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孙中山精神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兩岸文化交流報導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31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孙中山精神 印尼山洞赤壁画 南京大屠杀 卢沟桥纪念 两岸交流

    一、两岸各自论述「孙中山精神」——王铭义一九四九年初,蒋介石总统下野前夕,在一月十六日日记写道:「正午,到陵墓谒陵默祷,此为离京别陵之纪念也。」蒋到中山陵「别陵」,结果成「辞庙」。三个月后,解放军攻陷南京。终其一生,蒋氏再也没能回到中山陵。南京曾是中华民国诞生地、《中华民国宪法》明定的首都,南京也成为两岸隔海分治的起源,中山陵则是两岸最特殊的历史连结。然而,中华民国政府对南京总是有着「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的历史阴影。二〇〇五年,连战

  • 文章許歷農:新黨代表國民黨的正統

    来源期刊:《安慶鄉訊》 7、8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许历农 正统精神 国父思想 三民主义 孙中山

    一再受到不公平的打击,终于自立门户,他的心情也从起先的激动,到现在的坦然。因为中国国民党从孙中山先生创立兴中会以来,名称曾经有过多次的改变,而每个阶段更改党名都有其历史背景与原因,基本上都是革命事业遇到重大关键的变化。许历农在文中举例指出,当年袁世凯窃国,国民党内忠贞同志受到打击、排挤,甚至暗杀,而多数党员不明是非,或趋炎附势、或噤不敢言,中山先生只带极少数同志逃亡日本重组中华革命党提振党魂,到二次革命才改名为中国国民党。他说,从这段历史来看,党的名称就不

  • 文章「广东精神」是什么?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14期  作者:許之遠 出版时间:2001-10-01
    关键字: 广东精神 鸦片战争 黄花岗之役 孙中山

    为祖国生存与发展而捐输不断的精神。我国自鸦片战争以后,已沦为列强的「次殖民地」;这个名称是国父在沉痛中发明的。传统殖民地还有一个宗主国保护,次殖民地连一个保护的宗主国都没有,列强只顾瓜分中国,大家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也不必需中国承认,列强彼此认同便可,中国无力抵抗,任由宰割,连殖民地都不如,因此称为次殖民地。海外华侨看到祖国的危亡,已迫在眉睫。从初期支持康梁的保皇党到孙中山的推翻满清,过程虽有转变,但为祖国的生存与发展而出钱出命,其目标则一。黄花冈之役

  • 文章友爱包容发扬广东精神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36期  作者:鄺少真 出版时间:2003-08-01
    关键字: 广东精神 台北市广东同乡会 理监事改选 孙中山 粤剧公演

    当宝岛上有政客以制造族群为选票本钱,引起海内外同胞同声嗤之以鼻之际,如果我台北市广东父老仍有人不抛弃封建旧思维,则我们所讪笑台独的搞分裂行径,也不过是五十步与一百步之差而已。「中国人是一盘散沙」的诟病,也应该到此为止了。国父孙中山先生功成身退推辞总统大位,虽然有小器者戏言「广东佬搞革命,外江佬做总统」,但也显示了广东人的宽广情怀。香港回归中华民族怀抱,由上海人董建华先生出任特首,百分之八十居民是广东人的香港,却没有因「为什么上海人管我们广东人」的幼稚思维而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