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农村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直掛雲帆濟滄海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53期  作者:陳永興 閩勇 出版时间:2003-05-01
    关键字: 常熟 东张镇 农村经济 台湾客商 外向型农业

    素以农副产品出口而闻名的常熟东张鎭,外向型农业呈现迅速发展的势趋,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兴旺,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东张鎭是传统的植棉大鎭,早在一九八五年,鎭政府就从日本引进了十公斤荷仁豆、甜豌豆等蔬菜品种,在棉田进行繁育试种,成功后逐步在全鎭并带动周边乡鎭推广种植。十六年后,这两只国际名牌蔬菜在东张种植面积达到近万亩,成为东张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的主力军。「花香蝶自来」,台湾客商黄南富通过市场调研后,相中了东张盛产荷仁豆这一宝地,在一九九五年投资

  • 文章今年放鞭炮,不但城里少——农村为何也明显放得少?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9期  出版时间:2013-05-25
    关键字: 鞭炮 春节 传统民俗 空气污染 农村地区

    今年鞭炮放得明显少了,只在大年夜放了一阵子,十二点过后响了几声就没了。不像以前,从吃过年夜饭起,鞭炮声要响到初一早上。」寨桥鎭吴奶奶十六日告诉记者。据了解,常州市其他农村地区也都有这样的感觉。虽说放鞭炮是传统民俗,但面对春节的「鞭炮轰炸,不少人都觉厌烦。「今年小区鞭炮起码比去年少放了一半,少了往年『碎红满地』的纸屑,少了浓烈的硝烟味,也少了一份担心。「寨桥鎭聚龙湾小区保安谈起今年的变化满脸笑意。在这个鎭的大街上,记者看到有五六家鞭炮摊,生意都很

  • 文章常州外來人口接近一五〇萬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62期  作者:高舟維  出版时间:2008-01-30
    关键字: 常州 外来人口 经济 经商 农村

    ·七%;从事经商和服务性行业的人数分别为一七·八万人和一一·三万人,占总人数的一一·九%和七·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为五.七万人,占总人数的三·八%。据悉,外来流动人口中,来自省外的占五六·五%,来自农村地区的占六五.四%。外来流动人口居住场所仍以积赁房屋为主,占总人数的四三·五%,列第一位;其次为单位内部宿舍,占二四.五%;第三为工地现场,占一〇·八%。(注:(王日曦治印))

  • 文章橫林狄阪村獲文明榮譽稱號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7期  出版时间:2006-03-15
    关键字: 武进 狄坂村 文明荣誉称号 新农村 同乡会

    武进,横林鎭狄阪村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鎭工作先进村鎭」荣誉称号。一九九一年,狄阪村就被列为了全国首批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先后分别摘取了省生态平衡百佳村、省文明村、省卫生村等桂冠。通过「拆一还一」的办法,建起了二〇〇多幢新型农家住宅,修建了护村墙、护村河。为了配套小区建设,村委还先后投资五五〇多万元,对地面进行了硬化和绿化,目前,全村道路硬化率达到了一〇〇%,人均绿化面积三十八平方米。坚持多年为每户村民家庭订阅一份报纸。村里

  • 文章农村转型产业新城 台湾宝珍香见证常州二十年大变身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7期  出版时间:2013-01-25
    关键字: 农村转型 产业新城 工业村 宝珍香 常州市高新区

    (注:常州國家高新區萬達廣場,兼具購物、休閒功能。)大片的農田,分散的民房和零星低矮的廠房,廿年前,大陸爲推動產業發展,選擇數個省份設立了高新區,常州國家高新區是其中之一。當時常州國家高新區所轄區域,絕大部分是鄕村,所以發展工業的聚落也叫「工業村」。廿年後的今天,常州國家高新區變身成爲交通便利、人流密集、服務業發達的花園新城。觀察大陸園區變化的學者認爲,從經濟功能爲主的開發區向綜合性新城區轉變,地處大陸經濟最發達、最活躍的長三角地區的常州國家高新區推動「...

  • 文章今日南頭巷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0  作者:王菊生 出版时间:1996-11-01
    关键字: 元和村 南头巷 农民公园 业余生活 农村发展

    在南門有個村民聚居的村落,幾十年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它就是遠近聞名虞山鎮元和村。元和村所在地大部份就是從前的南頭巷。那時,沿河一條小街,冷冷清清、默默無聞,沒有店舖,更無廠房,只有大片耕地,幾十家簡陋的民房,一所尼姑庵,幾隻露天坑。這裡的農民勤勞能幹,如今家鄉變了樣,生活改善了。在元和村,有農副產品交易市場,飯店、旅館、工廠、商店,熙熙攘攘,十分熱鬧。三百多農戶家家新樓房,寬敞明亮,自來水乾淨,電燈耀眼,不少人家裝上了電話、冰箱、電視機,有的還擁有空調。...

  • 文章帝鄉縱橫談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劉榮生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聂海胜 航天飞船 抗击非典 农村税费改革 惩治贪官

    每日公布一次疫情,启用全省流行病原调查专家库成员,开展流行病调查,做到控制处理发展。③特大疫情是指省内发生「非典」续发病例,或疫情涉及两个以上市、州者。则采取在前两级疫情应急措施基础上,全省动员,群防群控,对疫区进行封锁,局部停止公众集会和娱乐活动、停课,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启动全省临床医疗专家库成员,开展病人救治工作,做到降低发病率,减少死亡率,提高治愈率,防止进一步蔓延。现在枣乡各级组织正在认眞贯彻这些措施,以「防患未然」。三、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仂实

  • 文章工農林優勢發展前景無限《系列三》鼓勵投資興辦大型企業大步奔向繁榮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5期  作者:本刊 出版时间:2009-07-10
    关键字: 贺州市特色资源 地区发展前景 新农村建设 经济发展

    的兴建和发展为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还有年产三十万大箱卷烟的钟山卷烟厂和富川卷烟厂。在三百八石多种工业产品中,有二十七种为省级以上优质产品,有三十九个品种、一百八十八个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以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要行业,得到了高速发展。全市乡镇企业达五四三五〇多家,西元两千年全市乡镇企业营业收入一二七点一亿元,从业人员十四点八万人,个体私营企业三点九一万个,个体私营企业产值一〇六点八九亿元。乡镇企业成为

  • 文章今日蔣巷村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53期  出版时间:2003-05-01
    关键字: 蒋巷村 全国文明村 改革开放 新农村 经济建设

    常熟任阳鎭蒋巷村是全国文明村,又是国家级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江苏省百家生态村。全村一百八十七户七百六十人,村域面积二·〇四平方公里。三十多年前的蒋巷村,是一个「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穷土恶水血吸虫病流行而且偏僻闭塞的苦地方。改革开放以来,蒋巷或者说在常德盛带领下,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发展方针,走上了多种经济所有制并存,「两手齐抓,三业并举」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去年全村社会总产値达二·八亿元,集体工业销售达到二·五亿元,利税超过二千四百万

  • 文章常州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90期  出版时间:2001-04-15
    关键字: 常州 财政收入 农村经济 工业经济 生活水平

    财政收入翻了一番,改革开放、城鄕建设、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和农村经济创出了新水平。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値(现价)八五·七亿元,比上年增长二·四%。粮食总产达一三六·二万吨;油料产量达九·三万吨;肉类产量达九·八九万吨;水产品产量达一一·一万吨。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优质粮油、特种水产、花卉苗木、经济林果等生产基地,养殖业、园艺业占农业产値的比重分别提高到四三·四%和二三·九%。鄕鎭企业改制面达九八%,全年鄕鎭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