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感想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湖口看兵操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3期  作者:陳湧濤 出版时间:1987-02-04
    关键字: 台湾阅兵 场面 感想

    精淬勁練的三軍今年國慶日以後,國防部於南北陸海空軍事基地、分别擧行軍事演習,南部以海空聯合作戰,北部則陸空聯合作戰演習爲主,並且分期實施,旨在加強復興基地防禦作戰之演練,並由有關單位邀請回國參加慶典之愛國僑胞駐華各使館武官及夫人,以及地方人士(包含民意代表、地治基層幹部,各級學校敎師,工商人士,退伍軍人、後備軍人,軍眷等)分批前往指定地點參觀,筆者有幸承邀參觀湖口陸空聯合作戰演習、接獲邀請通知後,旣感興奮、又覺榮幸。××日清晨五時起牀,盥洗畢偕妻前往乘車地點...

  • 文章选举后的感想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66期  作者:許倬雲  出版时间:2000-04-20
    关键字: 选举 感想 选战 台湾 选民

    (中硏院院士、本會名譽理事)許倬雲熾烈的大選昨日終於落幕。我們向當選的陳水扁先生道賀,也向落選的各位參選人致意。美國四年一次大選,選舉時競爭激烈,選情相當明朗時,自忖失敗的候選人,都會有一篇聲明,承認失敗,並且向勝者承諾為了選民及國家,願意共同努力。這一舉動,雖已成儀式,卻也不失君子之爭的風度。台灣的這次大選,平心而論,表現最好的是選民,整個選戰過程,相當寧靜。至於參選的各陣營,其戰略仍不外於佈樁腳、拉派系;戰術也不外於擺流水席、廟宇進香、承諾補助。這次...

  • 文章臺灣省政建設觀感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黃中 出版时间:1986-07-15
    关键字: 台湾建设 参观感想 市政建设 工业建设 设施建设

    铁路无法派上用场。隧道内尽管抽尘机、送风机运转不停,在开挖段仍是一片迷濛,人在其中,颇有压迫感。隧道工程的艰钜由此可见,对开挖、灌浆等工程人员,不油生出敬佩之心。」(见台湾月刋七五年三月号)笔者因此触发一个感想:就是台湾的工商业及交通已相当发达,足与美、日、西德抗衡,但农业仍待改进。即所谓「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二者不可偏废。在农业方面,虽有李副总统在任省主席时,提倡「十万农业大军」,而行政院俞院长亦有「十四大建设的基层建设」,但与工业建设相比

  • 文章我参加竞选台南巿议员的动机及当选后的感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丁作韶 出版时间:1973-04-25
    关键字: 台南市议会 议员选举 民主制度 老年人 动机 感想

    羣。在此次巿议员的竞选中,我非常感激民众对我的支持与爱护。在东南区七十个投票所,没有一处没票,没有一处不大力支持。三千六百三十多张的选票代表了士农工商全体人民的爱护。大家给我一个新的服务机会,我当努力以赴。㈡谈到当选后的感想我首先要说台南巿民是进步了。台南巿民是在很理智的情况下选择了他要选择的人,我「淸淸白白的竞选」,我没有买一张票。但大家都踊跃的投我的票。大家都说这个人学历最高、资历最高,大家都说我这个人好。我实在不敢当,但大家能单在人方面着眼,不注重钱

  • 文章对千禧年几点感想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1期  作者:毛宗易 出版时间:2000-02-10
    关键字: 千禧年感想 全球轰动 政府行为 宗教祈福 道德问题 平淡心

    用途越多,成就也越大,若不作正当运用,即为浪掷光阴,消耗生命,到头来一事无成,吃尽老苦,成为无家无业之流浪汉。五时间可淡化一切,不管如何快乐?如何痛苦?书读得最好,记得最多,均会时过景迁,逐渐淡化,甚至遗忘。今天千禧年之狂欢,将来只能成为淡淡回忆,为人何必过于执著?以上所述即为千禧年之几点感想,供大家参考。并欢告大家,珍惜幸福,幸福于人无害多利,不应人在福中不知福。笔者能与众不同,不受千禧年狂热影响。而以平常心度过,因笔者早已认定时间为静态,一切变化均人为也

  • 文章如何適應甲子年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29期  作者:葉秀峯 出版时间:1984-06-10
    关键字: 甲子年 新时代 阅读感想 传统文化 长寿之道 电厂

    今年是甲子年,是百年難遇的一年。以干支計年是中國獨有的方法,也是有難解的奧秘。說他沒有理,但考證歷史的人,卻振振有詞。姑不論其理由如何,但這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卻是事實。在我們中國是第七任總統副總統的新任。政府一定有一番新氣象。而國際局勢又似有不少的結有待解開的事機時機。我們不能以隔岸觀火的心理看一切。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個新時代也要看開始的甲子年。這不是故作懸想;而是必須脚踏實地的謹愼作考慮。因此秀峯願有所陳述:第一,想介紹兩本必讀的書:...

  • 文章出席第二十二屆世界美術教育會議之觀感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21期  作者:凌嵩郎  出版时间:1976-01-20
    关键字: 世界美术教育会议 参观过程 参观感想 美术教育

    佛像,这是淸末王道士发现,波法人斯坦因,伯希和等人买去,后虽由罗振玉请求满淸政府制止,但已为时十年,而流入外国者甚多,在纽约曾见到两个雕塑佛像,高有二公尺,宽三公尺,是北魏产品,在龙门弄去的,另有佛头,佛手,佛脚等,我们之宝物实在太多了。个人在国外有几点感想:㈠我们之女孩子化粧都学外国,如画蓝眼圈,殊不知这是欧美女人眼皮厚,有黑色皱纹,乃用蓝色掩护,他们如是白色眼皮者,便不抹蓝眼圈,可惜我们不知其所以然,一味模仿,㈡巴黎服装为人称羨,实则非是,我之友人即开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