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风景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各位鄕親注意您的家鄕改名現況

    来源期刊:《江津》 第43期  作者:陳懐禮 出版时间:1994-02-01
    关键字: 江津 沿革 地理 风景 辖区

    铁路、川黔铁路、公路、长江、綦江等运输,水陆交通方便。特产广柑,驰名中外,红桔、油酥米花糖、嘉陵江花生、江津白酒久负盛名。风景名胜四面山、黑石山、关家洞、石门大佛、魁星阁、莲花石。江津县于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日改建为江津市。从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起,撤销区公所,调整鄕、鎭建设。将原辖的十四个区、八十七个鄕、十四个鎭调整为四十六个鎭、二十个鄕,由市直接领导。一、撤销德感、油溪、吴滩、石门、石蟆、永兴、龙门、李市、蔡家、柏林、先锋、仁沱、贾嗣、杜市十四个区公所。二

  • 文章美麗的惠州,我愛您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1卷 第3期  作者:文玉蘭 出版时间:2013-07-31
    关键字: 惠州 经济 风景 城市

    湖、海、山、瀑、林、泉、洲、岛、岩、穴,应有尽有。它们在惠州尽显亮丽美艳,竞逐时尚风流。在旅游热潮中,惠州成了这道靓丽风景线上的宠儿。每年中外游客倍增,仅去年高达一千四百万人以上。美丽的惠州,我爱您。您历代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宋有道教「南宗五祖」陈楠。明有名臣叶梦熊,名儒杨起元。清有铁笔御史邓承修。著名诗人江逢辰。特别是到了近代,有邓演达、廖仲恺等人,把惠州人文历史推向高潮。还有马来西亚的传奇人物,开发吉隆玻的先驱叶亚来。他也是惠州人,在马来西亚率领华侨

  • 文章溫州未來不是夢(十七)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6期  作者:蔡似靜  出版时间:1996-12-01
    关键字: 温州 风景名胜 观光业 发展规划

    推广温州山水甲、企划温州山水向世界行销温州山水,自古有名,一六〇〇年前,刘宋温州大守谢灵运以楠溪江风光的灵感,成为吾国山水诗的开山鼻祖,诗以山水成名,山水则藉诗的流传宇内。世人咸以瑞士为世界公园,纷纷前往观光,殊不知瑞士的自然景观不如温州很远,特以楠溪江、雁荡山、百丈漈为例,看:瑞士有没有这样的景点?㈠楠江春水如梦流:楠溪江风景之美,古代就已闻名,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就有求仙问道之人来此隐居,刘宋时期,它孕育了中国第一代山水诗人谢灵运,稍晚一些,萧梁时期

  • 文章二十載封山 豐厚回報 雁蕩鳥語花香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1期  作者:王祥斌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雁荡山 风景名胜 封山造林 鸟群

    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雁荡山,经过二十多年的封山造林,终于换来了大自然丰厚的回报。现在这里树木葱茏、鸟语花香。常住主景区的六万多居民回到了安静、宁静的环境中。廿年前的雁荡山,因遭人为破坏,山秃林稀,水土流失,倦飞的鸟儿,几乎无处栖息。一九七八年,雁荡山风景旅游管理局决定全面封山造林。廿多年过去了,森林覆蓋率从原来的八.二%上升到现在的七九%,自然生态逐步得到恢复。封山育林给鸟类营造了良好的生存空间。雁荡山从封山以来,景区内鸟类种群已有十八目,四九科

  • 文章常熟見聞 七十年前《申報》的報導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97期  出版时间:2014-05-01
    关键字: 申报 风景名胜 市况 中等教育 农业产物

    常熟北濒长江,对南通,邻界苏锡澄昆各县,而又有锡沪公路,横亘左右,当江湖水陆交通之要冲,素称文化之邦,鱼米之乡,富饶之区,更以俱备优越之地理环境,故目前全境人口,集中至九十万以上。事变以来,从未有重大军事行动,又因对外交通不甚发达,致近代文明未能普及。本邑向为文物名邦,弦歌旧里,故思想封建,习惯闲散,工作之余品茗茶园,每逢佳节,辍有骚人墨客,设筵唱和于良景之旁。风景名胜名胜古迹甚多,如言子墓,仲雍墓,为先贤子游仲雍埋骨之处,在虞山小山台北,其上有亭可供

