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论述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當前我們最大的隱憂互信社會 日趨瓦解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6期  作者:魏鴻燈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互信社会 学者论述 时论社评 社会现象

    一、互信社會面臨著最嚴重的考驗。社會急速變遷,家庭功能式微,學校教育偏離,價値觀念改變,選舉惡質化,族群情結,治安敗壞,各種詐欺案件層出不窮,各種抗爭事件不斷發生;尤其是選舉期間經常爆發激烈的衝突,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們互信社會的基礎。試看近年來我們的社會,充滿著猜忌、對立、敵視、「自欺欺人」、「爾虞我詐」、「巧辯卸責」、「陰險狠毒」、「貪贓枉法」、「作奸犯科」等罪惡事件不斷發生,這種不安、不和諧的現象,將導致整個社會的不信任感,互信社會的解體,進而動搖國本...

  • 文章學堪益智慧 古可鑒興衰——有感於政府用人,近來頻出問題而作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6期  作者:魏鴻燈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政府用人 时政论述 思想杂谈 政府工作

    在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文明上,出現了許許多多盛世的聖君明相;他們所展現的雄才大略,精闢深刻的至理名言,至今仍被世人廣爲傳頌,有的還被人們深入研究,以史爲鑒。這些珍貴的遺產,仍然値得我們借鏡學習。一、任人唯賢德才兼備歸納這些聖君明相多重視人才的開發、任用。用人都有一個具體標準,那就是認清人的本質:屬於「君子」型,還是「小人」輩;屬於「忠良」還是「奸佞」?選人才的基點,就是要把「德」放在首位,「德」不行,「才」越高,危害越大。因此,要做到「任人唯賢」,就是要嚴...

  • 文章論雲南傳統醫學之醫德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1期  作者:施毅 出版时间:2001-12-25
    关键字: 云南 传统医学 医德 学者论述 时论社评

    在中國傳統的醫學的百花園中,雲南傳統醫學一枝奇葩,增添著絢麗的色彩。伴隨著生生不息從數千年歷史長河跋涉到今天的雲南各族人民的文明足跡,深深植根於雲南各族人民之中,演繹著社會的進程和歷史的滄桑。古人云:醫文互動。璀燦奪目的祖國傳統醫學文化,是五千年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的瑰寶。較之『酒文化』、『茶文化』、『服飾文化』等『文化』而言,『中醫文化』以其博大精深、人文亮度、流光溢彩以及對社會對人民的深遠影響和所作出的傑出貢獻,兼有修身養性的『道家文化』和布濟蒼生的『...

  • 文章惟此發明不値得恭維(雜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2期  作者:傅勉文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时论社评 学者论述 人生感悟 针砭时弊

    大凡發明,都是智慧特別發達的天才所為,乃可獲得天才專利。天才是社會的精英,國家民族的脊樑,他們的每項發明無不對他人對社會對歷史有大功大德,值得全民族敬仰歌頌,所謂歌功頌德者,因為天才建了功立了德的緣故。社會發展了,時代進步了,而今不必天才,即使中才也有發明。所謂發明即「無中生有」之謂也。「無中生有」之發明,這裡僅說四點——一、「版面費」我的知識不多,但也讀過些書,從未聽說那朝那代,那個國家的報紙、雜誌社向投稿作者收取「版面費」的新聞。解放後的五六十年代,...

  • 文章由退休論定應還我清譽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6期  作者:顏世光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退休金论定争论 学者观点论述 社会时弊

    明察暗访,再査对验证,检举内容,和调査的事证,相差很大,且与办案要项不符,当时我是学生身份,而又未成年,且是参加学校学术研究性质之论文比赛,就算对有关主义认识不清,也不像社会成人犯那么严重,更何况把论文比赛,所有的原始资料,追踪来比对,检举内容,有夸大渲染不足采信,经站上裁决,学术研究事件,交由学校察看,再多教育即可。2第二天上午,学校杨校长,及训导处邴主任,会同级任王老师,到彰化调査站,签名盖章、具结力保,当日上午十一时许,调査站将我交给杨校长带回学校,回忆

  • 文章以一个政治外行与马鹤凌先生磋商与请教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28期  作者:鄂爾多斯市(原東勝)劉懋功 出版时间:2004-12-01
    关键字: 政治论述 海峡两岸 社会评论

