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姓氏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以數字以序數為姓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51期  出版时间:2004-10-31
    关键字: 数字 序数 姓氏 东南快报

    在我国众多的姓氏中,还有不常见的姓,即以数字为姓或以序数为姓,有的还是连姓带名都是数字:一或乙姓—明代成化年间,河北定州嵩明县丞姓一名善。宋代嘉熙年间,福建宁化知县姓乙名太度三姓—元代云南行者右丞姓三名旦入,号飞山了。清代乾隆时一进士叫三宝,清代广西一提督叫三德。四姓—越王勾践一著名臣子姓四名水。五或伍姓—伍姓常有。三国时蜀汉后主朝有一谏议大夫姓五名梁。六或陆姓—陆姓常有,而六姓很少。清朝一官至给事中者连姓带名叫六十七,字居鲁,著有《游外诗草》、《台阳

  • 文章台湾姓氏多彩多姿琳瑯满目——十大姓:陈、林、黄、张、季、王、吴、刘、蔡、杨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7卷 第2期  出版时间:2011-04-01
    关键字: 台湾 人口统计 姓氏分布

    台湾全省共有二三〇〇余万人,据内政部人口统计姓名分析:全区共有一五二七个姓,呈现出集中与分散特征,占人口九六·四五%,即二二〇八万人却集中在五五七个大姓氏中,而九七〇个小姓人口却只有九十二万人。台湾前十大姓是:陈、林、黄、张、李、王、吴、刘、蔡、杨。百人以下的小姓站全台姓氏总数六三·五%,而每姓人口在十人以下的超小姓占全台总姓氏三二·七%,亦有五〇〇姓之多,其中不乏仅有一人的姓,如:瓜、娘、钞等。在琳瑯满目多采多姿姓氏中,如四季「春、夏、秋、冬」,颜色

  • 文章血缘 郡望 姓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黃得時 出版时间:1986-02-28
    关键字: 台湾社会 迁徙 姓氏 人口划分

    。其目的无非是要消灭台湾人的民族意识,切断与中国大陆的血缘关系。其种种措施之中,在宗敎方面,禁止台湾人膜拜中国式的神像,而以日本人共同祖先的「天照大神」之神符及神棚替代。在血缘方面,力劝(有些机关强迫)台湾人更改姓氏。因为台湾人的姓氏,如陈、王、张……等都是一个字,一看便知道是来自中国,含有强烈的民族意识。现在如果将这种「单字姓」改为日本式的「双字姓」,如中村、高桥、后籐……等就很像日本人。这样就可以把台湾人化为日本人,同时可以削减民族意识了。岂知姓氏是做人

  • 文章姓氏书写琐谈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黃志環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姓氏 书写 《百家姓探源》 社会文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这是几千年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可以说是源远流长,由於姓是血统的标志,所以每个人又都对自己的姓看得十分重要。一般人不是出于无奈(因避讳或怕受株连或为避祸等)都不愿意去改姓。当今人们常见到的丘姓与邱姓,本是同一姓氏。丘姓的来源是「周朝时齐太公封于营丘,支孙以地方氏」而姓了丘。在满清入关以前,中华各地都称丘氏。迨清雍正皇帝时,才由于避讳孔丘的名字而下令全国将「丘」姓加邑旁为「邱」姓。此后「邱」通行于世。民国建立,镇平(今蕉岭)丘逢甲等倡导复

  • 文章從十萬人叫「王濤」説起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45期  作者:余仁杰 出版时间:2006-04-10
    关键字: 王涛 姓名重复 中国姓名研究中心 同名同姓 姓氏改革

    笔者举双手赞成。因为据数学原理,可供起名的约五〇〇〇个汉字中,如果都起单名而不重复,至多供五〇〇〇人使用;如果用两个字配搭,则可配搭成二五〇万个名字,重复率就会大大降低。除了上述措施,笔者还想到姓氏改革问题,许多在台湾(香港亦然)的宁波人女性结婚后,往往在自己原有姓名前冠上夫姓,姓名变成四个字,笔者从中得到启发:今后凡单姓父母所生的子女起名时,用父姓及母姓合成复姓,用双字为名,其姓名成为四个字。这个办法不仅简单易行,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姓名重复现象,而且还眞正体

  • 文章國人硏究百家姓近訊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1-03-01
    关键字: 姓氏研究 汉族百家姓 研究报道

    香港「文汇报」五月五日报导说,人们在谈论中国姓氏的时候,往往凭印象说「张王李赵遍地刘」,如今,中共「科学院遗传硏究所」的杜若甫与袁义达经过对中国姓氏人数比例的详细研究,提出了最新的结论。报导称:研究表明,中国汉族姓氏中以李姓最多,约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九,其次为王姓和张姓,分别约占百分之七点四和百分之七点一。报导说,他们的研究发现,占汉族人口百分之一以上的大姓共有十九个。除李、王、张三大姓外,还有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

  • 文章(甲子鄕愁)六十年鄉愁落葉歸根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第30卷 第30期  作者:高宗仁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多元社会 姓氏文化 中华文化 伏羲 炎黄子孙

    应邀至河南参与周口市姓氏文化节大会,有机会寻觅中华民族底根源,彻底解决分裂不认同中华文化的重要证据。略述如下:黄帝为光大中华民族之远祖,创造中华文化之成功家,受国于有熊,故曰有熊氏,名轩辕,生而神圣,为生民以来所未有。按历史考证学家说:综论证姓氏起源、流变、发展,证明了万姓归宗,同根于中华民族始祖太昊伏羲。而台湾各姓:张、王、李、赵、陈……等皆太昊伏羲后裔,万万不可数典忘祖搞分裂。裔不乱华,夷不谋夏,夷、蛮、狄、戎皆龙的传人,匈奴是禹的后代,蒙古是黄帝苗裔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