  • 文章大埔縣評為「中國最美小城」殊榮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7期  作者:劉秀香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大埔 最美小城 风景 美食 旅游

    彰显。「山中山」无处不蕴藏着令人着迷的胜境,你看那虎山、西湖(图二)、滨江、飞来石公园,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处处花团锦簇,灯笼高挂,湖岸两旁杨柳依依,有红黄紫蓝等争芳斗艳的花朵,浓郁的香味扑面而来,使人心旷神怡,是集休闲娱乐、文化风情、观赏游玩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园,是天然的舒展男女山歌对唱之胜地,是县城一套亮丽的文化风景线,令人流连忘返。城建规划错落有序。大埔环城大道等,新辟街路,纵横交错,密如蛛网,贯穿东西南北中,连接铁路航空。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生机盎然

  • 文章美麗的海南——博鰲亞洲論壇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7期  作者:黃武良 出版时间:2012-07-10
    关键字: 海南风景 游记 博鳌亚洲论坛 照片纪念

    文·黃武良長久以來,「非到海南不可」的念頭縈迴腦海,也許因為海南省在國土最南,是唯一的熱帶海島。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五日我與內子乘搭飛往海口的香港航班,機艙沒有坐滿,感覺良好。當飛機進入瓊州海峽上空,我從舷艙外望,但見大海湛藍,港灣靜謐。我浮想聯翩,倒回過去的歲月。那是民國三十八年冬,華中桂軍部隊已退回廣西,軍事上南寧已不可守,省府於同年十二月三日撤到海口,安排艦隻至欽州要接回部隊赴台,在瓊十九天都有出海,風高浪急,驚濤駭浪。可接到的卻是部隊在陸川、博白被圍...

  • 文章涵靜小韻(九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3期  作者:席涵靜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风景 贺年诗 抒情诗 诗九首

    一、敬賀山西太原杏花詩社週年(陽韻)隔海捎來錦繡章,杏花韻卉滿芬芳;胭脂粉黛皆沖淡,巾幗名流現曙光;熔鑄新詞多錣鍊,天隨妙語待鷹揚;河東女史英才茂,秋實春華萬世張。二、南海護漁之一南海魚鄉絶九垠,(眞韻)豐收滿載倍艱辛;若逢鄰國強橫霸,押扣漁舟黑手伸;槍擊連連將命喪,妄稱越界逸軌遵;艦舟萬艘何所事,空見漁民苦淚陳。(三)南海護漁之二南海漁場最是豐,(東韻)惡鄰妒嫉竟成風;無端挑釁行強奪,藉故越界火力攻;巨艦舳艫橫台海,岸邊緝艇麕如虹,養尊馭秩悠閒事,漁護...

  • 文章桂林吸引台灣遊客四十餘萬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2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1-04-10
    关键字: 桂林旅游 旅游新线路 旅游基础设施 风景名胜

    中共「新華社」桂林一月十日電:最新統計顯示,去年到桂林旅遊的台灣遊客達四十一萬人,居大陸各城市之首。(八九年一至八月台灣遊客統計爲廿九萬八千人次,刊於本刊第九十一期,請參閱)近年來,桂林與台灣的旅行社和同業工會等接觸頻繁,每年都要召開海峽兩岸發展旅遊硏討會;桂林在提供優惠價格的同時,還不斷推陳出新旅遊線路;台北去年開通了經澳門至桂林的班機,使台灣遊客到桂林的旅程從一天縮短爲三個多小時。這都是吸引台灣遊客的魅力所在。現桂林市轄十二縣,總面積兩萬七千多平方公...

  • 文章松江縣將修復李塔並配合興建「唐街」一條

    来源期刊:《浦東》 第84期  出版时间:1996-06-30
    关键字: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松江 李塔 葆素堂

    松江最古老的寶塔,李塔匯鎮的李塔的修復工程經松江縣政府和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商定,雙方聯手投資180萬元人民幣。修繕工程終于1995年8月18日正式啓動。並為防止寶塔文物被盜竊,由上海博物館副館長黃宣佩帶領專業人員,于12月21日對李塔地宮進行發掘,共清理出文物70餘件,其中鐵塔、料器豆、水晶杯等鑄工精良,造型獨特,具有明代風格,對李塔的修繕年代提供供了實物依據。部份文物傾倒或翻落,此種情況對研究上海地區的地震史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實物參考資料。現在李塔四週16.7畝的土地內動...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