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政策共返回7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總統申令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6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73-09-30
    关键字: 政策政令

    中華民國四年九月十日前據肅政史夏壽康等呈劾福建巡按使許世英劣跡昭著,貽害地方等情,當經派令王祖同前往確切查明呈復核奪。茲據復稱:原參所指律己、用人、理財諸端,多有傳聞之誤,逐案調查,就地考察,按諸事實,徵之案牘,並摘錄證據,據實呈復等語。福建巡按使許世英,旣查無溺職殃民情事,雖於屬員嬉游,曁案犯朦請槍斃,均有失察之咎。惟該巡按使到任以來,尚能奮發圖治,策勵進行,深知顧全大局(當係指體念中樞財政困難,解足京款而言),自是過不掩功。著從寬免其置議。省會警察廳...

  • 文章論國家賠償制度序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8期  作者:王鈞章  出版时间:1978-07-10
    关键字: 赔偿制度 政策

    本文作者:國立中央圖書館法律圖書部負責人兼任中興大學曁臺北商專法學敎授

  • 文章迎新建設開新運

    来源期刊:《浦城鄉親》 第25期  作者:葉國泰 出版时间:1995-01-10
    关键字: 台湾 富裕 和平 政策

    中华民国载着历史巨轮与千秋大业,已迈向八十四个年头。回忆三十八年政府于风雨飘摇中播迁来台,在这个缺乏资源而百废待举的小岛,真所谓生聚教训,肝胆相照。四十多年来由政府痛定思痛,以孤臣孽子之心,与全民同舟共济,励精图治,由于政府与全民的精诚合作。以及在三民主义政策的正确引导下,实施三七五减租,耕者有其田和地方自治,进而由手工业,轻工业,重工业循序渐进,并由劳力密集,资本密集而迈向技术密集。再加上有力的经贸规划与拓展。复兴基地居然由一贫穷的小岛,一跃而成

  • 文章苦悶的台商卡在商機和戒急之間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1期  作者:華英惠、周德惠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台商 企业 投资 政府政策

    心中的問號短期恐不易有解答流逝的時間是一言難盡的期待

  • 文章期中考評馬英九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4期  作者:呂作遐  出版时间:2010-08-01
    关键字: 马英九 内政 外交 两岸政策 经济政策

    马总统就职二周年,任期将逾一半,该是我们做头家的对其期中考评的时候了。二〇〇八年,马人气之旺,声望之高,可说无人望其项背。选举结果,赢对手二百廿多万张票,得票率近六〇%,这是台湾举办民选总统以来得票率最高的一次。马总统就任总统伊始,适逢国际经济风暴席卷全球,台湾受创很深,加之前任总统陈水扁采用锁国政策,贪污腐化,挥霍无度,导致经济衰退,国库空虚,赤字高达台币九兆元。马总统虽组成坚强内阁,延揽多位财经专业人士辅佐,颁布多项复苏经济政策,因受主客观环境限制

  • 文章政治穩健發展的兩個要素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8期  作者:江炳倫  出版时间:1985-05-01
    关键字: 政治发展 社会政策 政治参与 开放

    政治体系的稳定茁壮,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一是要能够不断创新政策,以对应内外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问题;其次是要能够建立适当的制度,以涵容社会变迁所衍生的各种新势力。创新政策因应环境变化社会变迁的动力,可能来自本身生活条件的化移,也可能是外来势力所引发的,或者是两种因素各居一半。就今天亚非地区普遍追求工业化和现代化而导致社会形态丕变的情形言,我们很难说其变动的最主要原因不是外来的,都是受西方势力难以抗拒的冲击。大致言之,由内部因素所引发的社会变动较为缓慢温和

  • 文章溝通以致祥和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5期  作者:江炳倫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台湾政治 政策沟通 政党政治

    执政党中央政策委员会三位副秘书长,于本(五)月十日与七位「党外公共政策研究会」代表餐敍,就共同关切问题进行意见沟通,并达成三项结论:一、参加人士对中华民国宪法的实施都具共识,至于如何积极推动民主宪政,仍有待继续磋商。二、参加人士对「公政会」及其分会的成立都表示同意,至于「登记」和「名称」问题,仍有不同意见,有待进一步磋商。三、参加人士一致同意,在磋商期间共同为政治的和谐努力。海内外学者于获知此消息后,大多数皆甚感欣慰,认为此将有助于化解近年来颇令人忧虑

  • 文章臺北市的交通問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期  作者:黃麗飛  出版时间:1978-05-20
    关键字: 公共交通 交通政策 中美比较

    六十六年十二月十一日,我在臺北一家日報的社論中,讀到一條消息,說是「中央社報導,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敦市議員孟克恕在此訪問,臨行曾表示,臺北市實在是轎車太多,影響了交通,他曾提供休斯敦市的經驗,希望市政當局大力勸導民衆搭乘大型公車,以減少交通的流量與街道的擁擠,而且藉以節省能源,解決停車與汚染等問題」一節。(該項消息原先登在何處,恕我未見到)。讀此,不免使我要一談「好漢當年勇,」把舊話重提一番了!

  • 文章論住者有其屋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7期  作者:李志鵬  出版时间:1992-01-20
    关键字: 住宅问题 民生 政策研究

    近年來地價暴漲,房價狂飈,一棟三、四十坪房屋,往往要六、七百萬元,實非一般公務員及升斗小民所能問津,欲解決大衆住的問題,實現住者有其屋理想,實非易事。李鄉長志鵬曾任立法委員十餘年,在其任內,對於人民住的問題,非常重視。早在民國六十三年三月一日,卽對行政院提出質詢,呼籲政府大量興建國民住宅,解決民衆住的問題,政府雖十分重視,積極將眷村改建為現代化之國民住宅,配售給村民及一般民衆,而粥少僧多,仍難滿足社會之需要。玆特載此一質詢文稿,豈惟表彰李鄉長立身議壇之善...

  • 文章低調慎微 馬英九的半執政告白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3期  出版时间:2008-03-10
    关键字: “总统选举” 专访 台湾政情 政策

    稳当选」声中,结结实实连输两次总统大选。在国民党立委胜选、民进党新败,他个人看好度遥遥领先之际,马英九反而更戒慎恐惧。马英九密集地接受媒体采访,谈政策、谈愿景、谈他能为台湾做些什么,尽管低调慎微,搬出各种数据证明自己比对手更强的他,仍然难掩他强烈的企图心。他说,他要做「全民总统」,「虽然陈水扁也说过,但他做不到,因为我的个性、风格和他不一样」。马英九并不喜欢人家说他「傲」,但面对民进党这个对手,他显然认为自己值得骄傲。早在第一次选台北市长时,马英九就曾大声

共76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