭国民兵团副团长,亲率国民兵三路包围,一举歼灭登陆日寇,卤获战利品甚伙,为抗日战役创下罕有事功,至今仍为平潭父老所乐道与追思。

  • 文章胡錦濤:共產黨是抗戰中流砥柱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4期  作者:大陸新聞中心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胡锦涛 抗日战争 共产党 中流砥柱

    大陆新闻中心/综合报导中共国家主席胡锦涛日前以军委主席身分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老战士座谈会上表示,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胡锦涛的谈话显示,尽管国共两党恢交流,大陆今年也大规模纪念抗战胜利,但中共中央长期以来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说法依然没变。胡锦涛的说法,相较民间纪念抗日,并且普遍肯定国军正面抗战,仍然有相当大差距。新华社报导,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展示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

  • 文章舟山計劃打撈「沉没的寶庫」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92期  作者:江定兒 出版时间:2002-06-20
    关键字: 舟山 “里斯本丸” 沉船 东极镇 抗日战争

    今年四月下旬召开的舟山市第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王海刚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关于要求打捞「里斯本丸」轮的议案。这一议案引起舟山民众极大的兴趣。舟山市委机关报——舟山日报还就此事进行了跟踪报导。事情还得退溯到公元一九四二年。那是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残酷的阶段。是年十月一日,日本「里斯丸」轮满戴日军劫来的金银珠宝,从香港运送英国战俘二千余人,在途经普陀东极海域,距东极青浜岛东北约二海里海面时,被鱼雷炸沉。经东极渔民和当时国民政府人员极力营救,约二百名幸运者被

共30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