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儒家思想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华文化)如何践履仁与爱、忠与孝的精神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25期  作者:楊文斌 出版时间:2001-10-01
    关键字: 儒家思想 孝道 孔子

    中国儒家思想,一脉相承,绵延生生不息数千年,已为举世崇仰不移之事实,亦为博大精深不易之哲理,其中所标示的「仁」与「爱」、「忠」与「孝」,更是深入人心,而为治国平天下之大经,则为孔子外王之学,至于知天下之化育,夫焉有所得,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以及诚正修齐,都是以仁为出发点,而为内圣之学,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成己仁也,夫仁者己欲达而达人,然则再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仁爱表现了人类的人性本善之最高境界,因此,维护了人群与社会

  • 文章儒家思想、科技发展与现代化中国之追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2期  作者:沈清松 出版时间:1986-12-30
    关键字: 儒家思想 科技 理性 实践 现代化

    台湾、南韩、新加坡、香港等亚洲四条小龙近十余年来的经济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此类经济发展型态是否和儒家思想有关,早已引起中外学者硏究的兴趣,其原因可溯自韦伯在「新敎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所提出之论题,认为某一团体的经济发展与该团体的信念和规范体系有关,例如资本主义之兴起与新敎伦理有关。类比言之,亚洲四条小龙的经济发展或许与某种俗世的儒家伦理有关。康赫曼(Herman Kahn)在「世界经济发展—一九七九年以后」一书中肯定儒家伦理在其中扮演之角色,指出儒家

  • 文章天涯若比鄰 比鄰若天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2期  作者:吳紹起 出版时间:2015-02-10
    关键字: 资讯时代 价值观 人文 儒家思想 心理

    的工作,以进行全民精神陶冶,进而提升国民生活素质,也就是人文建设。值此转型时期,势必重视人文建设,以确保利他之理念与价值观,儒家思想一向被视为典型的人文主义,因为儒家强调人生责任,并重视人伦关系以及肯定人格的价值、人生的责任在服务社会贡献社会,创造人生价值,所谓:「生活的目的在增进人类全体的生活,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的生命。」儒家思想非常重视伦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孔子提出「仁爱」思想是要推己及人,同时倡导由亲及疏,由人际伦常而扩展至人对大自然的关爱

  • 文章心灵改革与儒家思想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8卷 第1、2期  作者:汪漁洋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儒家思想 孔子 教育 法律 荀子

    古时人怎么说?论语颜渊,风行草偃,德教之化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对季康子语疏,君子为政其德若风;在下小人从化之德草,加草以风,无不仆者,犹化民以正,无不从者。古圣先贤希望人们抛弃邪念一心向善,化民以正,不管有无宗教信仰,以纯洁的心理处人治事。是以今之心灵改革之呼吁目的达矣。不过在今日之民主时代,人人有思想意志之自由,这种心灵改革之呼吁,显得不够积极,化民之力亦不够坚强。为国家长治久安计,人民乐业,还是普及儒家思想,孔孟学说,合于国民

  • 文章「供養父母」之爭係「衰世」之徵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158期  作者:黎晉偉 出版时间:1995-03-02
    关键字: 供养父母 老子 儒家思想 孝道

    最近新加坡議會對兒子供養父母應否立法規定引起激烈的論爭,在辯論過程中,贊成者與反對者,儼然旗鼓相當,亦爲少有的現象。照該法寀規定,如兒女不供養父母,父母有足夠證據,向法庭提出申請,兒女便要每月付給雙親生活費用,或一筆金錢,來供養他們。違者可罰一千坡幣及入獄一年。此案一讀時,已獲些微的多數票通過,但提案仍然提出解釋,該案的立法精神,並非提倡儒家或任何宗敎的「孝道」,而只是爲「退休的老人提供一種保護網」。也因此,也主張將「奉養」正名爲「瞻養」,以示只負責「供...

  • 文章中華文化歷久彌新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5期  作者:驪山  出版时间:1991-03-01
    关键字: 孔子 老子 儒家思想 张载 中华文化

    大无畏的英雄气槪。陕西临潼县东郊秦始皇陵寝兵马俑的宏伟壮观场面,就是最好的证明。它被中外游客誉为世界八大古迹之一,实至名归。有人说:「不到西北,就不算到了中国」。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丰富遗产,不仅是华夏民族的瑰宝,也应视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三、儒家思想,光辉灿烂至圣先师孔子的忠恕与仁爱思想: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是「仁是爱人,仁民爱物」。自身修养的「居处恭」及在处事上的「执事敬」,以及「在邦无怨,在家无悔」等箴言,在在包含了无懈可击的眞理

  • 文章美國會通過尊崇孔子案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儒家思想 美国国会 尊崇孔子案 中国文化

    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八日是孔子二千五百六十年诞辰纪念日,美国德州民主党众议员格林、向众议院提案,认为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大陆、台湾、韩国、日本、越南等广泛地区影响深远,而且显现出孔子思想的潜移默化。格林在院会发言,表示他服膺孔子的思想,诸如「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等。他在国会问政以劳工大众的权益为主。美国众议院以三百六十一票对四十七票通过格林的提案。决议文表示:「孔子在西元前五八一年九月二十八日生于中国山东省曲阜县,是历史上最

  • 文章(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何以将会广受世人之崇敬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26期  作者:前中華倫理敎育學會會長陳立夫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进化论 西方文化 儒家思想 《中庸》

    的索忍尼辛,在美国哈佛大学所谓的「一个分裂世界」,就有许多论点与儒家思想相通,他主张精神与物质的平衡,以矫正西方社会的物质偏差,正是中国所崇尙的中庸之道,这些都可证明儒家思想的确具有新时代之意义。一九八八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集会于法国巴黎,曾发表共同宣言,其中有云:「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回到二千五百余年前的孔夫子那里,去寻求智慧!」前淸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在他回国时,路过福州,当时曾留学英国的著名文学家和海军将领,他的好友严复先生,正在福州基地

  • 文章從孔子言「信」,談兩岸關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2期  作者:齊衛國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孔子 儒家思想 传统道德 两岸关系 政治理念

    壹、前言《三字經》中有「趙中令,讀魯論,被既仕,學且勤。」此事係敘述宋朝時的趙普,他已做了宋太祖的「中書令」(宰相),太祖問他所讀何書?趙普對曰:「讀魯論。」太祖曰:「這書幼年所習,如今看它何用?」普對曰:「若要齊家治國平天下,盡在這魯論中矣!」查《論語》一書,乃孔子傳道之書,和他的弟子論學問、論治道、論禮樂等等,分爲二十篇,是孔子中心思想之所在,對「信」字非常講求,在這二十篇中,竟有十篇講到「信」字,可見其重視之程度了。至於講「信」的篇章及其文句爲何?...

  • 文章儒學現代化的意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2期  作者:葛建業 出版时间:2010-04-01
    关键字: 儒家思想 人文思想 西方哲学 政治体制 西方民主

    就潜藏在「民本思想」之中: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无意中讲了一句眞话,他说:「他认为儒家思想是让新加坡成功的主要原因」!此话不假,因为新加坡有百分之八十五是华人,他们早期都是以儒士的身分移民到这块英属殖民地的,世代相传,如今还保持着儒家的传统,宽恕待人、中道不倚、勤劳朴实,使新加坡快速地成长,成为今日举世竞争力第一的城巿与岛国!李光耀先生在一九九五年八月还讲过一段话,颇耐人寻味!他说:「西方价値观念已经导致西方社会的废败及道德解体,为了避免重蹈上述类似的道路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