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政治理念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丘宏達辭國統會委員、無任所大使坦言對國家統一的理念與新政府有相當距離「看不出兩岸關係有樂觀之處」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6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丘宏达辞职 政治理念差异 政坛反应

    以陈水扁以前对国统会的立场,台北新政府组成后,国统会是否存在,仍是未知数。虽然国统会委员无任期,他的无任所大使仍有半年多期满,但基于政治伦理,他认为在国民党政权败选后,他应即时辞去二职。他又说,更重要的因素是政治理念的差距。陈水扁胜选后,提出「一个中国」可作为讨论「议题」,外界认为已有退让;但北京不可能在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上松动。两岸僵局依然无解,且会愈为严重;他看不出两岸关系有乐观之处。关键就是「一个中国」问题。除非民进党新政府彻底改变对「一个中国

  • 文章賀李總統連任祝「國是會議」成功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4期  出版时间:1990-05-01
    关键字: 李登辉 国是会议 政治理念 民主改革

    三月二十一日國民大會選擧總統,執政的中國國民黨提名之候選人李登輝先生獲得當選爲第八任總統;而二十二日選擧副總統,李元簇先生亦富當選爲副總統,洵屬盛事,國人同慶!蓋自二月十一日國民黨召開臨時中全會,通過總統、副總統候選人後,由於若干同志有其不同意見,甚至另推其他同志參選,引起了社會的不安。幸而三月三日,八位黨國元老交換意見,認爲:當前國家發展與大陸情勢,正面臨關鍵時刻,必須在旣有的基礎上循序前進,開創新局。因爲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面對此一變局,...

  • 文章民國「王猛」——廣西奇才張其鍠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3期  作者:張大春 出版时间:2014-01-10
    关键字: 张其锽 人物生平 政治理念

    張其鍠(一八七七—一九二七)民國政要。字子武,號無競,廣西桂林永福蘇橋鄉人,是南海知縣張琮的第十個兒子,十九歲入廣雅書院,光緒三十年一九〇三年中舉人,一九〇四年中進士,和譚延闓同為末科——第二年科舉就廢了。

  • 文章論罷免案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75期  作者:許倬雲  出版时间:2001-01-20
    关键字: 罢免案 核四问题 经济政策 政治理念

    在决策过程中摇摆不定,以致外资对于台湾经济前途十分不放心。股市连跌,人人皆知为此事的反应。另一引起众人不安的政策,则是拼音系统的争执。用西方字母拼译中文,本难有百分之一百的准确。那一系统有相对的最大效应,既取决于译音学的学术逻辑,也取决于通行程度的效率,两者都不应是政治问题,然而,这一课题也扬起了轩然大波,专家的意见,被搁置一边,而以本土主义为决策的基础。本土主义挂帅 越走越敎条化以上两者都是以政治理念挂帅,驳斥了理性的逻辑。二者之中,尤以经济政策受到政治考量

  • 文章從孔子言「信」,談兩岸關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2期  作者:齊衛國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孔子 儒家思想 传统道德 两岸关系 政治理念

    壹、前言《三字經》中有「趙中令,讀魯論,被既仕,學且勤。」此事係敘述宋朝時的趙普,他已做了宋太祖的「中書令」(宰相),太祖問他所讀何書?趙普對曰:「讀魯論。」太祖曰:「這書幼年所習,如今看它何用?」普對曰:「若要齊家治國平天下,盡在這魯論中矣!」查《論語》一書,乃孔子傳道之書,和他的弟子論學問、論治道、論禮樂等等,分爲二十篇,是孔子中心思想之所在,對「信」字非常講求,在這二十篇中,竟有十篇講到「信」字,可見其重視之程度了。至於講「信」的篇章及其文句爲何?...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