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宪政共返回3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國家根本大法傳承的新年代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宪法 政治评论 民主宪政

    中华民国八十年是宪政改革的关键时刻,对中华民族而言,是危机也是转机,所谓危机,就是宪改如失败,则必对复兴基地带来扰攘不安,如顺利成功,一定对民主宪政带来光明远大的前程。现在是八十年底,由国民大会,立法院,监察院,所有在民国三十六年选出之国大代表、立法委员及监察委员均已退休,而由新选出之民意代表逐步承传民主宪政之推展,再出发,再创新,以缔造复兴基地经济奇蹟之外,再有政治奇蹟之出现,以赓续宪政发展,践履民主成长而壮实。为民族统一而奠定稳固之宏基。

  • 文章談民主、法治與團結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49期  作者:徐銀高  出版时间:1989-07-05
    关键字: 民主 法治 团结 宪政 政治沟通

    建立法治的精神民主宪政的意义,就是透过宪法来实行民主政治,而法治为民主政治的基础,国民所有的行为均需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活动,否则就是违法,法治同时也是民主宪政实施的保证,法律规范成为人民生活准则后,人人养成守法的好习惯,社会才能安定和谐,民主宪政才能顺利施行。管子说:「不淫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政治学家斯契密特说:「国家一切活动均是法律的适用,行政尤见其然。以三段论法言之,法律为大前提,事实为小前提,结论不过法律的适用。」故法律乃法治政治的基础

  • 文章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说:台湾没人卖台选举炒作族群省籍最不道德更不应该把人民当作宪政白老鼠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台湾政事 总统制 宪政

    任命自己人接触这么大的资产。施明德说,如果实施总统制,几任总统下来,一定会有一群人鲸吞蚕食国家财富;此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定会造成无休无止竞选活动。公元两千年的总统大选从一九九九年开始竞选活动,可是直到今天,大选从未落幕,「这几年来,哪一天不在选举?国家哪有安宁之日?」施明德说,这场选战可能还要打到二〇〇八年,「日不落总统大选,国家怎么办?」他说,国家不能被玩掉,台湾人民也不应继续做宪政白老鼠。施明德说,今天台湾人民缺乏信心,与领导人有关。他认为

  • 文章罢免为弊案 倒阁为宪政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2卷 第3期  作者:張亞中  出版时间:2006-06-01
    关键字: 倒阁案 罢免案 宪政 陈水扁

    台大政治系敎授 张亚中倒阁与罢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推动的理由应该也不尽相同。马英九终于决定出手,泛蓝联手推出罢免案。罢免案的理由在于陈水扁家族恶行,政党与人民对于陈水扁做为国家领导人不再有信任,并可耻于其家族的行径,希望他早些下台。倒阁案如果要提出,其背景固然与陈水扁家族的弊案脱不了关系,但是真正的理由应绝非如此,而应该是为了未来政治能够在合乎宪政原理的原则下有效运作,避免再产生少数政府的执政困境。国会多数党组阁是宪政运作基本原理。陈水扁主政六年来,坚持

  • 文章國內重大新聞評述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6期  作者:江炳倫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新闻评论 总统连任 民主宪政 社团活动

    蒋经国当选连任总统民国七十三年国内最具政治意义的大事,应该是国民大会于三月二十一日选擧蒋经国先生为第七任总统,李登辉先生为副总统,使政府政策可在宪政的常规下赓续顺利运作。总统于五月二十日就职典礼中,表示今后政府施政措施,将在「国家利益第一,民众福祉为先」的大原则下,发挥五项中心指标。即⑴强化民主宪政功能,沟通民众意愿;⑵加深危虑意识,树立强忍图成理念,达到民族复兴之路;⑶在安定中求取革新进步;⑷勇于任事,积极负责;⑸建立更有秩序的法治社会本年内所发

  • 文章何宜武面對多方「挑戰」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8期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何宜武 国民大会 国会改革问题 宪政问题

