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办报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以良善意圖爭取讀者認同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6期  作者:楚崧秋  出版时间:1993-01-20
    关键字: 楚崧秋 办报目的 新闻事业

    中国新闻学会理事长图■楚崧秋(注:中国新闻学会楚崧秋理事长认为任何报纸的创刊,均须兼顾到社会公益。)在谈我所崇拜的报人之前,我想先综合分析一般报人办报的目的。大体观之,办报的目的约有下列四种:四种办报目的的分析㈠为政治目的:主要在于宣扬政治观念、主张如古代的邸报或近代以来的官报、党报、军报、个人报等。㈡为盈利目的:此种报纸的目标在于追求或保护私人利益,以增加个人致富。㈢为权势目的:此种报纸系直接了当地显示其个人、家系或小团体的力量。㈣为社会公益:此乃为

  • 文章(感懷追思)辦大報如烹小鮮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8期  作者:夏鐵肩 出版时间:1990-02-20
    关键字: 报禁开放 办报方法 报刊编辑 精致文化

    报禁开放,有意办报的人如蛰虫闻雷声而蠢动。短短几天之内,申请登记的新报,南部已有八家,北部先有四家,预料以后必然还有蓄势继起者。原有各家报社,早在半年前即已先作种种安排,而以招兵买马,延揽人才为急务。由于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培训人才,时间上来不及,大家都想图个现成,彼此大肆挖角,挖得张三李四,一个个时来运转,身价十倍。这是首先发现的前奏现象。去年元旦起,现有各报,纷纷增张扩版,各显神通。有实力的放手增到六张的上限,根底较弱的,像民间做拜拜一样,也要赶上去

  • 文章(特載)辦大報如烹小鮮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6期  作者:鐵陀 出版时间:1988-03-12
    关键字: 报禁开放 台湾报业 精致文化 办报方法

    报禁开放,有意办报的人如蛰虫闻雷声而蠢动。短短几天之内,申请登记的新报,南部已有八家,北部先有四家,预料以后必然还有蓄势继起者。原有各家报社,早在半年前即已先作种种安排,而以招兵买马,延揽人才为急务。由于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培训人才,时间上来不及,大家都想图个现成,彼此大肆挖角,挖得张三李四,一个个时来运转,身价十倍。这是首先发现的前奏现象。今年元旦起,现有各报,纷纷增张扩版,各显神通。有实力的放手增到六张的上限,根低较弱的,像民间做拜拜一样,也要赶上去

  • 文章中时报系创办人 同鄕会名誉理事长余纪忠先生患肝癌病逝秉强烈使命感办报屡于关键时刻扮重要推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02期  出版时间:2002-04-15
    关键字: 办报救国 民主化 报人 哀悼 生平简历

    中国时报系创办人、台北市武进同鄕会荣誉理事长余纪忠先生,因肝癌病发,于四月九日上午十时零八分病逝台北家中,享年九十三岁。这位跨越世纪交替、见证历史起落,屡次在时代转折中发挥关键力量的报人,以凛然的风骨、对民主法治及民族认同的坚持,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巍峨身影。陈水扁总统与副总统吕秀莲获悉后至表哀悼,特别推崇余纪忠先生秉持办报救国的精神,对台湾民主化的贡献功不可没。最近陈水扁总统曾两度亲目探视余纪忠先生,昨天晚间并前往灵堂致悼。陈总统除了向余家

  • 文章誰是中國的新聞記者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3期  作者:王洪鈞 出版时间:1987-01-29
    关键字: 新闻专业 新闻记者 办报 民主思想

    事业因传播科技之日新月异,已具备「公众信托」(Public Trust)性质。凡此,皆应该导向一场大的辩论(检讨)。(四)从我国现代报业开始迄今,迄未产生一套完整之新闻哲学,确定新闻记者之专业性。从历史发展看:①西人办报(外国敎士及外商)——自一八一五年「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开始至一九一二年「申报」创于史量才;一九一六年「新闻报」由汪龙标任总理止,大致而言此类报纸主要为了传敎,介绍新知,并保护外人利益。②商人办报——申新两报后,由于民国缔造,商业经营,商业

  • 文章发扬张季鸾先生的办报精神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1期  作者:中央日報  出版时间:1987-07-01
    关键字: 张季鸾 人物事略 留学日本 新闻工作 创办报纸

    立报、大共和报、民信日报与中华新报,其间曾两度直言时局,抨击不法,触怒当权,分别遭袁世凯与段派权贵徐树铮拘捕下狱。出狱后,忧国忧民情怀更殷,秉春秋之笔鍼砭邪恶的志节更盛,终于在民国十五年,与胡政之、吴达诠两先生合作,接办天津大公报,实现其办报理想,直到先生于民国三十一年九月六日逝世A太公报在他的悉心灌注下,历经「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前后十六年内,不仅唤起民众勇抗强敌,并领导舆论,誓为国民政府抗日圣战后盾,功在国家。而且以其超然的立场,敬业的精神,使

  • 文章连云港日报《新西遊記》採訪紀實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6卷 1~4  作者:張學賢  出版时间:2014-12-01
    关键字: 《新西游记》 采访纪实 创新办报之路 采访活动 往事回忆

    我身边珍藏一本小册子,书名叫《新西游记》,书中记述一九八六年《连云港日报》为贯彻落实连云港市进一步对外开放,组织大型异地采访,揭开连云港与广大腹地横向联系的一次创举。▲创新办报之路江苏省连云港市位于我国沿海中部,是中原、西北诸省区最便捷的出海口。秦朝方士徐福东渡扶桑,日本高僧圆仁入唐求法,都是由这里进出,特别是东海孔望山(坐落在连云港市海州区)佛教摩崖造像的发现,更证明「海上丝绸之路」早已由此开通。连云港市人民和内地人民,共同为创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