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背景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社會安全思潮之歷史發展(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7卷 第1期  作者:潘皓  出版时间:2009-01-31
    关键字: 社会安全 特定任务 时代背景 主要范畴

    协助不幸者解决困难,一是由社会安全工作人员协助当事人发挥潜能,改善其生活的专业服务。其深度虽有所不同,如以其功能发挥来说,就是从消极的解决问题,到积极的增进幸福。但到了一九六〇年,经过西方专家们多次研商结果,已有接近的趋向,大家都同意:「社会安全是运用个人潜能与社会资源,以协助个人调适环境的一种特定工作。」就是由于这样的特性,所以才使各国的社会安全工作,在专业理论,实务方法,人才运用,以及功能的发挥上,一方面因文化背景,经济状况,与人才素质所造成的差异

  • 文章李達最公參與辛亥革命史實初稿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2卷 第1期  作者:陸耀華  出版时间:2004-01-3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时代背景 革命回忆录

    壹、广州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略述先外祖父李公达最,光绪八年(一八八二)生于广东省信宜县。其幼年时期,国内外的情势是:慈禧太后六十寿诞,清廷挪用筹建海军军费白银贰百万两,重修颐和园祝寿,导致军备失修;至一八九四甲午年八月十六日,日本侵略中国属地朝鲜,平壤失守,十八日黄海大战时,中国海军全军覆没,日军继续侵入东北、攻山东荣城,占威海卫,一八九五年二月廿九日攻占澎湖,节节进逼,清廷迫于形势,派李鸿章为全权议和大臣,在日本马关签订「马关条约」,清廷承认朝鲜独立,割

  • 文章西南铁路系统的背景与前瞻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8期  作者:申慶璧  出版时间:1998-12-25
    关键字: 西南铁路系统 背景 前瞻 交通水利 经济建设

    的注脚云:「以此说明滇缅边务之地理背景,可谓一针见血之语也。」继云「扬子江上游与印度之直接交通,为中华民族二千年来,有志未逮之一大事业」。益上溯至汉武帝遣使求身毒国也。清光绪二十八年(一九〇二)中国公使薛福成与英订界约,本以野人山为界,后英人踰野人山而占片马,欲强指高黎贡山为界,并武装占领盗采班洪金矿,民国二十一年,为李希哲所组织的抗英义勇所击溃。这两山的形势,据张其昀氏云:「野人山高度在万尺左右,犹云南之长淮,高黎贡山高度达万四千尺,犹云南之大江。倘使

  • 文章興學育才以國家安危爲己任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7期  作者:朱先淦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教育兴学 “怒潮学校” 军政教育 创校背景 学校发展

    瑞金 朱先淦時勢推移,年復一年。屈指數數,「怒潮學校」奉令改編已四十五個年頭了!當年擔革命,芒鞋萬里征,它代表其時青年學生如火如荼,從軍報國,力挽狂瀾,板蕩伸志節的豪情,假如沒有這所學校適時創立而招生,這群熱血愛國的青年,必然陷入鐵幕,而國家也就失去了這批生力軍。無論是古寧頭戰役,大、二膽島的血拚,無數次的海上突擊(東山島戰役是其中之一)金門九三炮戰,以及近數十年來全國黨、政、軍建設,都有這些堅貞不移,淬勵勤奮的骨幹。所以「怒潮學校」的學生,對中華民國在...

  • 文章泰南回教恐怖分子的分離運動:歷史和現狀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6期  作者:馬振南 出版时间:2014-10-10
    关键字: 泰南回教恐怖分子 分离运动 历史背景 现实事件 社会评论

    约五十公斤的农用肥料自制炸弹,车上尚装有大量汽油,因此爆破后就即刻起火燃烧,造成十多间木板店舖被烧毁。这种恐怖攻击,屡次都造成重大损失。这一次也是施爆于老旧的商业区,其目的是利用频仍的恐怖事件,以驱逐居住在那里的泰人和华人,让非我族人都往别处迁移,离开泰南,以达成他们和泰国分离独立或回归马来西亚的目的。二、泰南回教恐怖分离运动的历史背景泰南有十六个府,发生问题的有四个府,即北大年府(Pattani),陶公府(Narathiwat),也拉府(Yala),沙敦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