    我在《綏遠文獻》第廿六期及廿七期讀了馬鶴凌先生的《展望廿一世紀中華民族的時代使命》及《中華兒女四海同心!——救台、興中、平亂世、策進大同》兩篇政治宏論,感觸頗深,是兩篇好文章。現就我這個不懂政治的外行人就馬先生的一些論點提出磋商與請教。一、台海兩岸長期分裂的原因所在: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是炎黃子孫,同胞兄弟。兩岸的事純屬我們中國人自己的事,能否實現『一國兩制,和平統一』也只有兩岸同胞深明大義。認知一致、互相協商、共同發展、同享繁榮、振興中華。這是中華民族的...

  • 文章陳榮捷先生與白沙哲學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費海璣 出版时间:1974-09-01
    关键字: 陈荣捷 白沙哲学 学人论述 怀德海哲学

    筆者講述懷德海之哲學,曾說出兩個要點:第一、懷氏之哲學爲挽救英美敎育危機之哲學;我國敎育危機正同於英美,故我們需要懷氏之哲學。第二、懷氏哲學如何能爲中國人理解?妙在懷氏哲學吻合我國明代之白沙子之哲學。故我們可以由紹述白沙學去解救我國敎育之危機。在公開這兩點愚見之前,我曾把這些吿訴新會大儒簡公又文夫子。並撰簡公和白沙子刋於臺灣日報。今得悉民國五十二年十二月六日,陳榮捷敎授在香港白沙先生誕辰紀念大會演講白沙學說之眞諦,簡又文夫子認爲陳敎授發揮白沙子至學之奧妙...

  • 文章從中山學術思想之研究思考中國之未來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彭堅汶 出版时间:1993-11-12
    关键字: 孙中山 建国理论 当代政治发展理论 政治现代化 学者论述

    以目前台灣的政治環境而言,也許有人認為中山學說的研究已經「不合時宜」,而且也容易招致不同層面的「批評」,尤其是有關「泛政治化」及「研究方法論」的問題,更普遍受到一定程度的「質疑」。可是畢竟這些問題的產生,乃是人為主觀性的疏失所促成,本質上並無損於其在學術上客觀研究的價値。因為依據中外學者如江炳倫、墨子刻(Thomas Metzger)、金耀基、馬若孟(Ramon H.Myers)、魏鏞、葛雷格(A.James Gregor)、楊日旭、呂亞力、金德曼(Gottfried-karl Kinder mann)、鄭興弟、張文蔚...

  • 文章美麗的誘惑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6期  作者:李開和  出版时间:2006-12-25
    关键字: 罂粟 鸦片战争 历史影响 学者论述 时论社评

    罌粟是世界上最美麗花卉之一,有紅、有白、有紫,亦有紅中帶白、白中帶紫、五顏六色、鮮豔奪目,繽紛燦爛,色彩分明,當它盛開時,不僅人兒被它吸引,就連蜜蜂蝴蝶飛入其中亦是久久不會離去,此時你將一景一物攝入鏡頭,絕對構成一幅最美麗的畫面。然而美歸美,在這美麗的畫面中,蘊含著多少悲傷,失去了多少生命,拆散了多少家庭,多少國家帶來了大災大難(中國即是)。筆者在校教授中國近代現代史,常令筆者三嘆。從中英鸦片戰爭,英法聯軍、中日甲午戰爭,到八國聯軍(德、俄、法、英、美、...

  • 文章走向世界的中國傣、泰學研究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3期  作者:石安達  出版时间:2003-12-25
    关键字: 中国 傣族分布 汉、傣文献 中国傣、泰学研究 学者论述

    一、中國的傣族分布及其文化特徵雲南傣族是中國古代百越的後裔,百越曾分布在中國長江流域和東南亞廣大地區,是一個有著悠久水稻農耕歷史的民族,據浙江河姆渡考古發掘,早在七千多年前,越人就開始種植水稻,而越人種植水稻是從野生稻訓化栽培而成的,現在長江流域和雲南的傣族地區仍然可以找到野生稻。古越人對水稻稱呼是什麼,現已不可考。但百越後裔的雲南傣族,傣語稱米爲「豪」,這是可以推測稻的名稱來源於古越人對米的稱謂「豪」的訛音的唯一依據。世界上從事稻作農業和以大米爲主食的...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