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记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足下萬里路·胸中八月潮——記西部拓荒先行者 林競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4期  作者:鄭立于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林竞 西部考察 西部大开发 人物传记

    籌邊舉世仰君游,匹馬曾經地盡頭。遠志一身渾是膽;壯懷雙鬢不知秋。重逢湖上河清日,新繫鎭南關下舟。倘許他年閒歲月;相從雁蕩可消憂。這是五十四年前著名數學家蘇步青博士在浙江大學時贈給當時在浙江省議會任秘書長林競先生的一首七律。林競先生民國初年曾兩次到中國西部考察、調查。第一次是民國五年(一九一六)年冬,以財政部特派員名義到新疆考查全省財政,兼以農工部特派員名義,實地調查新疆、甘肅實業狀況。跑遍天山南北,出阿爾泰山經西伯利亞回國,歷時一年,陸行三萬餘里。第二次...

  • 文章革命大業傳承與蔣公蓋世功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94-05-15
    关键字: 蒋介石 往事夙文 名贤传记 时论社评

    倡導革命手造民國之國父孫中山先生,自袁世凱斃命後,眼見軍閥禍國,毀法亂紀,有民國之名而無民國之實,南下護法,又制扼於桂系軍閥,飭陳炯明訓練粤軍,驅逐桂系軍閥後,而不聽命之將領,又挾部份粤軍犯上作亂,使國父痛心至極,深感革命單靠黨員的奮鬥固難成事,而軍隊非有深明大義思想正確之忠貞幹部為骨幹,亦難於倚靠,故在民國十二年,重返廣州復任大元帥後,便決定創辦黃埔軍官學校,軍校校長一職非常重要,黨內高級幹部多建議國父自兼,而國父力排衆議,將校長一職給了蔣公,蓋其時國...

  • 文章連雅堂與福建日日新聞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8期  作者:鄭喜夫  出版时间:1985-05-01
    关键字: 报业 人物传记 《日日新闻》 连横

    (鄭喜夫—原載「香港時報」)台灣故儒連雅堂(橫)先生,爲日據時期著名的學者、詩人、思想家,但以他從事的職業而言,則實爲一位報界前輩,更是一位翊贊革命的報人。從清光緖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到民國八年(一九一九)二十年間,他絕大多數的時間都在從事報務。他曾任職於台南的台澎日報、台南新報(係台澎日報與新聞台灣合併改組而成,雅堂先生數度在此報工作,時間最長)、廈門的鷺江報、台中的台灣新聞、上海的華僑聯合會所報刋(名稱待查)、吉林的新吉林報,並曾參與經營廈門的福建日...

  • 文章鄉情點滴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7期  出版时间:1987-05-01
    关键字: 新闻报道 同乡动态 人物传记

    △台北市陝西旅台同鄕會,於七十六年農曆正月初三日(國曆一月卅一日)上午十時,假中山堂光復廳擧行春節團拜。到鄕親約五百餘人,由陳理事長建中先生主持,並請王代表孔安先生等位講話,均以團結報國,仁修澤世,忠孝齊家等語相勉,依次發放兒童紅包,及頒發同鄕優秀學生奬學金,一堂氣氛和融,情感交流摯熱,於十一時四十分許散會。△桃園陝西同鄕會本年度春節團拜,於正月初四(國曆二月一日)上午,假桃園市芷園餐廳二樓擧行,到鄕親約二百餘人,台北市王代表伯礎先生、楊維翰將軍、張佐鵰...

  • 文章李故代表壁恒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李壁恒 治晋往事 人物政绩 人物传记 追思悼念

    先生諱壁恒,字東菴,民國前八年(一九〇四年)陰曆十一月十六日(冬至節)亥時生於山西省大同縣城東高莊村李家大院。院之前門懸「門風敦厚」、後門懸「香山耆英」牌匾,祖院正廳有「五福堂」牌匾,皆官府頒授,門庭顯赫,可見一斑。祖溢春公、父傑公,博覽詩書,學養宏達,應鄕中父老推薦,先後從事敎育,作育英才,鄕里甚爲感念。前母孫氏生子垣恒;母張氏勤儉樸實,懿德垂範,親友稱賢,生次兄墉恒及先生與四弟培恒、姊隨招妹全招。先生之叔諱佶嬸梁氏,膝下無子,先生十一歲時承其宗祧。先...

