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庸》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何以将会广受世人之崇敬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26期  作者:前中華倫理敎育學會會長陳立夫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进化论 西方文化 儒家思想 中庸

    强人同己,就是私,不是公。所以,人与人相处,应抱着「爱其所同,敬其所异」,忍小异而持大同的态度,「公」才能显现。今天在社会上许多人希望别人完全同他一样,那就是私心作崇,世界上那会有和平可言。2.人从天道学来的第二个字是「诚」。天地无时无刻不在动,其原动力,称之曰「诚」。所以中庸说:「至诚无息」,又说:「诚者天之道也」。人为宇宙间的一个小单位,亦秉赋此种动能而生,故又曰:「诚之者人之道也。」诚用之于人道,为一切学问道德的根本,所以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

  • 文章重振企業文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6卷 第12期  作者:吳紹起 出版时间:2014-12-10
    关键字: 企业文化 人文精神 食安问题 行利重义 中庸

    包容万物,滋养万物,造福万物,并以提倡人文精神教育,力行仁义道德,用美德来造福万物,亦即尽人之本份与职责,实践天理与良知,始能心安理得,坦然无愧于天地。在多变的改革环境中,我们要守经达变,力求物质与精神并重,并求利重义,在顺变中要求力行中华文化的中庸之道,中庸乃不偏不倚,在顺应环境变化中,求得适时适地的最适当的变革。做得不偏不倚,并依据守经达变的不易原则,行事要「当行则行,当止则止。」阐扬中华人文道德思想,对匡正时弊与导正风气,具有正面作用,儒家强调凡事先求

  • 文章全球華僑,華人推動中國和平統一大會觀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3期  作者:陳有聖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海峡两岸 和平统一 促进会 一个中国原则 中庸之道

    主和固,综合为一,礼乐兼施,乃得中庸。尙书此十六字,为尧、舜、禹三圣传授心法,为中国道统之渊源。自古迄今,中国之教育宗旨,以礼乐为方法,以中道为目标。中庸为通权达变,奋发向上,并非平庸,中庸时中之义为把握时机,力求上进,折中至当,达于至善。换言之,中庸为和谐中求均衡,由均衡中求进步。人心为何?道心为何?去人欲,存天理所谓人欲天理,正为人心道心恰切注脚。人心即人欲充斥之心,道心乃存天理之心。人均有人欲,人亦有天理,然人欲与天理,不能平衡,人欲常掩盖天理:故人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