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墓葬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垣曲縣洪慶觀商城遺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吳麥黃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洪庆观商城遗址 考古发现 墓葬

    可能是宫殿区。考古工作者在直接叠压和打破城墙夯土的文化层堆积中,发掘了很多陶器,多为粗绳纹灰陶,有尖底鬲、大口尊等,还出土了钻有灼无凿的卜骨。在南城墙的东段,发现了一座打破城墙夯土的墓葬,墓内出土铜鼎、铜斝各一件,陶鬲、陶盆各一件,以及少量的玉器等。从地层关系判断,这些墓葬属商代二里岗时期。从出土的文物及有关资料分析,这座城址年代的下限不会晩于二里岗上层时期的公元前十六至十三世纪,距今约三五〇〇年。垣曲县洪庆观商代城址的发现,丰富了硏究我国奴隶制社会发展

  • 文章殷墟考古又一重要發現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8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殷墟考古 青铜器 殷商墓葬 妇好墓 甲骨文

    基址五十四座,及贵族和平民墓葬四百多座,一九七六年春在殷墟宫殿区附近、小屯村北偏西一百公尺处,发掘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将军妇好的墓。据甲骨文记载,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在宫中能主持宗庙祭祀,出外能带兵打仗。她的墓室为长方形,木棺表面有红、黑两色的漆皮,墓口之上建有面积廿七点五平方公尺的享堂。为了保存这些珍贵的遗址文物,一九八七年安阳市在殷墟建立一座占地一百零四亩的博物苑,共复原、仿建了宫殿、楼房各一座,及妇好墓享堂一座,总建筑面积一千多平方公尺。对地面没有

  • 文章殷虛考古尋找商族族群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0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考古发掘 墓葬 殷墟 殷商 族群聚居区

    花园庄宫殿区约四公里。河南省文物考古硏究所工地负责人樊温泉指出,这次发掘的殷墟西区遗址是晚商殷墟都城遗址的一部分,位于整个殷墟遗址的西部偏北地区。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对此地进行了多次发掘,曾发掘到制作青铜兵器的铸铜作坊,大量铸造铜礼器的陶范,大量的墓葬及数座车马坑。从事先钻探的情况看,现在发掘区域地下主要有墓葬、灰坑、水井、房基、窖穴、铸铜作坊等。墓葬除商代晚期的以外,还有大量隋唐以后的墓葬,估计数量有数百座。中国社科院考古硏究所副所长王巍表示

  • 文章绛县帝尧石碑·垣曲东周墓葬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绛县帝尧石碑 垣曲东周墓葬 考古发现

    山西考古人员年来在绛县尧寓村发现帝尧史迹的青石古碑,在垣曲县上亳村发现东周西汉墓葬,连带获得古钱、玉器、钩、戈等珍贵的文物,其墓葬建筑及砖材也极特殊,对硏究古文化艺术均系重要的实物资料。山西省绛县古绛鎭尧寓村日前发现一通青石古碑,碑身刻有「唐尧寓处」四个隶体字。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有关帝尧史迹的石碑。此碑碑头已佚,碑版高九十二厘米,宽四十七厘米,字径十六厘米。上款竖刻:大晋永和二年孟春创立。永和二年,即公元三四六年,距今一千六百五十多年。下款补刻:大清康熙

  • 文章居臺安陽同鄉動態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7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安阳文献 曹操高陵 墓葬挖掘 收支征信 来函

    ㈠安陽文獻組織變更二〇一〇年前半年,社長胡升堂將軍,即告訴主編高安澤,社長只任一年。近來又多次言,決不續任,無奈只好在廿七期刊物社長暫行空缺。希望安陽在臺人士,有教授經歷或年高的碩博士接任,廿八期時盼望有新任社長。㈡編輯文獻經過情形第一、維持高水準,經常到大圖書館,找兩岸各大學學報,有關殷墟、甲骨、商史等資料。考古所新發現的安陽地區古文化。第二、兩岸安陽人的歷史,創新成果及各種生活狀況。第三、兩岸報紙刊載的新事物。第四、兩岸當年發生的重大事情。第五、除文...

  • 文章春秋戰國西戎族、銅器頗精緻新疆古墓遭盗掘、流失古文物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6期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少数民族墓葬群 西戎族 青铜器 盗掘古墓文物案 坎儿井

    ▲宁夏考古工作者最近在固原县发掘出一处春秋战国时期的少数民族墓葬羣,在廿七座墓葬里共出土各种文物二千多件。墓内遗物主要有兵器、车马具和装饰品。兵器有戈、矛、短剑、箭头等;车马具有马衔、马镳等;装饰品有鸟纹、马头、鹿纹等各种牌饰,以及骨质刻品。各种器物除少数骨质外,均以青铜制成。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发现了五件长短不一、两端封闭的针锥铜管,管粗如拇指,长者近半尺、短者寸余。打开后,里面装满了骨针和铜锥,骨针形状及精致程度几乎和现代针没有区别,铜锥则小巧锋利。据

  • 文章两位蒋总统五指山安葬无望重提于花园公墓内兴建衣冠冢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8卷 第3期  作者:王濱 出版时间:2006-03-10
    关键字: 五指山公墓 花园公墓 衣冠冢 两蒋墓葬

    在本會鄉長中,前後兩位蔣總統應是代表性人物,各位鄉長均感與有榮焉,但兩位總統逝世後迄因安葬何處未定,暫厝慈湖、頭寮。前曾有案靈柩落葬五指山公墓,惜因故仍未定案,本人前幾年曾在同鄉會提案,不管落葬何處,但爲紀念先輩,本會新店花園公墓内擇地興建衣冠塚應屬可行,因衣冠塚與陵墓不同,前者僅葬其衣冠以作後人紀念而己,而後者應安葬其遺體,終其往生僅得一處可安葬,而衣冠塚到處可有,觀乎大陸上關公、岳飛等値得後人敬仰者隨處可見,惜大會雖已通過,理事會亦決議送國民黨中央黨...

  • 文章東北零縑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89-08-01
    关键字: 葬石墓 中苏黑龙江大桥 新旧石器时代 战国墓葬

    片,并出土少量陶器、石佩饰物和骨柄铜刀。其中,兽角弯柄铜刀、三个四耳陶罐和一个类似兽类状的土陶器,在本地区是首次发现。专家初步断定,它是当地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时代的羣葬墓。滦河流域一座战国墓葬出土一座战国时期的墓葬最近在河北省迁西县发现。据介绍,墓中出土的器物有陶器、靑铜器两种。陶器有鼎、鬲。靑铜器有鼎、敦、剑、戈等。有关专家认为,这批文物对硏究我国滦河流域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工艺水平和这个地区的文化类型有着重要的实物价値。合建黑龙江大桥 中苏共原则同意

  • 文章沈阳首次发现新石器时期古墓葬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傅仁義 孟祥棣 出版时间:1995-03-01
    关键字: 沈阳 新石器时期 古墓葬群 石铲 金牛山人洞穴遗址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十四日沈阳晚报载:日前,东陵区王滨沟乡尖山子村出土一件新石器时期的石铲,并由此发现了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古墓葬羣。这在沈阳地区的考古历史上尚属首次。十二月十二日,记者采访了市考古队李晓钟队长,据介绍,今年十一月三十日,位于东陵区王滨沟乡尖山子村的卧龙公墓,在修建中出土了一件石铲。该石铲为板状,长二十七厘米,刃宽九厘米,顶宽七厘米,厚一厘米,为对磨弧刃,铲体磨制光滑如玉,据初步鉴定,该石铲为距今六千年前新石器时期的文物,具有珍贵的考古价值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