    又马上表示:目前并无急迫性的宪政问题需要国民大会召开临时会予以解决,执政党认为没有召开临时会的必要,连署召开临时会只是少数人的意见。何宜武对外发言有一套规则,首先是陈述执政党的政策,然后就是赞扬执政党的党籍的国大代表率皆忠党爱国之士,一向配合党的政策,最后「同理可证」一切不符中央政策的活动都只是「少数人」的意见。不久前,一些老国代不服何宜武疏导临时会签署,认为何宜武过分膨胀职权·他们表示:国大秘书长只不过是幕僚长而已,凭什么动不动就代表整个国民大会对外发言

  • 文章我們的話 美好的明天,有賴今天的努力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3期  出版时间:1986-03-01
    关键字: 社会建设 行政院 民主宪政

    民众对政府支持的程度也十分稳定。具见民众对政府之有信心,而亦寄以深切期许;但这犹待政府的不断革新,更求进步。而其基本的条件与作为,乃是恢弘民主宪治。因为这是汇集众志群力,加速国家现代化行程的必循途径,也是消灭共产极权暴政,使大陆同胞永享自由福社的有效方法。处非常之时,奠久安之基,就要朝着宪政的大道,迈开民主法治的脚步,矢勤矢勇,日新又新,来累积今日的成果,创造美好的明天。应知我们开国七十五年,播迁来台,亦已达三十七个年度;在大陆,我们完成统一任务,从军

  • 文章由美國軍隊的叛亂實例看國家安全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8期  作者:楊日旭  出版时间:1986-10-31
    关键字: 美国 民主宪政 宪法 联邦法院判例 国家安全

    一、前言美国为世界先进民主宪政国家,总统系国家元首、行政领袖、兼长联邦三军及各州国民兵之统帅,在宪法上、法律上及实际上均担负平时、战时或紧急危难时期安内攘外之国家安全责任,美国总统以三军统帅或依法或应州政府请求而出兵敉平国内动乱,或应外国政府请求或基于条约义务及为维护国家安全利益而出兵国外之史实早成定论,断非少数捷给之士煽情诡辩所可曲解。中华民国今日处境遭受危难冲激,虽坚持宪政,力行民主,但仍有人予智自,妄经释宪,曲解学理,无显国情而侈言「国家最重要价値

  • 文章何宜武談國民大會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0期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国民大会 何宜武 三民主义 宪政

    中华民国的建立,以及宪政体制的实行,皆为 国父孙中山先生所首倡,而总统 蒋公则完成之。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召开制宪国民大会,通过「中华民国宪法」,民国三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开拓实施宪政迄今。国民大会代表全国国民行使政权,第七次会议将于明春召开,选擧总统副总统,负其时代使命,群皆重视。前台北市福建省同鄕会理事长现为常务理事之何宜武先生,为国民大会秘书长,知之较稔,中央月刋社刘本炎先生曾向何氏访问,有所解答,玆特转载于次,俾读者能对国民大会的性能

  • 文章完成時代使命,功成身退憲法臨時條款,對穩固國本,有不可抹滅貢獻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7、28期  作者:楊大乾  出版时间:1991-12-01
    关键字: 宪法临时条款 政治民主化 宪政改革

    动员戡乱时期,宪法临时条款,经由国民大会废止,由宪政当选之中华民国第一届国大代表,政府五院立法之委员、监察委员在本年底,将全部退职,修宪后将选出第二届的立、监委、国大代表,是中华民国宪政改革史上的重大历史任务。临时条款所产生国会,在台湾四十多年来对我国领导中心的巩固,政治的安定,经济的繁荣,有不可抹灭的贡献,使国家得以在稳定中持续发展。台湾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民生凋敝,百废待举,政府迁台后又面临中共威胁,唯有先求政治稳定,再求经济发展,才是唯一

共36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