  • 文章蔡鍔:與其屈膝而生,毋寧斷頭而死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4期  作者:程小橋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蔡锷 名贤传记 精神品质 小凤仙 革命精神

    大多數人提到蔡鍔,都會加上一個尾碼詞——蔡鍔將軍。這位在民國時期正直嚴毅的君子,如今長久地豎立在長沙的共和廣場上,以一身英姿勃發的戎裝形象,注視著世人。李宗仁曾在回憶錄中,用這樣的語句形容起蔡鍔將軍,蔡鍔「那時不過三十歲左右,可稱文武雙全,儀表堂堂。」騎馬的時候,他不一定從馬的側面攀鞍而上,而是「喜歡用皮鞭向馬身一揚,當馬跑出十數步時,始從馬後飛步追上,兩腳在地上一蹬,兩手向前按著馬臀,一縱而上。」在當時只十七、八歲的李宗仁看來,「這匹昂首大馬,看來已經...

  • 文章祖籍中山縣之鄺友良參議員奮鬪史(轉載金山時報)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萱庸之 出版时间:1971-10-31
    关键字: 邝友良 美国华裔国会参议员 奋斗史 人物传记

    荡然无存,但后来居住的房子还是依然存在。那幢房子里面既没有自来水管的设备,就连抽水机也没有的:他的母亲弄膳时只有用通天的烧火炉灶。邝氏接着又和那位摄影家初到他期肄业的小学参观:同样地原有课室已拆卸改建:但仍不失去宝贵的史料,(按,邝氏传记已被列入美国六大名人奇传,其他计有爱恩斯坦等五名)邝氏在校时是个优良的学生,小学贰年和四年班都能跳班升级,其后转入圣鲁期和麦坚尼中学,为着要学习中国语文,在麦坚尼中学毕业后:曾修读中文夜学两年。去年麦坚尼中学壹九贰四年毕业班,擧

  • 文章貴州人著的抗戰歌曲《淡淡江南月》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4期  作者:楊趙 出版时间:2009-01-25
    关键字: 抗战歌曲 淡淡江南月 杨友群 人物传记 新闻报道

    楊趙 貴陽女子職業中專中學一級美術教師抗戰歌曲《淡淡江南月》的詞作者楊友群先生,貴州貴陽人,一九一〇年除夕生於貴陽,一九七九年九月五日病故,享年六十九歲。他出生於一個舊時郵政職員家庭,發蒙較晚,初學就讀私塾,中學時入貴陽模範中學,現為貴陽一中。家中人口眾多,兄妹七人,全靠其父楊效先先生微薄的工資收入(在貴州郵局作職員),維持一家生活。但他勤奮好學,起早貪黑地苦讀中國古詩詞文,攻讀英語,奠定了深厚的文史基礎,同時也受 到了豐厚的中華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在廣泛閱...

  • 文章鄕前輩入墾台灣考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7期  作者:張應天 出版时间:1980-12-30
    关键字: 大埔历史人物 开发台湾 名贤传记 家庭生活教育

    崇礼、崇智等里。2.大埔厝庄:⑴台中潭子鄕大丰村;⑵彰化员林鎭大埔里。3.后大埔庄:嘉义大埔鄕大埔、和平、永乐、茄冬、西屿等村。4.前大埔庄:台南东山鄕东厝、岭南村。5.大埔街:台南市东区群王、小南里。」(表内所记地名,多未冠「大埔」县籍字样,是否是新近将原有所冠「大埔」二字删去?作者未为查明,故均照原文抄录)。从前项摘录埔人入台垦殖所列擧的姓名、年代和地址资料,就时间上说:埔人最先来台的鄕前辈,是康熙五十年入垦台中县之神冈(旧地名为岸里大社)的张达京和刘

  • 文章劉棨琮著:「張春笙神仙眷屬」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6期  出版时间:1970-11-02
    关键字: 刘棨琮 地方文献 人物传记 《张春笙神仙眷属》 报纸连载

    优待本刊读者每册仅收八元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荣光周报编辑刘棨琮,系吾赣吉安人,前在征信新闻报,以南芸笔名,写「柘窗记往」;后来又在大华晚报,以撷莼笔名,写「灯前述往」;最近复在民族晚报,以其本人眞姓实名,写「怀石楼随笔」,撰写现代人物传记故事,数年连载以来,获得众多读者的喜爱。「张春笙神仙眷属」一书,系描写张谞行上将生前之事蹟,及其殉国后,未亡人陈亚芳女士之懿行,故事曲折离奇,曾连载于大华晚报,一字一泪,极为感人。刘君特为之增补,编印成书。为优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