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学术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两岸文化、学术、体育及新闻交流之探讨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8卷 第7期  作者:王卓群 出版时间:1996-07-10
    关键字: 两岸交流 体育运动 教育学术

    最为深刻。记得四年前我返大陆故鄕探亲时,有囘走访村中小学,小学生们纷纷向我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这里的歌曲没有台湾人唱得好听?又我们的电视剧也没有台湾人拍得那麽吸引人?」意味着大陆年轻人受其影响有多深。我相信祇要两岸所有的交流如能都与上面的文化交流一样持续和平交流的态势,增加彼此共识,最后完成统一大业必可水到渠成。但反观有关学术、体育及新闻方面的交流就没有像以上文化交流那样顺利发展了,依据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的一项分析报告指出:一、体育方面——大陆

  • 文章(專載)當前大學學風的檢討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59期  作者:許智偉 出版时间:1981-10-01
    关键字: 大学学风 社团活动 学校教育计划 公民教育 学术研究风气

    香港大学的杜维运敎授在「中华民国建国史讨论会」中,提出一篇相当具有冲击力的论文:民国以来的学风。文中认为淸代的学风为「笃实」,民国以来的学风则为「自由」。淸末的知识分子「衔亡国之痛,竞以笃实的学风,代替明中叶以后的浮夸学风,寄望寓光复大业于学术之中。」而且受到开创者顾炎武谦虚胸怀的影响,「于是学术界一片祥和,于是谦和的客观的治学方法,而学术上的考据整理成果,灿然可观。」相反的,民国以来的自由学风,则「由于自由的眞谛,未被认淸,致实际上流于轻浮的学风、嚣张

  • 文章「小人無才便是德」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7期  作者:李拂一  出版时间:2007-12-25
    关键字: 女性地位 时论社评 学术笔记 女性教育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俗语,流传其广,无论走到那一省区,或是那一国度,只要是有华人聚居的地区,都会听得到。这一句话,究竟始于何时,一时难以稽考,要当远在曹雪芹执笔撰写红楼梦以前[1]。此一俗语,当初应为有感而发。其实自古以来,有才而兼有德的女性,代有传人,且有被称为女中尧舜[2]者,盖不可一概而论也。所以「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俗语,大为女界所诟病。但如果换两个字,而改为「小人无才便是德」,那便是万世不易之理,绝无例外,如有例外者,便不是小人了。云南花卉

  • 文章广西举行辛亥革命八十周年学术硏讨会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2-01-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八十周年 学术研讨会 广西史事 广西教育 广西新军

    八十年十月十日,为辛亥革命起义届满八十周年,广西社会科学院特于十月九日起,在南宁举办「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学术硏讨会」,事先专函专柬邀请各方学者参加,宣读所撰有关辛亥革命与广西论文,并与出席学者硏讨。本会常务理事黄嘉谟敎授与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朱浤源敎授,硏究广西史事已历多年,著作相当可观,特为应约结伴专程前往与会。朱敎授提出论文题为「辛亥革命前后的广西敎育」,内容分前言、淸末的广西敎育,民初的广西敎育,李、白、黄治下的广西敎育,结语等章,全文约三万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