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西安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甲骨文新纪元西安掘出原始甲骨文字达较殷墟早一千二百年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6期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甲骨文 西安 考古发掘 殷墟 龙山文化晚期

    比殷墟还早一千二百年,最早甲骨文字近于西安出土。陕西省考古工作者最近在西安巿西郊斗门鄕花园村的原始社会遗址,发掘出一批原始先民刻写的甲骨文。陕西考古界有关专家认为,这是自一八九九年中国首次发现甲骨文以来的一次重大发现,它把中国人最早使用文字的历史提前到四千五百年至五千年前。这批早骨文,分别刻在一个骨筓、一颗兽牙和若干块兽骨上,已淸理出的十多个单体字,字体极其细小,笔划细若蚊足,刚劲有力,字形淸晣,字体结构布局严谨,与殷代甲骨文字体接近。出土这批甲骨文

  • 文章西安考古再启新页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6期  出版时间:1991-06-30
    关键字: 西安考古 汉代兵马俑 考古新发现 汉景帝墓

    北京二十九日法新社电】据中共「中国日报」报导,一向是大陆观光旅游重点的西安古兵马俑,近日又有重大发现,使西安发掘出的兵马俑总数高达四万个。近日发掘出的汉朝(西元前二〇七年—西元后二二一年)兵马俑,规模都远较秦始皇兵马俑小。汉兵马俑高约六十公分,部分裸身,也有不穿戴武装的瘦弱靑少年。这些陶俑神情逼眞,可以看出有黑发、眼睛、睫毛和胡须。裸身的陶俑原本可能穿着丝质衣服,经过数世纪的风化作用后腐烂,而出现裸身。八月中旬所发现的这座汉兵马俑是近几年来相当重要

  • 文章夫人慈晖德泽广被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27期  作者:榮光周刋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宋美龄 西安事变 抗日战争 开罗会议 眷村

    在中华民国发展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贡献。力挽狂澜化解危机蒋夫人出生于淸末的上海,正是中国遭列强瓜分、国势最为衰败之际,十岁出国留学,廿岁返国,虽然蒋夫人深受西方文化的薰陶,但仍有东方女性传统的坚毅性格,此一性格旨是日后成就一生为国为民牺牲奉献伟大功蹟的原因。西安事变爆发时,蒋夫人过人智慧、临危不乱的卓越表现,从容化解了内乱危机,最为荣民佩服不已;记得当时,夫人独排众议只身飞抵西安,不畏外在环境险恶,与张学良、杨虎城谈判,终于成功化解一场可能改变整个中华民国命运与历史

  • 文章(特別報導)悼念蔣夫人宋美齡女士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6期  作者:王逸之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悼念蒋夫人 西安调解 二次合作 受邀访美 开罗会议

    博学多才、坚毅勇敢。她得天独厚的一生,是来自出身富豪世家,在美国受完整教育的背景,与蒋公结为夫妇以及在外交方面的长才。她对中国与亚洲的贡献及对世界的影响极为深远,甚至难以估量!她岂止是中国永远的第一夫人,在整个世界上,也是最杰出、最成功、最伟大、最具影响力的女性!在中国,她在西安事变中扮演最关键人物。一九三六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蒋公成了张、杨的「阶下囚」。南京方面主战的何应钦与主和的孔祥熙形成僵持。蒋夫人力排众议,只身偕同长兄宋子文与澳籍顾问端纳

  • 文章西安扶风县法门寺地宫掘出大批唐代宫廷珍品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1期  出版时间:1987-07-01
    关键字: 西安扶风县 法门寺地宫 考古发现 唐代宫廷珍品 丝织品

