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 建设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对“地方自治”应有的认识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8期  作者:福建省政府委員 王壽南 出版时间:1991-09-01
    关键字: 独立 派系 文化 建设 台湾政事

    殷鉴,凡是地方民意代表、行政官员都要把建设家鄕作为自己的第一职志,千万不要利用地方自治来搞派系、牟私利。㈢地方自治是一种政治建设,也是一种文化建设。地方自治是由本地人管理本地的行政事务,很容易让人以为是纯政治的工作,其实,办理地方自治的民意代表,政府官员所显示出来的言行乃是文化的表现。品质低劣的文化表现必然反映地方自治的失败,所以,实施地方自治,首先应注意到文化品质的提升,唯有让金马地区成为「君子」地区才能保证金马地区地方自治的成功。除了上面三点意见之外

  • 文章我們對國是的建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66期  出版时间:1990-10-10
    关键字: 两岸关系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政治评论

    一、遵守宪政体制,只可修宪,不可废宪。二、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促进和谐,建立共识。三、愼选强有力之内阁,要有魄力,肯负责任,痛下决心。四、推展民主法治,维持社会安定,加强公信心和公权力。五、快速实施政治革新,取缔特权肃淸贪汚,满足基层民众的意愿。六、开放两岸民间人际关系,文化交流,促成和平统一全国。

  • 文章投资文化建设是长远的工作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2期  出版时间:1986-12-30
    关键字: 文化建设 精神生活 社会发展

    邱主席说:加强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拓展国民生活领域,充实国民精神生活内涵,提升国民生活品质,创造有利于文化发展的环境,以巩固社会各方面的建设成果,发扬中兴精神,奠定复国建国之基础。文化依需求种类分,有器用文化和精致文化,这两种需求要相互调和。我们的社会不断的在追求快速的经济成长,已逐渐成为富裕的社会,丰衣足食,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大家都没问题时,人们应同时重视追求属于立国传统文化结构的精神生活,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加强的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一件「投资性」长远

  • 文章我們對國是的建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65期  出版时间:1990-08-10
    关键字: 政治评论 两岸关系 文化建设

    一、遵守宪政体制,只可修宪,不可废宪。二、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促进和谐,建立共识。三、愼选强有力之内阁,要有魄力,肯负责任,痛下决心。四、推展民主法治,维持社会安定,加强公信心和公权力。五、快速实施政治革新,取缔特权肃淸贪汚,满足基层民众的意愿。六、开放两岸民间人际关系,文化交流,促成和平统一全国。

  • 文章闕里志行考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孫守儂  出版时间:1981-09-01
    关键字: 孔子 台湾文化建设 书籍介绍

    人民,安和乐利,同享福祉,此足征唯三民主义始克臻国家于郅治,亦唯三民主义所渊源的固有文化,才是我中华民族千秋万世赖以存续光大的精神柱石。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三十年来,我们的文化建设,并未能与政治、经济等建设齐头并进;尤其令人忧心的是:在这一代年轻人的心目中,他们往往视传统与现代为积不相容;他们直认科技第一、功利至上,而耻言伦理道德;甚至斥孔子所承传的道统文化为八股、敎条、陈腔滥调,更把孔子看成为一个巨大的历史阴影,避之呜恐不及……这些误解与错觉的产生,已严重斵伤

  • 文章(社論)談所謂「母語敎學」問題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136期  出版时间:1993-04-25
    关键字: 国语教学 文化建设 社会评论

    立法院近來的質詢,有人以閩南語發問;政府官員中,僅一人以閩南語作答,其他則仍以國語答詢。然在對教育部的質詢中,有人主張以母語爲教學的工具,教育部長則仍堅持以國語教學,但也同意要國立編譯館、國立教育資料館配合當前社會的發展,製作有關自然環境保育、大陸、鄕土及母語教育的視聽教材。將來一旦落實,則語音教學將趨於複雜。以屏東一縣爲例,在九十萬縣民中,即須製作:河洛、客家、排灣、魯凱等四種語言的教材。四十多年前,我們廣東同鄕義不帝秦,追隨政府來台的,數約在二、三百...

  • 文章再创文明的高峯:廿一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李亦園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科技 中国文化 原创力 文化建设 大众文化

    发展才有再创高峯的可能。人本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而出发的思想体系,而同时又企图摆脱以超自我,或以物为中心的考虑,这是一种发自于内在对人存在的意义给予首要尊重的理念,而与外在形式的文化结构无关。从前有人认为中国文字的形式,约束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尤其在电脑发明的初期,更认为中国文字不适于进步的科技,这就是外在形式的看法,近年来中文电脑的普遍,这种说法就不攻自破了。文化建设要政府与民间通力合作在过去四十年之中,政府与民间在发展文化的工作上都相当努力,在某一

  • 文章發展軟實力,要能硬起來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7卷 第4期  作者:彭歌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台湾 马英九 软实力 文化建设 品德气节

    与会者老少咸集,有四五百位济济一堂,果然让我会到了好多年不见的旧友;白头道故,感慨万千。马总统准时到场,发表了很生动的讲演。马先生长身玉立。丰神潇洒,跟二三十年前差不多。他滔滔不绝讲了半个多小时;讲到国家近年来的建设,阐述了今后施政的重点。深入浅出,提要钩玄,听起来很令人鼓舞。他强调台湾的长处在于「软实力」,把发展软实力的前景,寄希望于国内的知识界文化界,尤其是文艺家们在座听众当然都有「深获我心」的认同感。可是,第二天翻阅报纸,有关马总统这番宏论的报导,不过是

  • 文章建设中国新文化刍议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91-04-01
    关键字: 中国文化 新文化建设 五四新文化运动

    本文为吕佛庭敎授于民国三十八年中央日报纪念「五四」的文章,当时政府迁台,风雨飘摇,而吕敎授能从容献言为百年大计,提出检讨文化,足証高瞻远瞩有胆有识,今日读之,有些问题固然植根结果,有些确仍混淆未定,有识之士,应速急起,建立百年文化大计!—编者

  • 文章文風與國運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5期  作者:張植珊 出版时间:1988-04-01
    关键字: 文风的释疑 文风与风格 文风的现代意义 文化建设 国运

    动力。(四)文化领域是有普遍性的,而文风为其开拓领域的触媒:文化本身实无所谓优劣,若眞有所谓优劣的话,那就要看它能否适合人们生存活动的需要。但是文风却有优劣性的,要以对社会的影响是振弊起衰呢?还是腐蚀破坏?吾人所以关心文风与国运的关系,无非就是在关注文风本身是否具建设性地从事文化的拓展。文化与文风关系,可以说文风是文化中动态的一面,有此动态,文化方能显现其社会的功能。回顾明末淸初,顾亭林、黄梨洲、王船山、颜习斋等大儒辈出,一时文风鼎盛,他们力斥玄灵而重实用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