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理论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莫傷大樹根,樹倒巢傾覆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3期  作者:許倬雲  出版时间:2004-06-01
    关键字: 社会问题 文化 政治 国族理论

    中国文化体系之内。文化切割 建构国族理论第二次大战之后,大批大陆人民移来台湾,他们来自不同地区,又曾经历近世西潮的挑战,他们带来的中国文化,终究与台胞闽粤原乡的文化,还是大同小异,万变未离其宗,大家有共同的文字,以跨越方言界线,也有共同的行为标准,忠勤治事,诚信待人。纵然有二二八的不幸记忆,彼此之间其实没有壁垒分明的敌意。可是世界在变,各处文化体系都在变化,各个文化体系又彼此共存,以致身处今日之世的人类,在文化多元与不断变化之下,处处有文化主轴流失的困惑。举世

  • 文章跨越世紀的發展典範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劉阿榮 出版时间:1993-11-12
    关键字: 孙中山 “国家发展”理论 现代化理论 发展典范 社评

    一、引言近代思潮,虽然百家争鸣,呈现多元而变化的风貌,但终能厘淸若干潮流主轴,引导世人跨越二十世纪,迈向崭新的二十一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还,世界各国无不以整体的「国家发展」为追求目标和基本关怀。新兴国家「独立」后的首要课题,固然在建国与发展;已开发地区的发展策略,也显现其建立典范、领导潮流的企图。一时之间,「国家发展理论」,不仅是学术研究中的一门「显学」,更是实质建设中最受瞩目的焦点。所谓「国家发展」,是一个整体、动态的槪念。它指渉了政治、经济、社会

  • 文章從中山學術思想之研究思考中國之未來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彭堅汶 出版时间:1993-11-12
    关键字: 孙中山 建国理论 当代政治发展理论 政治现代化 学者论述

    Gottfried-karl Kinder mann)、郑兴弟、张文蔚、詹乔治(GeorgcP.Jan)、郑竹园、张侠(Maria Hsia Chang)等多年的研究显示,中山先生的理论著作与经验,乃是政治发展(Political Development)与国家建构(Nation-building)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方法,以近代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而言,尤应受到「必要」的「重视」。然其主要原因,尙可分成左列几项主体因素加以阐述:首先就理论产生的「背景」(Background)而言

  • 文章中山思想教育實踐之今昔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鍾百春  出版时间:1995-12-31
    关键字: 中山思想 三民主义 理论与实践

    民权主义主张主权在民,民生主义主张均富;这些原则始终是人类所向往的目标。自二次大战结束迄今,原来的许多殖民地纷纷独立,倡导民族自决,近者如东欧,苏俄共产集团瓦解后,所引发的一些问题,都未超出三大问题的范畴。[2]从这些事实的演进中,都充分验证三民主义,绝不因时空的变化,永远切合世界潮流。我们望眼世界,民族,民权,民生问题,可说不但没有解决,正处方兴未艾,举矢待发之势,唯有以中山先生所创之三民主义,才是解决当前的世界问题之最佳办法。当然,也有人认为中山先生的思想

  • 文章美科学家新理论黑洞不存在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4期  作者:編委會 出版时间:2006-10-10
    关键字: 黑洞 学家新理论 有待确认

    英国《卫报》上周六报导,美国Harvard-Smithsonian天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认为,黑洞理论其实并不正确,也就是他们认为黑洞也许根本不存在。一般认为,恒星死亡后会产生黑洞,而黑洞可以呑噬任何东西。不过这些科学家认为,天文学家所观察到黑洞,其实是悬浮于宇宙中的电浆所形成的圆球体。这是研究团队14部天文望远镜,观察一个距离地球90亿光年的类星体时所发现。原本科学界认为,类星体中央是黑洞。现在科学家在这个类星体中央发现了电浆球体存在,因而认为黑洞理论

  • 文章民選官吏變民王,哀哉!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25期  作者:梁子衡 出版时间:2002-09-01
    关键字: 政治学理论 蒋经国 陈水扁 政治选举

    (一)偶然在報紙上讀到美國學者杭廷頓的一次演講,提出第三波民主國家面臨的四大威脅:第一個威脅來自民主化過程的參與者,而非來自鄙視民主的將領及革命分子之類的參與者。第二個威脅是往往具有明顯的反民主意識型態的政黨或政治運動贏得了選舉。第三個威脅是來自於行政部門專擅,這涉及民選的行政首長將權力集中在他一人身上,並且規避立法部門的監督制衡,而以行政命令進行統治。最後的一個威脅則是許多新興民主國家的政府毫不遲疑地剝奪人民的政治權和自由權。杭廷頓所指這四個威脅,不幸...

  • 文章錢多了淹死人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5期  作者:曾昭旭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需求层次理论 人类需求 道德与谋生 金钱问题

    如果我們一味順著謀生活動的慣性,繼續攫取資源、利用社會以滿足物慾,而不知將餘力轉爲從事道德修養、文化活動,則愈多的財富將只會帶來壓力與危機。

  • 文章國父思想歷久彌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郭兆華  出版时间:1990-06-30
    关键字: 孙中山思想 五权宪法 理论基础 历久弥新 时论社评

    有以正之。二、五权宪法的理论基础五权宪法的重要理论基础,在于 国父之「权」与「能」分立的学说,「权」属于人民的;「能」属于政府的。人民的权力是「政权」;政府的能力是「治权」。「政权」是人民用来节制政府之权,「治权」是政府用来治理公务之权,务使政府成为万能政府。二者界限分明,各得其所,各尽其责。其次,是五权分立。五权分立就是政府有五种治权,各自独立。这五种治权就是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由此五权分立,构成之五权宪法。国父为什么要创立五权宪法呢

  • 文章附錄:擧世景仰的 國父孫中山先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鄭彥棻 出版时间:1993-11-12
    关键字: 孙中山 人物生平 革命理论 革命生涯 诞辰纪念

    个人主义的迷梦,实现三民主义。」「先生的全人格以仁爱为基本,一切表现无不为仁爱。有过人之智,而其智唯用于知仁;有过人之勇,而其勇唯用于行仁;可知离却仁爱,绝无革命可言。」因此,他总括的指出:「先生是真实的革命家,注重实行,不鹜空想,所以是真正的博爱主义,大同主义,而同时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我觉得戴先生对 国父革命理论的了解,是非常深刻而正确的。再次就是先总统 蒋公在民国五十四年十一月十二日所发表的「 国父百年诞辰纪念文」。其中有两点非常重要的昭示:一是

  • 文章三民主義與中國前途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費景漢 出版时间:1994-02-05
    关键字: 三民主义 现代化理论 世俗主义 国家主义 平均主义

    总统、副总统、各位女士、各位先生:今天恭逢 国父一百二十八年诞辰,应邀出席中枢纪念大会做专题报吿,感到十分荣幸。我不是国民党员或三民主义理论专家,今天只能从学术角度来讨论「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的问题,因此首先需要指出近年「三民主义研究学术化」的趋势。一、三民主义研究学术化之重要为了配合近年我国政体之民主化,于一九九〇年敎育部颁布了一个划时代政策,把大学必修的「三民主义曁国父思想」课程改为「我国宪法与立国精神」。这种改革使三民主义研究敎学不再是「三民主义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