    中国大陆西安附近的扶风县法门寺地宫,最近发现大批唐代宫廷稀世珍品,出土的包括一百二十一件金银供养器物、四百多件(颗)珠玉宝石、十七件玻璃器皿,六十三件秘瓷和石、铁、漆木、佛具与大量丝织品。据地宫物帐记载,这批出土唐代丝织品系唐懿宗、僖宗、惠安皇太后、昭仪、晋国夫人等赠奉的,包括武则天绣裙等稀世衣物,计有锦、绫、纱、绢、罗、刺绣、印花等,其中还有存世最早、数量最多的「织金锦」。据了解,这批精美的丝织品和已掘出的佛祖释迦牟尼的四支指骨舍利系同一批出土,均为

  • 文章西安科技城宛似在台湾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7期  作者:吳統雄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西安科技城 台湾资讯考察团 雷达工厂 优惠项目 高科技集团

    十四日晚上七点四十五分,台湾资讯考察团在摄氏零度的气温中,踏上西安的土地。穿过露天机坪、窄小的水泥通道,走向貌似公车站的候机室。赫然在目的是饭店「欢迎台胞接待站」的霓虹招牌。在北京时时可以感到一种潜在冲突的情緖,接待人员殷勤热心,而一般大众冷漠无礼;专家学者乐观进取、充满企图心,而服务阶层懒散不耐烦,似乎满怀不愉快。但在西安的头两天,终于看到穿裙子的女性,人们也洋溢着笑脸,比起北京亲切多了。电视中放著美国录影带,餐厅里洋溢着台湾流行歌,一时忘了身在大陆

  • 文章农民打瓜社 锣鼓动天地 西安农民鼓乐迎宾 结构紧凑曲式复杂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5期  出版时间:1988-09-20
    关键字: 中国传统音乐学年会 大雁塔 《打瓜社》 西安鼓乐 节庆传统

    一群到西安参加第五届中国传统音乐学年会的代表们,正步向陕西艺术硏究院的剧场去欣赏陕西打击乐学会的演出时的亲身经验。这一群摆阵迎宾的农民来自西安市著名的古蹟大雁塔附近的瓦胡同村。他们所演奏的音乐叫做「打瓜社」。西安地区素以保存了历史悠久的西安鼓乐闻名。狭义的西安鼓乐是指一种大型的吹打乐,用了多面的鼓、大大小小的锣、钹和旋律乐器如笛、笙、管、云锣等等;其结构庞大,曲式复杂。但是广义地说,西安鼓乐也包括了淸锣鼓(不用旋律乐器),打瓜社就是其一。打瓜社音乐每次

  • 文章百花金鸡颁奖典礼热闹隆重嘉宾满座 西安电影厂最拉风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6期  作者:秦人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金鸡百花奖 颁奖典礼 西安电影厂 吴天明 张艺谋

    颇受电影圈瞩目的大陆第八届金鸡奖,第十一届百花奖颁奖典礼,他是在深圳体育馆隆重举行。共有近五百名来自大陆各电影片厂和美、法、日、苏、港、澳的电影界人士及表演嘉宾以及中外记者参加了这项盛会。这次「双奖」活动是历年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以「老井」、「红高梁」接连在国际电影节中夺奖的西安电影厂,由厂长吴天明带领该厂廿多名代表参加。该厂在双奖廿五项奖牌中,赢得十五项,最受注目。各领奖人,包括刘晓庆、潘虹、吴天明、张艺谋、陈佩新、吕丽萍、陈凯歌和李保田等

  • 文章朱理事長促進兩岸學術交流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1期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两岸学术交流 赴台访问 上海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北方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校长

    朱理事长登皋素对两岸技术与学术性交流,甚为重视。在技术方面,在最近两年间,经朱氏策划洽商,曾先后前往上海及北京,与对方验船机构,签订相互委托验船契约,颇受船业界称道。在学术方面,鉴于大陆地区,现设有四所交通大学,各校分别冠以地名,以示区别,其校名为: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北方交大及西南交大。再加台湾新竹设立之交通大学,故有五所之多。各校虽名称不同,隶属有异,但校友间之相互关系,则无区别。所有交大校友,每隔两年,常在美国等地区,举行扩大校友会,除联络感情外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